专题11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八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单元同步作文教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11 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八下)-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单元同步作文教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1 09:46:1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1.部编八下语文第五单元“学写游记”同步作文教/学案
【话题导入】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其实也是一种“阅读”,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旅游,大到跟随旅行社去往远方,小到周末同家人一起进行户外活动。如果能用文字将每次的出行记录下来,那么美好的记忆就会固化,一篇独属于你的游记就会生成。它不仅可以让你留存记忆,让你常读常新,还可以让未曾游历的人跟随你亲历山水,一同感受。
事实上,用游记的形式,将自己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经历得到更多人的分享,而且也能使自己的记忆得到最好的保存。另外,这也是我们练笔的一种有效形式。
【目标要求】
1.熟悉游记的写法,掌握常用的写作技巧。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风景名胜。
3.学会融情于景,写出情文并茂的游记。
【名家领航】
到古镇去寻古
丁立梅
我在一个冬日的黄昏,走近古镇,一个人。街上有另一番尘世的热闹,现时的。商店的音响里,放着流行歌曲——《遇见你是我的缘》。卖水果的摊儿,恨不得摆到街中央,橙黄的是桔和橘,青中带红的是苹果。我绕过那水果摊,去寻七里长街。问街上走着的一个人,知道七里长街吗?他纳闷地看着我,笑问,哪里有?(以反问的句式作答,意在表明根本就没有。)
亦笑。真的呢,历史已走了这么久这么远,好多的痕迹,早已被风吹雨打去,哪里可寻?但到底还是留了痕迹。黛青的房,在小巷里;明清时的建筑呢,门板已风化成紫黑,门板上的铜锁扣,锈迹深重。轻抚,感觉手底下,有历史的风,猎猎吹过。我与谁的手印重叠了?谁又曾在这个门里,笑望月升日落?不可知了。抬头,那乌青的屋脊上,长一蓬狗尾巴草,在这个冬日的黄昏里,它们很深沉地沉默着,仿佛也是一段历史。(用冬日黄昏里干枯的狗尾巴草来比拟历史的兴衰荣枯较为形象贴切。)
小巷静。有的房内还住着人。有的房内,已不住人了。房都是几进几出的,好内容全在深深处,一家老小的饮食起居都在里头。有花草长得茂盛。庭院深深深几许。天色渐暗,老房子里的光线,便彻底地暗下来。探头过去,需要静等几分钟,方能隐约看见屋内的人和物什。有剃头师傅,还使着老式的剃须刀,不紧不慢地在给一个顾客剃头发。剃头师傅很老了,顾客亦很老了,他们的身影,隐在一段幽暗里,是一段旧时光。没有什么声音可以打扰他们,他们在旧时光里,安详。(深院、黄昏,使着老式的剃须刀的很老的师傅和很老的顾客,一切尽显旧时光里的安详。)
再有一间房,房内摆满布鞋,一个老人,正抽拉着鞋线——他在做布鞋。我想起那些年月,母亲坐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白棉线抽得“哧、哧、哧”的,冬天的深夜,因此有了温度。沿着黄石板铺成的街道,慢慢走,我想,这上面,不知走过多少双布鞋呢,不知走过多少母亲的牵挂和疼爱。富商也好,盐民也罢,总有一个母亲,在为他祈愿,岁岁平安。这样一想,再古老的历史,不过是母亲的历史。(由眼前所见之情景,联想、拓展,以丰厚表达的意蕴。)
真的就见到一个母亲,很老的母亲了,百岁老人呢。七十多岁的儿子,守着她,在老房子里过。我进去,老人拄着拐,站门边,笑吟吟看我。她的儿子是她最好的讲解员,讲她这么大年纪,还穿针走线,吃饭穿衣,都是自己打理。还说一事,说她自从嫁过来,一直义务清扫周围的街道,前两年还清扫呢。儿子说时,做母亲的一直侧耳倾听着,很放心很满意的样子。上帝厚待仁厚之人,这个老人,就是最好的见证。(由叙到议,叙议结合,以仁厚之人必得善报启悟读者。)我转头,看到几盆植物,在小院子里,绿得欣欣向荣。
保存完好的鲍氏大楼是必去看一看的。建于清代的鲍氏大楼,一律的徽式建筑。这里曾经车如流水马如龙,是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钱庄,房屋一直延伸到串场河边。每间房的设计都独具匠心,连支撑柱子的石础,也马虎不得,上面精雕细琢着一些动物,或花卉。鲍家有后人,守着一间房。是个很精神的老阿婆,围着家常的围裙在做家务。见到有人来,笑着搭话,伸手一指案桌上一个相框,里面一男子风度翩翩。那是我男人,她说。
我笑。无端地想起一首词来: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词句出自唐朝李煜写的《虞美人》意思是说物是人非,用于概括鲍氏大楼内所见之情形,十分贴切)出门来,院子里静。照墙站成喑哑的暮色风景,下面爬满岁月暗生的绿苔,不见了曾经的车水马龙。有人在照墙上探了头看我,忽又隐到后面去了。四周真静啊。
沿着麻石板铺成的小甬道,一路西行,搭眼望去,就是串场河了。当年河水涟涟,波光桨影,现而今,河已塌陷,水也很浅了。这个季节,荒草和芦苇,都顶着一身的枯黄,让人心里顿起凄凉之感。(赋予荒草和芦苇以人的情感,把它们冬季原本自然的枯黄色说成是为了“让人心里顿起凄凉之感”而有意顶着,以此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感染力。)无论岁月曾经如何繁华,谁能拽住岁月的衣襟呢?我们能做的,一是怀念,二是珍惜。
【点评】
文中的古镇东淘,现在称之为安丰,小镇里那弯弯蜿蜒的古街,逼逼仄仄的深巷,一溜斑驳的石板街面,一片密集的明清时期古民居群落,无不透露着一种幽雅与独特,无不彰显着一种古老与沧桑。对于这些大家一眼就能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景象,作者似在有意回避,着眼于“寻古”,她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地寻到七里长街,但发现了长街经千载“风吹雨打”后留下的“痕迹”以及古老的小镇所透出古韵生机:小巷里“黛青的房”“乌青的屋脊上”长着的“一蓬狗尾巴草”;那“很老”的剃头师傅“还使着老式的剃须刀,不紧不慢地在给一个顾客剃头发”;那由七十多岁的儿子陪伴着的百岁老母竟然还能“穿针走线”……作者有此感受到小镇历史的厚重。
吉安读水
王剑冰
江西的南部,有一条美丽的水叫章水,有一条精致的水叫贡水,两条水流合二为一形成了更加美丽精致的水叫赣江。宏阔的赣江一路北去,串起了一个个明珠,其中一个闪着耀眼的红、迷人的绿的明珠就是吉安。(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赣江的水惠及两岸、温情秀丽的特点。)吉安是水带来的城市,古人依水而居,富足的水才会有富足的都市。秀丽而富足的吉安,一千年前就使大文豪苏轼不得不发出“此地风光半苏州”的慨叹。
我以前没有到过吉安,不知道吉安有什么好。吉安的朋友朱黎生说,这里有以万瀑争妍的白水仙,以高山草甸为一绝的武功山,以道家文化名世的玉笥山,以佛教发祥地传扬的青原山,更有“天下第一山”井冈山,这里还有庐陵文化啊。黎生还说,吉安是一个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城市,是一个红色的摇篮、绿色的宝库、文化的家园。我一下子就恍然了,只差了—声呼,原来都属吉安啊。(蕴含着作者为吉安有着如此多的胜景而惊叹和向往的思想感情。)我念着“吉安”的名字,觉得这名字实在是好。当我走进吉安,一步步深入,直让吉安给感染得思绪飞扬,情感迷恋。
我去井冈山,红色的精神衬托以绿色的资源。云涛雾海,朝霞晚艳。狭路迂回,翠竹障眼。黄洋界惊心,五指峰动魄。英雄碑高耸,纪念馆震撼。十送红军的歌声催泪,五井后代的纯秀开颜。山间一条白练天降,降到下面就变成一个舞着的女子,这就是仙女瀑。井冈山,既让人感怀凌云壮志,更叫人神迷旖旎胜景。(蕴含着作者对土地革命时期井冈山既往岁月的怀念之情和对今天有着“旖旎胜景”的井冈山的流连痴迷之情。)
我去寻访一个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概映照了多少年。车子越过赣江一路东去,远远看到一座古朴小村掩映于绿色,而我必须跨越的首先是一道水,富水。守着这样的一道水,文天祥得以横空出世。
保留完好的古村落渼陂也是依傍着富水。毛泽东曾在这里住过,住的地方有一副对联:“万里风云三尺剑,一庭花草半床书”,这副对联影响了他一生的生活。毛泽东在渼陂组织红军赤卫队攻城,挥洒出“十万工农下吉安”的豪情。(在叙述中恰当地引用诗句和对联,既优化了表达的形式,又丰富了表达的内涵。)
我去访唐宋八大家之首欧阳修,纪念馆旁流着一条阔水是恩江,到他的祖地,门前流的是沙溪。“中兴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家乡也有一条水叫吉水,主持纂修《永乐大典》的解缙门前涌的也是吉水。(由水及人,以人写水。)
这些水统统汇入了赣江。“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黄庭坚在江边泰和快阁上留下的名句。
赣江给了两岸太多的润泽,流过吉安时,又留下一个沙洲,洲上长了树,树上聚了白鹭,就叫了白鹭洲。有人依此建起了书院,成就了一代代国家栋梁。文天祥、刘辰翁、邓光荐就是从这里走出。周敦颐、程颐、朱熹等大师的讲学依然回荡有声。在白鹭洲上走,茂林修竹,曲径通幽。登上风月楼,青原扑面,风帆人怀。仍有学校在洲上,是江西省重点中学。学子们守着一洲白鹭,读书又读水,多么好的安排。我俯视过吉安的地形图,发现赣江与富水勾勒出的,就是一只振羽而飞的白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吉安秀美与充满生机的特点。)
我在赣江边徜徉,现代化的建筑装点在赣江两岸,漂亮的拱桥雄架于赣江之上,阳光洒了一江的光线。一只白鹭翩然而起,在水上盘旋了一圈,直直飞向了高远的天空。我感到我太喜爱这条江,生活在这条江的人是有福的。许多的人在江边说笑着,玩耍着,或者就那么坐着、站着,显现出安逸与自在,他们的表情充满水的光泽。我知道那叫满足。我又想到吉安的名字,那就是吉祥安和、吉泰民安啊!(直抒对赣江以及生活在这里的人的喜爱与羡慕之情。)
【点评】
这篇游记,给我们印象最深的不是吉安的秀丽而富足,而是能够勾勒出一只振羽而飞的白鹭的吉安的水。在作者的笔下,水,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物而存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意象而被写入作品之中。对于一个城镇而言,水除了具有润泽、秀丽城市的功能外,更多的是蕴藉着城镇的内涵,体现着这一个城镇的独特之处,它是一个城镇不可缺少的灵魂。我们不难想象得出,假如没有了水的浸润和泽被,吉安还能成为现在的吉安吗,这座原本用水漂来的城市也将失去活力。正是由于这种独具特色的水域风情和个性迥异的水域文化,才培育了吉安这个千年古城镇魅力不减当年的内在魂魄。
【思维发散】
1.写山之峻美,如:
华山不仅雄伟奇峻,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雄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经过长途跋涉我们全家终于来到华山脚下,只见华山山腰云雾围绕,山势陡峭极了!悬崖边上的绿树更显得那样的挺拔,那样的引人注目!整个华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春季,峰上林木葱茏,环境清幽,奇花异草多不知名。山顶多云多雾,常常形成云海,举目环视,但见群山起伏,苍苍茫茫,尽收眼底。漂动地云雾激情的游荡着,顺便帮山脉打理一下浓密的“青丝“,一会儿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深谷,只露出小峰尖,像一座危岛在海上沉浮;转瞬之间,又浪花飞溅,惊涛拍岸,令人眩目,尤为壮观。
2.写水之澄澈,如:
富春江的娇,也在于她的色泽。无怪她有“第二漓江”之称,那江水,真是澄于湖海碧于天,活脱脱是天神地母拣尽翡翠绿玉铺就的。行在江上望两岸,只见千嶂染翠,峰峰岭岭尽都浓浓淡淡的绿进去;立在船头看江心,只觉水底天上的云絮,一朵朵一团团,俱是深深浅浅的绿出来,真难说是山染绿了江,还是江浸绿了山,无怪朋友们相视叹曰:喔!一到富春江,眼瞳都是绿的!
3.写草原的辽阔与宁静,如:
站在无边无际的草原里,放眼望去,好像是一片碧绿的海洋。一阵风抚过,小草随风摇曳,仿佛海面上泛起了波浪。虽然是在夏天,但吹来的风依旧十分清凉任风而在脸上摩挲,舒服极了。仔细嗅嗅,风中还带着青草味和泥土的芬芳,令人心神舒畅。想象一下吧,一个人站在大草原中间,四周是晴朗的天气和无限的安静,远处是白云朵朵般的羊群,空中又是团团羊毛般的云彩。享受美丽草原的辽阔与周身的宁静,多么美丽的境界啊!
4. 写乡村迷人的美景,如:
晨曦初露,村内到处缥缥缈缈,笼罩着一层轻轻的薄雾,犹如羞答答的少女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给人一种轻柔朦胧的美感。不久,拂面的清风吹走了薄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池中荷花干娇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鹤立鸡群,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则躲在莲叶下和人捉迷藏。水面流淌着淡淡的碧光,我仿佛进入了鸟语花香的蓬莱仙境。
5.写月下池塘,如:
我不觉已来到花园的门口,顺着园中小路,走到一个池塘前。池塘很小,平时活泼的金鱼儿,现在却静静地待在那儿,可能是睡着了吧。池塘中间是一座鬼斧神工的山石,在月光的洗涤下,更加情趣盎然,如画一般。月儿映在墨绿色的池底,被水一洗,显得分外明澈、高远,就像蒙娜丽莎迷人般的眼睛令人心驰神往。一阵风拂过,在平静的池水上划出一道浅淡的波痕,池水微微漾起,轻吻着山石,发出轻轻的金属般的撞击声,在宁静的夜中显得分外轻悠……
6.写风景名胜的神话传说,如:
三峡的水多,景点多,故事也多。从导游的解说中,我为三峡而神迷。传说,禹在疏浚三峡时,还曾得到神女瑶姬的帮助。人们说,大溪宽谷中的“锁龙柱”和“斩龙台”,即为瑶姬帮助夏禹治水凿峡时锁龙斩蛟的地方;巫峡中的“授书台”,是瑶姬向大禹授治水黄绫宝卷的地方,而不愿回天庭的神女也变成了那座令人向往的神女峰;西陵峡内的黄牛峡,就是因神女留下来看守三峡的神牛而得名。后来在神女的帮助下,经过禹和各部落人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凿通三峡,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湖泊疏浚,能蓄能耕。
7.写登山临海时的感受,如:
喜欢站在峰顶的感觉,任风扬起发丝,“一头发丝皆愁丝”,就让风把所有的忧愁都消融在山的拨打之中吧。极目远视,宽阔宏大的晒布岩,奇特妩媚的双乳峰,盘旋柔婉的九曲溪……仿佛都向你扑来,耳旁不时想起阵阵吼声,那是游人在向山呐喊。喊吧,把尘世的喧嚣与明亮,世间的苦痛与快乐,都痛痛快快地喊出来,然后彻彻底底地忘掉。在这里,你可以毫无顾忌复杂的人际关系,忘怀一切得失功过,可以抛却一切的约束,大声地哭,放声地笑……山是造物主制造的回收站,几百万年来,它就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倾听人世的不幸与痛苦,收容郁郁不得志的迁客骚人,笑看一年又一年的花开花落。
8.写参观名人故居(纪念馆)的联想,如:
我正在观察这里的环境,突然,姐姐喊起来“王磊,快来看!”我循声望去,只见正厅里,“包公”端坐,头戴纱帽,身穿官袍,紫铜色的脸庞浓眉紧皱,手拈胡须,显出一身正气,仿佛正在审察民情,思索着千古奇案。望着包青天的塑像,我肃然起敬,不禁想起有关包公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皇宫里,与奸臣斗智,大堂上为百姓伸冤;在堂下,与歹徒斗争……再看包公像的后面,陈列着三口很有威风的铡刀。不用问我也知道,这就是妇孺皆知的龙、虎、狗三铡,是根据犯人身份的不同而设置的。我想,那龙铡肯定铡过陈世美。
……
【写作点拨】
我们参观一个单位,游览一个景区,总会有些见闻感受,常常需要把参观游览的情景写下来,这样的文章就是游记或访问记,我们又称之为游记类文章。近年来,在应试写作中,形式与内容均比较自由、灵活的游记类文章已成为不少考生喜爱的一种文体。虽然不乏优美篇章,但多数文章依然形式拘谨,内容单调,行文呆板,未能真正体现出这一文体灵活而富有情感色彩的特色。
写好一篇参观游览的文章,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要努力把握住游览参观所见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内容要真实。怎样才能获得真实的内容呢?这得依靠观察。只有边参观游览边调动各种感官去全方位地观察,全方位地体验,才能把握住游览时所见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风貌的基本特点,也才能得到真实的内容。
二、要有选择、有重点地去写。游览一个地方,必然会观察到许多值得写的东西,如果此时不加选择,将观察所得平铺直叙地写出来,那么写成的只能是一篇“流水账”,这样文章就失去了吸引人的力量。《蓝蓝的威尼斯》一文介绍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的绮丽风光,重点展现了威尼斯的“水都”美、建筑美和秋色美。而描写威尼斯秋色一段,作者重点写了秋天的圣马可广场。这样写,既有“面”的描写,又有“点”的突出。
三、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既要写景,又要抒情,要使笔下景与作者胸中情统一起来。人常说“触景生情”,我们游览一个地方总有不同于以往见闻的感触,所以,写游记或参观访问记,应该追求情景交融的最佳效果,使游记中的景与情统一起来,这样的文章才会景真情也真,才能情文并茂,引人入胜。写情可以是写景以后直接抒情,也可以是把情融入写景的字里行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突出了小石潭寂静幽清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融入作者被贬后抑郁忧伤的心情。《阿里山纪行》一文形象地描绘了作者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作者的独特感受,由衷地赞美“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赞扬台湾人民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先进理念,含蓄地表达了两岸人民的心融会在一起的共同愿望。这两篇记游散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四、写参观游览的文章要条理清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常用的有这样几种思路:
1.移步换景法。用这种思路写游记类文章,作者犹如一位导游,按照脚步移动的先后顺序,写出一路上看到的各种景物,也让读者跟随作者的脚步,游遍全景,看到作者心仪已久的阿里山秀美的风光和具有传奇色彩的神木的风采,《阿里山纪行》这篇游记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来描写阿里山风光。作者把行踪线索交代得很清楚,“从台北的松山机场搭机,仅40分钟就到了台湾中部的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曲穿过一片木区”;“曲径幽路”;“在树身之间穿行了一阵,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从进山到下山,行踪交代得非常清楚,作者边行进边描写所见风光。用移步换景法写景,一定要注意这样几点:①立足点的变换必须交代清楚;②抓住景物的特征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③注意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
2.分类摹写法,也叫总分法。掌握了参观访问的材料之后,先给以分类,然后一项一项叙述、描摹。这种方法包括先总写后分写、先分写后总写及先总写后分写再总写三种。一般可以先总后分。总写部分一般担负着总体介绍、概括叙述的任务,而分写则既可以按方位分几部分写,也可以按时间分几个时段写,还可以按景物种类逐个来写。《美丽的西双版纳》一文就是采用这种分类摹写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章开头一段以歌词作为引子,用“神奇秀丽”来概括西双版纳的景物特征,以“心驰神往”写出人们对西双版纳的神往。这段文字,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五部分都设有小标题,分别写了五种景观:“高高望天树”、“竹楼映蓝天”、“悠悠野象谷”、“妩媚傣寨水”、“笑对生与死”。这样,使文章从五个方面,即五个角度,突出了总标题中的”美丽“二字。用总分法写参观游览的文章,总写应成为全文的纲,而分写则是总写的再扩展。
五、写参观游览的文章形式可以灵活自由,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游记类文章的体裁可以是日记、书信、散文,但以散文为主。中学阶段学习的游记类文章,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都是散文,而且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语言优美,笔底含情,真可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经典示例】
○好句
★溪水时缓时急,音韵婉转悠长,金鞭溪像山里的孩子,蹦蹦跳跳,他给你引路,唱着歌儿,使你忘了疲惫。
★漫步溪边,心儿就像水中的游鱼自由自在,又像一支旋律恬淡散曲中的一颗音符,浪漫欢愉……
★极目远方,我们看到了一溜别致的楼宇,倚靠着起伏的山峦。“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意若隐若现。
★南望怀川平原,沃野千里,织锦铺秀,不禁使人心旷神怡,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
★我是很喜欢山的。漫步山间,步移而景易,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个中妙处非亲临而不可知。
★那山似人似物,神形兼备,或粗犷,或细密,或奇绝,或诡秘,浑朴中略带狂狷,威猛中又挟妖媚,危岩绝壁,雍容大气。
★顺着崎岖的山间小径,品味“窈窕以寻壑,崎岖而经丘”的野韵,欣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美景,我们一行人手牵着手,互相搀扶着,一步一步往上登。
★那覆盖在大片岩壁上的白色和米黄色石幔,有的挂在十几米高的岩腰,有的直插地面,苍劲挺拔,舒展有度;那从岩顶连接到地面的石柱,高的数丈,粗的如水桶,小的如老人的弓杖,白玉一般晶莹剔透,美不胜收。更让人感到新鲜别致的是那色泽,红、蓝、青、绿、黄、白、紫,重重叠叠,绚丽多彩,满目珠玑,令人眼花潦乱。
★在苍翠的群山环抱之中,突然出现这一大片清澈碧绿的湖水,一种静谧之感油然而生。
★经过好几处的千寻大壑,树都满了,望下去就像汪洋无际的绿海。
★寂静的墓园里,’虽没有什么名花,野卉倒也长得顶得意地。
★晴光照着远近的岛屿,淡蓝,探翠,嫩绿,色彩不一,眼界中就不觉得单调,寂寞。
★淡淡的阳光渐渐透出来,风吹树木,满眼是舞动的新绿。
★苍山十九峰,自北而南,宛如十九位仙女,比肩并坐,相偎相依,好像在对镜理妆,凝视洱海;又好像在顾盼着苍山下、洱海边的终年盛开的繁花,默默欣赏。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只看见平静的溪流,已变成汹涌的怒潮,像约束不住的奔马,从上游驰骤而来,发出凄厉的吼声。
★不过,夭下本来有许多伟大的、美丽的、杰出的事物,在司空见惯的人眼里,都是平凡的了。华盛顿的母亲,不知道她儿子有多么伟大,这也是一个例子。
○好段
★在游览胜地中,苏州可算是首屈一指的。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山洞其多,怪石嶙峋的狮子林,以优雅舒适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而著称的拙政园,耸立在云雾中的灵岩山,清烟缭绕的寒山寺......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沿台阶而上,走至山腰,平视瀑布,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上升起一道亮丽的彩虹,这彩虹横跨山腰和瀑布,色彩斑斓,在银白色的瀑布上绽放,犹如一朵巨大的山花开在一片空灵的山水画上,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就在这彩虹上跳舞,偶尔一只灰色的山雀不知趣的飞过彩虹,蝴蝶群便四散飞去,犹如仙女散出去的花朵一般,此景此境,怎不让人陶醉?
★它隐匿于叠嶂的山峦中,可当我驻足在它脚下时,它俨然成了一个长者,一个君临天下的独裁者,让周围的空气无不弥漫着它的霸气,仿佛要向世人宣示他的存在。世界仿佛都被它咆哮的水珠雾气所遮蔽。怪不得清严遂成以“万里水汇一水大,訇訇声闻十里外人”的诗句吟咏于他。明徐霞客也以“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水云生处龙翻腾,雷鼓嘈嘈震宇寰。”的文字描述他的壮阔。
★水或许是山的使者吧。九曲溪,就如同一首回文诗,无论顺流而读还是逆流而读都是一种美丽。从九曲顺流而下,听着艄公美妙的喃喃低语,任水花从脚间快活地溜过,时而是温柔如情窦初开的少女,时而凶猛像山上的豺狼虎豹……一条九曲溪,拥有一种极致的美丽,这里,埋葬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遐思,洒落了多少才子佳人的眼泪。而水总是默默包容着八方来客,悠悠游走在苍茫大地上。
★都说西湖美,西湖浪漫,而羊卓雍错的优雅却不被俗人所知,她岛岛相连,湖湖相依,宛若沉睡中的女子。当柔和的晨曦初照,湖水倒影着雪山,像是一块被大自然对折的玉屏,你分不清孰真孰假,只是你已沉醉其中,而不屑顾及。为此,人人皆说,她是人间天上美,是圣洁与纯真的融合。
★从正厅走出,我们又来到廉泉旁,只见小亭子中央雕着一条活灵活现的龙,它盘曲着龙身,好似正在向井中吐着“廉洁之水”。据传说廉洁的官员喝了此水甘甜无比,贪官污吏喝了却头痛不止。真的是这样吗?试一试!于是我喝了一口,喝下去之后,我又暗自笑了,试也没用呀,你哪是官儿啊!
★呵,二十四桥,千百年来你一直是扬州一大人文景观,是历代文人所想往所歌颂所倾倒的美景。尽管当年你仅仅是一座貌不惊人的石桥,然而你历经坎坷,成了维系扬州的精神支柱。看见你,就好像再一次经历盛唐时代的歌舞升平,再一次经历江左经济繁荣的昌盛时代!你是时代的晴雨计,国力强盛,小桥坚如磐石;国力衰败,小桥荡然无存。
○好开头
1.特写定格
露天的石寺里有一尊巨大的佛像,迷人的微笑透射出1000多年前武则天的愿望;一群石窟仿佛定格了1000多年前的宗教。它就是龙门石窟。
2.袒露心迹
我对云台山早有耳闻,据说这里不仅景色优美、名胜古迹众多,而且还是竹林七贤隐居之地。遥想先贤纵酒放歌,谈玄论道,萧然若神仙的样子,更是心向往之。
3.开门见山
这是一个雨后初霁的下午。跨出杭州的大门,我们跟随导游来到西子湖畔,以最阳光的心情,寻找诗情画意,遍赏山色湖光。
3.比照铺排
因为仰慕云海日出之胜景,人们早早便在黄山顶上等侯;因为仰慕“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奇观,人们在泰山之巅眺望;而我却因欣赏“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站在了福泉山脚下。
3.解释说明
可能是看了太多描写清代宫廷的影视剧的缘故,我对故宫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与遐想。
4.概括介绍
这是一座原始森林式的山,沟谷溪潭的山,飞瀑流泉的山,奇峰异石的山,令人流连忘返的山。这是一座如坠云雾的山,遐思万千的山,形象逼真的山,赏心悦目的山,使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山。2004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总面积190平方公里,是豫北名山,与黄山、庐山齐名。
○好结尾
1.归结明旨
这次泰山之旅使我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锻炼了我的意志,可谓受益多多啊!
2.真情抒怀
海啊,你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承载了多少人的梦想。在这样一片祥和的地方,没有世俗的偏见,物欲的交织,没有了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世界,它超越了人间所有的亲切,让风一般流浪的人儿,穿越世俗的红尘,飘过情感的深渊,给心灵找到了栖息的地方。
今夜我在海岸的这头,种植我的等待;明天,在海岸的那头,收获我的梦想。
3.感悟收束
此行毫无预期,却穿越了千峡,到了畲乡,一路收获颇丰。人生在世,是否也当如此,少些奢望,便多几分惊喜。
4.叙议结合
不与黄山比秀美,不与华山比险峻,福泉山有自己的小巧玲珑之美,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不虚此行!
5.依依不舍
我们非常遗憾下午就离开凤凰古镇。据说最美的是凤凰城的夜,日落夜色迷离的时候;古城的景观灯打开了,两岸吊脚楼上的灯光显得分外美丽,它们应和着酒吧上面闪烁的霓虹灯倒映在沱江江面上,五彩斑斓,跟随着酒吧响起的摇滚音乐摇摆着,尽情展示另一种的美丽。
【升格作文】
【病文展示】
罗汉岩游记
肖 睿
去年“五一”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罗汉岩游玩。这天阳光灿烂,正是出游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家从瑞金乘车出发,经过约半小时车程来到了罗汉岩风景区。景区入口处,高高的石壁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罗汉岩”。(这开篇段,有两大欠缺:一是“罗汉岩风景区”在哪里,缺乏必要的交代;二是字里行间缺乏应有的情感冲动,开篇太平淡,没有吸引力。)
进入景区,我们沿着水泥台阶拾级而上,走了约十分钟,忽然听得爸爸说“看,蜡烛峰”。我抬头一看,只见十多米处,一块天然巨石兀然屹立在路旁,形状酷似一支蜡烛。好像在说“欢迎你来到罗汉岩”。(把“蜡烛峰”说成“路旁的一块巨石”,描述不当。作者将自己置身事外,单纯写所见之景,没有结合內心所想,文笔生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过了蜡烛峰,我们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不远处传来了哗哗的流水声和人们的欢叫声。 “前面是什么地方?”我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山路忽然一转,两处百十米高的峭壁跃入眼帘。峭壁顶上一片水流落下。“快走,米筛水到了!”爸爸说。我一路小跑,来到崖底,这里真像孙悟空的水帘洞啊!怪不得叫“米筛水”。崖前水潭的小鱼清晰可见。潭上有座古桥,通向另一个景点。(“米筛水”的描述不够形象,眼见的风景要细致描写出来才能打动读者,个人观感几乎没有。)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走,去一线天”,爸爸的叫声把我惊醒。我跟着爸爸从悬崖上开凿的山道往上爬,山道很陡,崎岖不平,我累得汗流浃背。“怎么还没到呀?”我问。“别急,坚持就是胜利。”爸爸说。我只好咬牙坚持往上爬。终于到了,站在山顶,四周环望,只见景区山连着山,四周湖水环绕,青山、碧水、蓝天互相映衬,好一片人间美景啊!(去“一线天”的路,走得有几分艰难。站在山顶看到的风景,也很惬意。可是,这一段与本文的主题关系并不密切。)
山的另一面就是一线天,传说一线天是仙人试剑,将山坡劈成两半而成,一线天很窄,仅能容下一人通过,所以只能单向通行。这时在一线天底部向天空仰望,只见两边是黑森森的绝壁,天空像一条线一样悬在头顶上空,真是名不虚传哪!(这段文字差点就“一逗到底”了。)
在爸爸的帮助下, 我终于通过了险峻的一线天。眼前的小路已经变窄,路旁长满茅草,但游人们还是沿着小路往景区深处走。里面难道还有景点?我心里不禁嘀咕。又走了一段蜿蜒的山路。一个巨大的溶洞出现在眼前,“油箩洞到了。”爸爸说。我们走进洞内,才发现这个洞与其他溶洞大有区别。这个溶洞洞中有洞,洞里有一个直径约两三米的圆洞直通山顶,不但有阳光透进来,更绝的是洞顶上有水流流下,在水流的作用下这个圆洞四壁像一只只油缸叠在一起,真像一只只油箩啊!看到这奇景,你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景点名“油箩洞”的交代,重复采用已使用了三次的“借对话中的人物的嘴说出来”的方法,易引发读者的反感。从“油缸”到“油箩”的过渡,也硬涩。)
该回去了,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另一条路走出了景区,在回去的路上,我感到今天真是不虚此行。(写这篇游记要向读者分享什么?难道只是想说“我到过罗汉岩”? “我觉得罗汉岩风景区有四个景点很奇特”?)
【成功升格】
罗汉岩游记
肖 睿
江西省瑞金市北部有一片大山,地势险要,风光秀丽。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伏虎禅师云游到此,认定这是一块修禅悟道的绝妙之地,打算在此修建寺庙。哪知挖地基时,竟意外挖出了十八尊石罗汉。一时间,这片山声名大振。人们便把此山称作“罗汉岩”了。去年“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里,亲身体会了罗汉岩如诗如画的美景,真是心旷神怡,现在回味起来仍美滋滋的。(开篇交代“罗汉岩”风景区的方位与名称由来,更符合游记的写法。段末一句既总括了罗汉岩的美丽,又流露了写作的情感动因,奠定了全文基调。)
“五一”节那天,天气晴好,我们一大早乘车从会昌赶到瑞金,再继续行进约半个小时,便远远看见前面一处高峻的山体,上面赫然刻着三个大字——“罗汉岩”。(将非重点内容做了简述,十分凝练。)
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沿水泥台阶拾级而上,身边的风景越来越秀丽。徜徉了十来分钟后,忽听得爸爸说:“看,蜡烛峰!”我抬头望去,果见百米开外,有一块天然巨石傲然屹立,它的外形酷似蜡烛,但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大的蜡烛了。我估算它的直径差不多有二十米。看来,这巨烛应该是神仙用的了,否则谁有这么大的力气能制造得出来呢!我一边远远地观赏它,一边兴奋地加快了脚步。(对“蜡烛峰”景点进行了细致描写,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以参与者的角度,写了自己的所感所想,并加入想象,使得风景与内心感触相结合,让文章生动起来。)
转过蜡烛峰,沿着蜿蜒的山路继续前行,忽然远处传来了清脆的流水声和人们嘈杂的欢叫声。“前面什么地方那么迷人?”我问爸爸。爸爸笑着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山道峰回路转,“哇——”我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不由自主发出了一声长长的惊叹!两处百十米高的峭壁跃入眼帘。左边,一块峭壁如同被巨斧切过那样整齐,切面澄黄,与悬崖上下满眼的翠绿形成鲜明的对比;右边,也是一块峭壁,上部前伸,底部内凹,峭壁顶上还有一片水流坠下。那水流,在半空中散化成水珠,像天上撒下的一粒粒珍珠,又像从天上降下来的宝石雨。原来,先前听到的水流声就是从这传出的;峭壁中间,一条人工凿成的狭窄山路曲径通幽。“快走,米筛水到了!”爸爸说。我一路小跑,进到崖底。真像齐天大圣的水帘洞啊!里面,是人们利用山崖建的住房和寺庙。外面,是一串串从天而降的水帘。那水帘的水珠,被当地人形容成天上筛下来的米粒,“米筛水”因此得名。峭壁悬崖底部,有一片深深的水潭,潭水澄澈,水中的小鱼清晰可见。潭上还有座古色古香的石拱桥,通向别的景点。看着眼前的奇景,我仿佛置身桃花源,陶醉了。不知过了多久,一声“走,去一线天”,爸爸的叫声让我从陶醉中醒过神来。(全段每一个句子都在形象生动上下了功夫。对峭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了详细观察描绘,又交代“水帘洞”的空间布局,引出“米筛水”名字的由来,使景点的美真正展现出来。同时将自己的惊讶喜悦之情融入其中,让人感同身受。段末一句,原先放在下一段的开头,移至此处更显得回味无穷。)
我跟着爸爸沿悬崖的山道开始往山峰上爬。几经曲折,终于站到了山顶。四下俯瞰,只见景区四周湖水环绕,青山、碧水、蓝天互相映衬,好一片人间美景啊!(删除了“去一线天的路上”与文章主题关系不紧密的对话,成为过渡段,主题更精练。)
山的另一面就是一线天。传说一线天是仙人试剑,将山坡劈成两半而成。一线天很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所以只能单向通行。我们小心翼翼地往下走,里面非常滑,如果不小心就可能摔倒。下到一线天底部,我抬头向天空仰望,只见两边是黑森森的绝壁,天空像一条线一样悬在头顶。一线天,真是名不虚传哪!(加入人物神态、动作描写,使景致描述更生动。)
眼前的小路越来越窄,路旁长满茅草,但游人们还是沿着小路往景区深处走。里面难道还有更美的景点?我心里不禁嘀咕。又走了一蜿蜒的山路。一个巨大的溶洞出现在眼前,景点标牌标示“油箩洞”。我们走进洞内,发现这个洞与其他溶洞大有区别。这个溶洞洞中有洞,洞内有一个直径两米多的穹窿直通山顶,穹顶上不但有阳光照射下来,更绝的是洞口上同时有水流直泻而下。在水流的作用下,这个圆洞的四壁像一口口的油缸叠在一起,水流从层层叠叠的“油缸”边缘溢出、漫下。整个洞,俨然一只溢满油的箩筐,难怪人们把它称作油箩洞。我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变换了景点名称的交代方式,并结合景点名进行了形象的描绘。)
我们又到了其他几处景点。当不知不觉转回景区入口时,才发现要再次领略罗汉岩的美景就要重新买票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罗汉岩。(这个段落告诉我们,罗汉岩景区不只本文写到的四个景点。这样游记叙述起来就有详有略了。)
罗汉岩之行,让我欣赏到了美景,也锻炼了意志,我以后要游历更多名山大川。人生,只有一直行走在路上,才能感受无限风光,丰富自己。我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身心都充满诗情画意。(交代旅游给自己身心带来的好处,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点评:
升格后的作文有以下三个特点:
1.融情与景,描述上更具体。小作者从空间角度对景色进行了具体描写,并且加入自己的观感,不只是冷静地旁观,同时展开联想,将所思所感带入,行文处处有读者,因此读起来更生动。
2.首尾相映,强化情感表达。原作开篇与收束处,缺乏情绪感染力。升格文开篇下笔就有情,并采用首尾相映的方法,强化了情感表达。
3.升华主旨,提升阅读价值。升格后的游记,使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文中描绘的四个景点的曼妙美感,还有“我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身心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启迪,这也让文章变得更有阅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