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专题练习卷
【基础阅读巩固】
阅读一、
穷人(节选)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选文画“ ”部分是对桑娜的 描写,表现出了桑娜 的心情。
2.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几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B.表示语意的跳跃
C.表示内心思维的时断时续 D.表示说话结结巴巴
3.从“嗯,揍我一顿也好”可以看出 。所以,这句话应该读出( )的语气(填序号)。
A.缓慢 B.激昂 C.坚定有力 D.悲伤无奈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5.同学小鹏说:“桑娜不经思考就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说明她也有缺点,是个做事考虑不周的人。”对于这一说法,你怎么看?
阅读二、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照样子,写词语。
(1)干干净净(AABB):( ) ( )
(2)闪闪发亮(AABC): ( )( )
2.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的句子。
3.桑娜为什么会感到“心惊肉跳”
4.从哪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桑娜一家是“穷人”
【课外阅读提升】
阅读三、
温暖的小刀
那年春末,我到一所中学去监考。
发卷的时候,我发现靠近讲台的一个女生怪怪的,左手藏在袖口里,遮遮掩掩,不愿伸出来。和我一起监考的是另一所学校的一位女老师。大约她也注意到了这个细节。随后,我俩便开始留意这个女生。在我们想来,她袖口里的那只不愿示人的手,一定藏着什么秘密。
考场里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全神贯注地答题。只有这个女生,一边答题,一边有意紧藏着她的那只手,一边还不自觉地环顾着左右,神色紧张而怪异。这愈加坚定了我们的怀疑:她的手里一定攥着小纸条或者其他用来作弊的什么东西。
然而,我们错了。半小时后,也许女生做题做得太过专注,一不小心,露出了自己的左手——天哪,这个女生的左手居然没有手指头。
原来,她竟是一个有残疾的学生!
这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愧怍之余,不禁心生悲悯……那位女老师,更是一脸的痛楚,小声地嘟着:“怎么会是这样,多可怜的孩子啊,多可怜的孩子。”
考试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有一道地理题需要改动。办公室送来了一沓纸片,纸片上,印着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地形图。我们分发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各自粘贴在试卷的答卷纸上。由于是临时赶印出来的,太过匆忙,这些纸片裁剪得很粗糙,考生们只有自己动手把四个毛边撕去,大小合适,才能贴在试卷上。这下,可难为了这个女生。大约,她还是不愿让别人看到她的那只手,就用左胳膊使劲压紧纸片,右手一点一点地撕。可是,那张小纸片仿佛不听话,只要地一用力,就从她的胳膊下跑出来,再压下去,再跑出来。她急得都有些冒汗了。
“这位女同学,我可以帮你吗 ”女老师走过去,俯下身子,声音低低地征询女生的意见。女生抬起头,看了看,迟疑了一下,还是把纸片给了她。
然而,女老师并没有立即动手,她把那张纸片放在讲台上后,便在满考场里寻找着什么。我有些纳闷,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她究竟想要干什么呢
不一会儿,女老师从一个学生那里找到了一把小刀。然后,她坐在讲台前,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裁着那张纸片,“哧——哧——”,小刀割裂纸片的声音很好听。我和女生看着她做这一切。①说实话,那一刻,女老师慈祥得像坐在讲台前的一尊佛,她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完成一件精致的手工艺品。
随后,她微笑着把这张小纸片轻轻地放在女生的桌子上。女生欠了欠身子,低低地说了声谢谢。她拍了拍女生的肩膀,说,赶紧答题吧,便走开了。
然而,我还在纳闷着。一张小纸片,用手也完全可以撕得很整齐,为什么一定要找把小刀来呢
考试结束后,我道出了心中的不解。那位女老师笑了,说:“这个女生所残缺的,是一只手。我不想在她面前,用自己灵巧的手指头去斯那张纸片,那样的话,会撕碎这个女孩的心。我满考场去寻找一把小刀,就是想借助小刀,避开对她的这种伤害。”
一直以来,小刀在我心中不过是一片冰冷的铁片而已。②而那年春天我懂得了,原来,即便是利而冰冷的一片小刀,也会裁剪出人性的温暖来。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①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末画线句②写得隽水而生动,耐人寻味。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标题“温暖的小刀”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四、
鉴 宝
文/聂鑫森
夕阳西下时,五十岁出头的阳欣走出了他下榻的北城宾馆。的鼻翼有力地翕动了几下,分明嗅到有饭菜的芬香自西边的一条小街飘来,心中一喜:那儿该有个好吃处!
阳欣是个著名的文物鉴定家,供职于南方的一家省级博物馆。他的强项是古瓷鉴定,已有十几本专著问世。他之所以来到这北地小县,是该县博物馆邀请他来看一看历年库存的一批古瓷器,帮忙“掌掌眼”,以便向公众开放展览。
阳欣还是个美食家,不但会吃,而且会做,没事时喜欢琢磨各种菜品的制作。家中小院种着许多花草,芙蓉花、晚香玉、马齿苋、荠菜、小青竹……他随手采来便可成为菜肴的原料。比如用芙蓉花和豆腐做成“雪霁羹”,洁白的豆腐上飘着淡红的花瓣,真如雪后飞霞;小笋子出土时,拔几根洗净去皮,切成细段,下油烹炒后,再打两个鸡蛋,煎出黄中泛翠的“金镶玉”。至于各种禽畜之肉,他都有妙法烹饪。朋友称他是“儒厨”,因为他做的菜既有书卷气,也有诗的想象,调和五味,管领水火,一般的烹饪师难以比肩。
他七弯八拐走进了这条小街,从油烟味中知道这些小饭馆多以牛羊肉为主要菜料。北地多牛羊,取之方便,但不知烹饪得怎样。他喜欢清静,便走进了街尾的一家门脸很小厅堂很小且没有一个客人的“习均羊肉馆”。刚到门前,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迎了上来,殷勤地说:“先生,里面请。”
阳欣看了看小伙子,眉清目秀,上下也穿得干干净净,就点了点头,跟着走进厅堂,挑一张桌子,坐下来。小伙子手脚麻利地泡上茶,然后递上单薄的菜单。阳欣猜测,这小饭馆的名字应该是小伙子的名字,这冷清劲说明生意不好,只好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阳欣扫了一眼菜单,说:“我先点个焦酥羊肉,来二两酒,好吗?”习均喊声好咧”,进厨房去了。随即,厨房里的刀、砧、锅、勺也响了起来。过了一阵,一大盘焦酥羊肉端了上来,还有一把小酒壶和一只小酒盅。阳欣斟上酒,不忙着喝,先举筷夹了一块焦酥羊肉放进口中,细细品嚼。嚼着嚼着,他眉头皱起来了,然后把筷子重重一搁,叫道:“小习,你来!”
小习慌忙跑过来,毕恭毕敬地站着。
“这不行,焦过头了,有糊味;却又不酥,咬着粘牙,你得重炒!”
小习和气地说:“先生,对不起,我重炒,您稍候。”焦酥羊肉再次端上来时,阳欣又尝了尝,依旧说:“难以下咽,谁教你的活?”
“一个乡下厨师,还花了两干元拜师钱哩。先生,我再炒一次试试。”
阳欣叹了口气,说:你是个老实厚道人,就别浪费材料了。你到街上去买几个小秋梨来。今儿我反正没事,教你几招。”
习均飞快地去买了梨来。
阳欣系上围腰,走进了厨房。厨房很洁净,各种菜料、配料、调料摆放得井井有条,这让他有了一种“技痒”的感觉。
先炒焦酥羊肉。阳欣取一块肋条羊肉,去骨,烙去残存的毛后用温水浸泡一阵,再刮洗一净,升起猛火,放入锅里烹煮。煮熟后捞出来又清洗一遍,装入盆内(皮朝下),放入盐、糖、拍破的葱和姜,还有桂皮、料酒……
阳欣接着做梨丝爆羊肉。习均记住了,切条的羊肉爆炒到快出锅时,才将洗净切好的粗梨丝放入,铁铲搅拌几番,赶快入盘,又香又脆,这条街上没有这道菜。
习均特意寻出一瓶茅台,一老一少,坐在小厅堂里边吃边聊。
临走时,阳欣搁下五百元钱,说:你不要推辞,先放下。庖厨虽小艺,却不可不读书明理。你先把这两道菜推出去,准火!明天傍晚我再来,再教你做两道菜。”
四天过去了。第五天的傍晚,阳欣没有来!习均想:只知道这个人叫阳欣,住在北城宾馆,是那里的大厨师吧?明天上午一定去找找他。
北城宾馆没有叫阳欣的厨师!习均却从住房登记册上看到订房间的单位是县博物馆,便又赶快去了那里。
年轻的馆长听了原委,哈哈大笑。
“习均,你遇到高人了。他是文物鉴定专家,不到一个星期,把馆里的古瓷都鉴定了一遍。还会鉴人,说你是个可以造就的厨师,为人忠厚、谦和,脑瓜子也灵,所以要帮帮你。”习均愣了,然后问:“阳先生呢。”“他家里有事,匆匆回南方去了。他给你用宣纸写了个匾额,又用小楷字写了一叠菜谱,托我交给你,还嘱咐我们,如上馆子就到你那里去。制匾的钱,他也留下了。”
习均展开一张四尺宣纸,上写六个隶字:一街香羊肉馆;落款是:湘人阳欣。
习均的手抖动起来,泪花哗哗地涌出了眼眶。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写阳欣嗅到饭菜芳香时心中一喜,这一细节既符合人物的社会身份,暗合人物的兴趣爱好,又推动了情节发展。
B.对阳欣作为美食家的介绍,生动而富有诗意,体现了他作为“儒厨”的文化修养,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阳欣的厨艺高超。
C.“习均羊肉馆”地处街尾,且门脸和厅堂都很小,导致了生意非常冷清,习均只好身兼数职,老板、厨师、跑堂一肩担。
D.小说细致地描写了阳欣烹饪羊肉的过程,不仅展示了他的高超的厨艺,也可以看出习均积极认真、潜心学艺的态度。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阳欣的形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说以“鉴宝”为题,但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拓展链接】
阅读五、
材料一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中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长150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整座桥给人以一种雄伟高大之感。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水面未冻结时,桥洞与水中的倒影成纺锤形,十分美丽。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较为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观赏石狮的奇趣造型,别有一番趣味。
材料二
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自然奇观,这也是造园设计者的神来之笔。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不惧严寒,早早守候在桥头抢占绝佳位置,把十七孔桥周边围的水泄不通. 如此壮观景象,成为颐和园一道风景。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6:30-18:00淡季 (11月1日-3月31日) 大门:7:00-17:00 旺季30元淡季20元
(以上材料摘自360百科,有改动)
1.选择题,填序号。
(1)要去观赏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和( )。
A.一 B.二 C.三
(2)如果去颐和园观赏“金光穿洞”的奇景,( )入园比较合适。
A.6月22日18点 B.12月22日18点 C.12月22日16点 D. 12月22日7点
(3)去观赏“金光穿洞”奇景,颐和园当时的门票是( )。
A.20元 B.30元 C.50元
2.看图,结合阅读材料填空题。
A B C
(1)要判断上面几图中哪一个可能是十七孔桥的图片,你需要重点阅读材料( )。
(2)你得出的结论是图几可能是十七孔桥?根据阅读材料分条写出你判断的理由。
3.读句子注意加点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比起北京石狮子较为多的卢沟桥,还多上59只。
【能力拔高点拨】
一 只 皮 鞋
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往路口张望,希望能从夕阳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
又是一个傍晚,一个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个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 ”“啊……①对呀。”“要付你多少钱 ”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您给两块钱得了。”军人把两元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 ”“他……②上前线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
“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 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③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
1.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
(1)“略一沉思”的“略”的意思是( )。
A.简要的 B.稍加 C.大致
(2)“沉思”的“沉”解释为( )。
A.没在水中 B.分量重 C.深入、程度深
2.根据选文内容,理解填空。
(1)本文开头“一天,两天,一个多月过去了”一句,在文中烘托了小鞋匠 的心情。
(2)选文中与“夕阳的余晖”一词相呼应的词语是 。
3.文中三处用了省略号,其中只有一处表示省略,它是第 处,省略的内容是 ,省略的原因是 。
4.“军人止住了脚步,用 的声音对小鞋匠说”一句中应填入的词语是( )。
A.轻快 B.高亢 C.亲切 D.低沉
5.这篇文章歌颂的对象是 ,文中最能体现他对人民负责精神的语句:
答案:
一、1.心理 忐忑不安、纠结
2.C
3.桑娜下定决心要收养这两个孩子 C
4.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忐忑不安地思考着如何把实情告诉丈夫。
5.示例:这一说法不正确。桑娜不经思索就把西蒙的孩子抱回家中,这恰恰体现出了她善良的本性。在那时候,她的选择是最正确的。
二、1.(1)安安静静 高高兴兴 (2)津津有味 斤斤计较
2.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3.(1)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2)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
4.(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一个“破”字,说明他们生活贫困。(2)“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说明他们生活艰难。
三、1.
女老师用小刀帮助左手残疾的女生裁纸片,保护她脆弱的心,令人倍感温暖。
2.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来“我”心中的感受。表达了“我”对女老师的赞美之情。
3.
把“冰冷”和“温暖”进行对比,揭示出一个善良举动的感染力;画龙点睛,升华了主题。
4.
是全文的线索;揭示文章的中心,生动地突出爱心带给人的温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1. DA 2.①业务精湛;②厨艺高超,富有生活情趣;③善于识人;④待人热忱,古道热肠;⑤文化修养深厚。 3.①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则围绕“鉴宝”展开。阳欣受县博物馆之邀因鉴宝而来,在鉴宝结束后而去;其间机缘巧合结识习均,发现习均身上宝贵品质并热情相助。②小说大量篇幅似与“鉴宝”无关,实际上“鉴宝”暗喻“鉴人”,以“鉴宝”为题,凸显人物形象。阳欣作为文物鉴定专家,既能“鉴宝”又能“鉴人”。③借“鉴宝”引发读者的认识与思考,深化小说主旨。发生在鉴宝专家与市井百姓之间的故事温暖感人,小说蕴含着对阳欣的赞赏,同时也呼唤人与人之间建立朴素而美好的情感。
五、1. (1) B C (2)C (3)A
2.看图,结合阅读材料填空题。
(1)1分, 一
(2)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第一问:图C是十七孔桥
第二问;理由至少答出3点。
比较长,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 联拱石桥; 共有17个桥洞;
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
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
3.加点词语运用比较的方法写出来十七孔桥上的石狮子很多的特点。
六、1.(1)B (2)C
2.(1)着急等待 (2)日落西山
3.③ 被锯掉了 不忍心说出“被锯掉了”这句话
4.D
5.大个子军人 “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