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 综合测评卷(A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苏科版(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综合测评卷(A卷)— 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苏科版(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29 23: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物态变化 综合测评卷(A卷)
一、单选题
1.夏天小玲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2.下列物质中,均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
A.食盐、沥青、蜂蜡 B.冰、玻璃、石蜡
C.萘、铁、松香 D.冰、食盐、海波
3.如图所示,将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已经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  )
A.上部一半的水结冰 B.下部一半的水结冰
C.都已结冰 D.都不结冰
4.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在浓度为 70 %酒精的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用火点燃.如图所示,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这是魔术,你所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6.在炎热夏季无风的环境中,剥出冰棒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甲、乙两幅图来反映冰棒周围“白气”的情形。则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B.图乙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C.吃冰棒解热是熔化过程,吸热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属于凝固现象
7.在下图所示图象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A.B.C.D.
8.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如右图所示。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9.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海波和石蜡熔化时都要吸热
B.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都不断升高
C.安装器材时先固定铁圈,再固定铁夹,最后固定铁杆
D.本实验尽量用小颗粒的海波与石蜡
10.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11.如图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12.关于图中所示的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液化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放热
二、填空题
13.根据如图所示的某物质凝固图像,可知该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态;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我国俗语“瑞雪兆丰年”说明了冬季下雪的重要意义。雪是水蒸气发生______形成的;春季雪发生______变成水(前2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可以滋润万物,焕发生机。雪变成水的过程中温度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发现冰的冷却效果较好。这是因为它在___________过程中要___________热量。
16.“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1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5℃,放入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5℃,若该温度计示数为32℃,则实际温度是_____,若实际温度为20℃,则它测得温度为_____。
三、实验题
18.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放入质量相等的海波和石蜡,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杯水中加热。请你完成下面探究实验:
(1)实验时利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海波和石蜡______。
(2)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B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______℃。
(3)、B两试管内的两种物质熔化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实验中会观察到,第时海波的状态是______态。海波比石蜡的吸热能力______(填“强”或“弱”)。
(4)内,海波的内能______(填“增加”或“不变”)。
(5)海波熔化的特点是:持续吸热,______。
19.如图(a)是小明和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将质量相同的水加热16min。
(1)根据 ___________ (选填“(e)“或“(f)“)图,说明水已沸腾。根据实验数据,在图(b)中画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______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__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
(4)取走酒精灯,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所示。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所示。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___________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海波熔点是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0.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空气能热水器
空气能热水器(图甲)是吸收空气的热能来制造热水的装置.其耗能约为电热水器的四分之一.空气能属于可再生的新能源,拥有先天的节能环保的优势.
图乙是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它主要由储水箱、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等部件组成.制冷剂在毛细管、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之间循环过程与我们所熟悉的电冰箱的制冷循环过程相同,其工作过程如下:
A.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迅速___①___,并从空气中吸收热能.
B.制冷剂经过蒸发器生成的蒸气被压缩机压缩后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进入冷凝器.
C.在冷凝器中,高温高压的蒸气将热能传递给冷水并发生___②___.制冷剂依此不断循环流动,使水的温度不断上升.
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物态变化: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根据空气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管中的“制冷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 )
A.沸点低 B.熔点低 C.沸点高 D.熔点高
(3)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将__________中的热能不断地“搬运”至___________中.
参考答案
1.D
【解析】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D
【解析】海波、冰、铁、食盐、水晶、黄金、石英、明矾、固态酒精等是晶体;沥青、松香、蜂蜡、玻璃都是非晶体。
故选D。
3.D
【解析】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了冰,烧杯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小瓶中的水温度只能降到0℃, 此时小瓶中的水与烧杯中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相等,由于没有温度差,小瓶中0℃的水不能再向烧杯中放热,不会凝固。故水全部没有结冰。
故选D。
4.B
【解析】手帕完好无损是因为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不是魔术,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不能改变.故选B.
5.B
【解析】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的水银柱在0℃以上,示数为32℃,故B正确;
C.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C错误;
D.图示中的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故D错误。
故选B。
6.C
【解析】AB.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由于小水珠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故“白气”应向下运动,故AB错误;
C.吃冰棒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需要吸收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故C正确;
D.冰棒从冰箱拿出后包装袋上出现的“白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棒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C。
7.A
【解析】A.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像,故A符合题意;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像,故C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解析】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解析】A.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故A正确;
B.海波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石蜡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故B错误;
C.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固定铁圈的高度,再固定铁夹,最后固定铁杆,故C正确;
D.固体颗粒越小,受热越充分,熔化的就越快,因此尽量用小颗粒的海波与石蜡,故D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是因为樟脑丸直接变成了气体挥发了,属于升华,故A符合题意;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是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因为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解析】A.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冰为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的熔点为0℃,故B符合题意;
C.冰从2min开始熔化,到4min完全熔化,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2min,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A.将水放入冷冻室,水会遇冷凝固成冰,故A错误;
B.打开冷冻室的门会看到“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液滴的现象,故B错误;
C.冷冻室侧壁有时会有霜,这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正确;
D.液态制冷剂流经冷冻室的管子时会带走冷冻室的热量,即会吸热,故D错误。
故选C。
13.晶体 固 变大
【解析】[1]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又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
[2]该物质从10min开始凝固,凝固点为-2℃,到20min结束,所以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该物质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质量将变大。
14.凝华 熔化 不变
15.冰 吸收
【解析】[1][2]0℃的水和0℃的冰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用0℃的冰冷却效果好是因为0℃的冰熔化成0℃的水,还要吸收热量,会降低物体的温度,更利于冷却物体,所以,0℃的冰冷却效果会更好。
16.液化 不会
【解析】[1]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沸腾有两个条件:达到沸点且不断吸热;如果汤和水的沸点相同,汤和水之间就没有温度差,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汤的温度达到沸点,不能从水中继续吸热,不会沸腾
17.30℃ 23℃
【解析】[1][2]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它们之间等分为100等份,每份为1℃,而现在共有
95﹣5=90
等份
则此温度计每一等份所表示的实际温度值为

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为
(32﹣5)×=30℃
若实际温度为20℃,则测得的温度为
t'=5℃+=23℃
18.均匀受热 26 固液共存 弱 增加 温度不变
【解析】(1)[1]将装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这样使物质受热均匀。
(2)[2]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在0℃以上,故示数为26℃。
(3)[3]由图乙可知,海波在6~12min内处于熔化过程,第8min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4],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波升高的温度较高,海波的吸热能力弱。
(4)[5]内,海波处于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海波的内能增加。
(5)[6]海波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19.(f) 99 撤去酒精灯 小红的水的初温更低 固液共存 48℃
【解析】(1)[1]由图可知,(f)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图像,(e)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图像。
(2)[2][3]从图(b)图像可以看出开始时水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后来继续吸热温度为99℃不变,则水的沸点是99℃;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4]由图像知,小明用的水的初温为96℃,小红用的水的初温为93℃,所以把水加热到沸腾小红用时较长的原因是水的初温较低。
(4)[5][6]由(d)图图像可知第8min时,海波的温度达到熔点48℃,且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而进行熔化,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20.水蒸气凝华、放热 水蒸气液化、放热
【解析】(1)[1]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这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要放热。
(2)[2]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这是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液化要放热。
21.汽化 液化 A 空气 水
【解析】(1)①[1]由题意可知液态制冷剂吸热,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
②[2]高温高压的蒸气对外放热变成液体循环流动,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现象;
(2)[3]由题意知在循环过程中制冷剂需要极易迅速汽化,液化,因此应选用沸点低的材料,故选A;
(3)[4][5]制冷剂在工作循环过程中,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并传给水从而来制造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