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之导学案教学介绍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培训之导学案教学介绍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外研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12-09-03 22: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课堂教学改革
与导学案教学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变迁
㈠传统教学模式:
组——复——新——巩——布
教师 学生
组——组织、安排 听从安排
复——教师概略回顾 听老师重复
新——讲解新知 教师讲学生听
巩——布置课堂练习 按要求练习
布——家庭作业布置 回家完成作业
问题:
1.学生被动接受,成了知识容器;
2.以教定学:教师定目标强制学生达标。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
3.没有学的过程;
4.没有互动过程;
5.学生没有情感态度.
教师轻松:认字就可以教书 学生苦:恨读书,恨学校,怕考试,怕老师!
人才:
缺乏创新能力;人格不健全;
思维僵化;情感偏激;疾病缠身;
结果:
(Steps) (Teacher’s Role) students

1.复习 强化记忆者 回 忆

2.介绍 示范表演者 模 仿

3.操练 组织者/指挥者 参与练习

4.练习 裁判员/监督者/监听者 练 习

5.巩固 帮手(记分员) 活动参与
㈡课改前的“五步教学法”:
问题:
教师主导,牢牢控制住了课堂上的一切;
学生被动学习,被迫完成任务。(缺乏自主与选择)
㈢课改理念:
学生主体;体验参与;自主学习;做中学; 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语用;学习策略; 文化体验;合作学习;任务型;探究学习。
课改初期课堂的基本模式(情景+活动)
Warm up
activities
assessment (评价)
presentation
Mechanic drill
activities
further activities
work in class
homework
观点:目前流行的情景+活动式教学
教师导的力量太强,学生其实被活动了!
学生主体;体验参与;自主学习;做中学; 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语用学习策略; 文化体验;合作学习;任务型;探究学习。
寻求更优的课堂教学模式:
◆导学案“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学习、交流、展示和巩固过程—实现自主学习!
◆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兴趣、习惯、意志)。满足成功的渴望,成功的体验与把握。
◆任务(问题),合作探究为基本形式
二、“导学案”教学
展 示学习任务




个人创新
自学辅导
释疑解惑
交流展示
拓展运用
实践任务
课堂学后记
“导学案教学”导学过程(八步)









课 前
课 堂 课 堂
任务、合作探究—学以致用
㈠导学案设计原则:
课时化;
问题化(任务化);
参与化(合作探究);
方法化;
层次化。
导—学—练一体。
㈡导学案使用:
2.“英语导学案”是以小组合作得以实现的:
强化学习小组的概念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分组;
1.“八步学案”框架:
“法无定法” ,教师应根据本班实际及每课教学内容的多少及难易程度,将“八步”适当取舍、整合。
3.培养小组长:预习部分可以让小组长批阅,减轻教学负担;让学生参与设计学案。
4.达标检测题紧扣目标,控制量和难易度(全体完成)
5.使用中,听说读写全面关注;
6.互动多元化:师生,生生,生与教材。
7.任务分配合理性与学生学习全面性结合
8.评价必须贯穿始终;
9.自学与展示时间安排;
10.导学案不仅导学,也对学生学习内容有牵引和限制作用。
11.指导学生收集整理导学案,以为复习之用。
1.以教案定学案(以学生、内容定学案)
㈢“导学案”的使用误区
2.“导学案”就是练习题(学习过程)
3.“导学案”任务一刀切(分层要求)
4.导学案容量超载;成为题海
5.以案代本不可取
㈣、导学案的形成:
→确定主备人、审核人
→主备教师备初稿
→备课组长召集全体组员集体审稿,并做好集体备课记录
→主备教师修改初稿
→审核人审稿,交稿印刷
→教师写教后记课后交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