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湖南省武冈市展辉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 湖南省武冈市展辉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人教版物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30 07:5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湖南武冈市展辉学校2021-2022学年八上学期物理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单元测试(人教版Word版,含答案)
考试范围: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考试时间:80分钟;命题人:唐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6分)
1.(本题2分)有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密度的,乙球的体积是甲球的体积的倍,那么甲球的质量是乙球的质量的(  )
A. B. C. D.
2.(本题2分)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铜>铁>铝)(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3.(本题2分)预防新冠肺炎措施中,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戴口罩”: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10cm2
B.“勤洗手”:一瓶家用洗手液的质量约为50kg
C.“测体温”: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8.5℃
D.“要距离”: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要保持1m以上
4.(本题2分)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A.酱油 B.纯水 C.植物油 D.酒精
5.(本题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3m B.一袋早餐奶的质量约为50g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37℃ D.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10s
6.(本题2分)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7.(本题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若m甲=m乙,则V甲8.(本题2分)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种类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温度
9.(本题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
A.克/厘米3 B.千克/分米3 C.千克/米3 D.吨/米3
10.(本题2分)随着汽车向轻量化方向的发展,汽车内饰件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塑料在汽车上的用量日益增加。之所以用塑料代替钢铁,是因为“塑料比铁轻”,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  )
A.塑料比钢铁轻一些 B.塑料的密度比钢铁小
C.塑料的质量比钢铁小 D.塑料和钢铁的质量实际上是一样的
11.(本题2分)用天平称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装满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A.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
12.(本题2分)将一杯水喝去半杯,则剩余的水(  )
A.体积不变,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体积减半,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D.体积减半,质量减半,密度减半
13.(本题2分)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主要由物质的种类决定
14.(本题2分)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是(  )
A.大于6mL B.等于6mL C.小于6mL D.可能大于或小于6mL
15.(本题2分)同学们根据测量数据,绘制了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
A.体积20cm3时,甲的质量是10g B.质量是10g时,乙的体积是10 cm3
C.甲的密度是1g/cm3 D.乙的密度是1g/cm3
16.(本题2分)现在你正进行期末测试,放松一下,观察周围事物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  )
A.现在教室外温度约为30℃ B.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约为10g
C.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cm D.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分钟
17.(本题2分)为了方便研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丹在老师的帮助下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所示),它能一直保持水沸腾。把它放在一个电子秤上(没加热时读数为500克,即质量500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读数始终不会发生变化
B.沸腾时,水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图中温度计能准确测量出水沸腾时的温度
D.实验过程中,水壶中的水不断汽化
18.(本题2分)如图所示,实心均匀圆柱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现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h后,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原来质量一定小于乙的质量
B.甲原来质量可能等于乙的质量
C.甲切去部分质量一定大于乙的质量
D.甲切去部分质量可能小于乙的质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8分)
19.(本题5分)铝的密度是2.7×10 kg/m 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将铝块切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0.(本题2分)单位换算
25cm=________m ; 2.7×103kg/m3=________g/cm3。
21.(本题3分)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金属圆柱体的质量。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摆动,他应向________端调节平衡螺母,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填“杠杆”或“二力”)平衡。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圆柱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22.(本题3分)大部分物质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水在某些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 体积反而减小。如图所示是 1kg 的纯水在不同温度时所占的体积曲线图。由图可知,水在___________℃时的密度最大;水的温度在___________之间反常膨胀,即热缩冷胀。在北方寒冷的冬天,湖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 而鱼却能在湖底自由地生活,请估计一下,较深湖底的水温约为___________℃
23.(本题2分)如图所示为一款主要由泡沫钢和防弹玻璃构成的防弹盾牌,其中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现有一块质量为2.37kg,体积为1200cm3的泡沫钢,问:
(1)对于体积一定的泡沫钢,气孔的体积越大,泡沫钢的平均密度__________(选填“越大”或“越小”);
(2)这块泡沫钢中气孔的体积为多少cm3 (________)
24.(本题3分)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___________cm3(ρ冰=0.9×103kg/m3)
三、实验题(共28分)
25.(本题4分)“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中,实验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时,采用多次测量是为了______。(后两空填序号:A.取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B.得出普遍规律)
26.(本题6分)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B、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中的色拉油质量为______g;
C、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____(选填“格”或“不合格”)的。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偏______(大或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27.(本题8分)当今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广泛应用各种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密度小、强度大,小飞同学准备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则应该__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左调平衡螺母 C.向右盘中加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3)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这种测量方法会使物块所测密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8.(本题10分)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亮取适量这种液体的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上的平均螺母向__________端移动。(选填“左”或“右”)
()将盛有适量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
()将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
()测量结束后,小亮发现的砝码有明显磨损,则他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共18分)
29.(本题9分)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4g,问:
(1)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为空心的,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3)求(2)问中球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已知:ρ钢=7.8×103kg/m3,ρ煤油=0.8×103kg/m3)
30.(本题9分)甲容器盛有2×10-3m3的水,另有质量0.6kg的实心金属块乙。
(1)求水的质量m水。
(2)现将乙放入甲内并浸没在水中,放入前后,甲内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以及容器总质量的变化量m的数据如表所示。
h(米) m(千克)
0 0.4
(a)求乙的体积V乙。
(b)求乙的密度ρ乙。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由题知:,,由可得,,则甲、乙两个实心球的质量之比为
故选B。
2.C
【详解】
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就大,由知道,ρ铜>ρ铁>ρ铝>ρ水,所以铝球的体积最大,而三个球都下沉到水底,铝球的体积最大,排除的水就最多,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3.D
【详解】
A.长方形口罩的面积约为200cm2,故A不符合题意;
B.家用洗手液质量和一瓶矿泉水的质量差不多,约为1kg,故B不符合题意;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与人之间保持1m左右的距离可预防飞沫飞溅传播病毒,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A
【详解】
因为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则各种液体的体积都等于瓶子的容积,即V相同,又因为
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由ρ=可知,密度大的质量大,则装的质量最多的是酱油,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
A.普通居民楼每层的高度在3m左右,故A符合题意;
B.小袋牛奶的体积100mL左右,大袋牛奶的体积可达到250mL,约为200ml,根据
m=ρV=1g/cm3×200cm3=200g
故B不符合题意;
C.绿色蔬菜保鲜的适宜温度约为2~10℃,故C不符合题意;
D.成人平静时呼吸每分钟20次,故人平静时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3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B
【详解】
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左侧重,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故B正确。
故选B。
7.C
【详解】
ABD.根据图像可知,当V甲=V乙,有m甲>m乙,根据可知,ρ甲>ρ乙,故ABD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像,当时,有,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详解】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鉴别物质的种类应该利用密度的不同,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详解】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由G=mg知道,重力由m决定,对于质量不确定的两个物体,不能确定其所受重力大小,故A错误;
B.由于塑料的密度小于钢铁的密度,所以,人们所说的“塑料比铁轻”就是在同体积下塑料比较轻,故B正确;
C.由知道,只有在体积V相同时,密度小的质量才小,故C错误;
D.“塑料比铁轻”指的是塑料盒铁的密度关系,不是指质量关系,故D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这样计算出的质量差就是倒入墨水瓶中的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这时候有一部分水附在墨水瓶壁,测出的空瓶质量偏大,计算出的水的质量就偏小。
因为第二种方法会有水粘在墨水瓶内壁上,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使测出的水的质量会偏小一点;而第一种方法避免了这种错误,因此应当采用第一种方法,故选B。
12.C
【详解】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状态不变,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将一杯水喝去半杯,水的体积减半,质量减半,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故剩余水的密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
A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一个定值,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B错误;
C.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它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由物质的种类决定;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物体单位体积时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D正确。
故选D。
14.A
【详解】
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是正确的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实际液体体积偏小,即剩余液体的体积小于12mL,所以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6mL。
故选A。
15.C
【详解】
AC.由图像可知,体积20cm3时,甲的质量为20g;甲的密度为
故A错误、C正确;
BD.由图像可知,质量是10g时,乙的体积为20cm3,乙的密度为
故BD错误。
故选C。
16.B
【详解】
A. 冬天期末考试时,教室外温度较低,约为0℃,故A不符合题意;
B. 一根中性书写笔的质量较小,约为10g,故B符合题意;
C. 正在考试使用的试卷厚约1mm,故C不符合题意;
D. 深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为2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7.D
【详解】
A.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电子秤的读数会变小,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水不管是蒸发还是沸腾,其质量都减小,故A错误;
B.沸腾时,水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
C.图示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烧杯底,测量的可能是烧杯底的温度,不能准确测量水沸腾时的温度,故C错误;
D.实验过程中,水先蒸发再沸腾,两者都是汽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8.A
【详解】
1代表甲,2代表乙,设切去后二者高度分别是h1和h2,因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根据
m=ρV=ρSh
则有
ρ1S1h1=ρ2S2h2
由图知,h1>h2,故
ρ1S1<ρ2S2
则原质量分别为
m甲=ρ1S1(h1+△h)……①
m乙=ρ2S2(h2+△h)……②
①-②得
m甲﹣m乙=ρ1S1(h1+△h)﹣ρ2S2(h2+△h)=(ρ1S1﹣ρ2S2)△h<0
所以,甲原来质量一定小于乙的质量,并且甲切去的部分质量一定小于乙切去部分的质量。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ρ1S1<ρ2S2是关键。
19.1m3铝的质量为2.7×103kg 变小 变小 不变
【详解】
铝的密度是2.7×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m3铝的质量为2.7×103kg。
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若将此铝块切去一半,则铝块的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即质量和体积都变小了。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它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
20.
【详解】
由1m=100cm,可得
由1kg=1000g,1m3=106cm3可得
21.左 杠杆 74.4
【详解】
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摆动,说明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大于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他应向左端调节平衡螺母。
由图所示可知,圆柱体的质量
m=50g+20g+4.4g=74.4g
22.4 0~4℃ 4
【详解】
由图象可知,在4℃时水的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水在温度高于4℃时热胀冷缩;在0℃~4℃范围内,温度升高时水的体积逐渐变小的,所以是热缩冷胀,因此叫做反常膨胀;当温度高于4℃时,温度升高,水的体积增大,因此水热胀冷缩。
[3]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水在4℃时密度最大,因此密度最大的那部分水一定在湖的最底层,因此湖底的水温约为4℃。
23.越小
【详解】
(1)对于体积一定的泡沫钢,气孔的体积越大,总质量越小,故平均密度越小。
(2)这块泡沫钢中实心钢的体积为
气孔的体积为
故气孔的体积为。
24.2.5 增大 50
【详解】
[1]设氧气瓶中原来氧气的质量为m,氧气瓶的容积为V,已知氧气的密度为5kg/m3,则有
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0.5m, 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2][3] 450g水的体积为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质量仍为450g,冰的体积
故其体积增大了
25. 相同 B A
【详解】
测定物体的密度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物体的密度,所以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和“测定物质的密度”两个实验中,都需要测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所以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相同的。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需要换用不同的物质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性规律。
故选B。
在“测定物质的密度”实验时,多次测量同一物质的密度并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
故选A。
26.46 0.92 合格 偏大 BCA
【详解】
(1)由图甲知道,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50g+5g+1g=56g
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
m=m总-m杯=56g-10g=46g
(2)由图乙知道,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为
V=50mL=50cm3
该色拉油的密度
由于该色拉油的密度,在优质色拉油的密度0.91g/cm3~0.93g/cm3之间,故是合格的。
(3)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时,由于烧杯壁上有少量残留的油,导致测得油的体积偏小,由密度公式知道,测得油的密度偏大。
实验时只要先测量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再将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即可减小测量时的误差,故顺序为BCA。
27.右 D 16.4 0.82×103 偏小
【详解】
(1)指针偏左,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即说明此时右盘所放的砝码的质量较小,所以,应该像右调节游码,使得天平再次平衡。
故选D。
(3)由图知道,此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故此时待测物体的质量是
m=10g+5g+1.4g=16.4g
(4)由乙图中的②知道,此时的体积为60mL,据丙图中的③知道,此时的体积为40mL,故复合材料的体积是
V=60cm3 40cm3=20cm3
故该材料的密度是
由于测量过程中,复合材料上面会沾有一些水,故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由知道,密度偏小。
28.右 151.4 大
【详解】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说明左盘较重,应当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至平衡。
(2)图乙中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4)由图可知,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倒入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为
(5)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某砝码上标有50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g,如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g,用此磨损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小于50g,而仍按标准值读数,读出来是50g,所以液体的质量就比实际值偏大。根据可知,密度偏大。
29.(1)空心;(2)258g;(3)4.3g/cm3
【详解】
解:(1)钢球的体积
V球=160mL-100mL=60mL=60cm3
ρ钢=7.8×103kg/m3=7.8g/cm3
由ρ=得钢球钢的体积(实心体积)
因为V球>V钢,所以此钢球是空心的。
(2)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60cm3-30cm3=30cm3
空心部分注满煤油的质量为
m煤=ρ煤V空=0.8g/cm3×30cm3=24g
所以,空心部分注满煤油后钢球总质量为
m总=m球+m煤=234g+24g=258g
注满煤油的球的平均密度为
答:(1)此钢球是空心的;
(2)在空心部分注满煤油,那么钢球的总质量为258g;
(3)在(2)问中的球的平均密度是4.3g/cm3。
30.(1)2kg;(2)(a)4×10-4m3,(b)1.5×103kg/m3 。
【详解】
解:(1)水的质量m水
m水=ρ水V水=1.0×103kg/m3×2×10-3m3=2kg
(2)(a)将乙放入甲内并浸没在水中,因为甲内水面高度的变化量h=0,说明原来容器里的水已满;容器总质量的变化量m=0.4kg,即溢出水的质量为0.4kg,溢出水的体积为
即乙的体积
V乙=V水=4×10-4m3
(b)乙的密度
答:(1)水的质量m水为2kg;
(2)(a)乙的体积V乙为4×10-4m3。
(b)乙的密度ρ乙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