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29 22:21: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的殖民掠夺
富裕农民、市民阶级—新兴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 ————
资本的
原始积累
物质基础(有钱)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有钱 有权)
复习回顾
思想文化基础
阶级基础
经济基础
1794
英国首相约翰逊
唐宁街10号
白金汉宫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请问在英国,他们谁掌握着英国的最高权力?
一位英国的宪法权威人士曾说:“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的死刑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导入新课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
17.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君主立宪制
1、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2、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3、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4、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
挪威国王哈拉尔五世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
①1215年颁布《大宪章》,确立了王权有限和王在法下的基本原则。
②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议会掌握征税权。
(一)议会的起源:
1.历史传统:
13世纪英国出现了一位好战王约翰王,也是一位屡战屡败的国王。约翰王为了他的战事,大肆征税和延长贵族的兵役时间,破坏了长久以来形成的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最终引发了贵族的反抗。1215年,约翰王签署《大宪章》,共有63个条款。
无地王约翰王
西欧古谚——
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议会的上院
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上下两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
议会的下院
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
英国政治传统
英国上议院
英国下议院
13世纪末,英格兰基本确立议会制度。
(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①推崇“君权神授”理论,渴望王权专断。
②不经议会批准,强行征税,使议会与王权处于对立状态。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王……假如人民认为国王滥用权力,他们只能选择祈求上帝开导国王……
他曾三次解散议会,直接开征新税,提高关税,还实行肥皂、纸张、盐、煤等的专卖权。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使得国库资金入不敷出。
詹姆士一世被嘲讽为“基督教世界最聪明的大傻瓜”。
1.詹姆士一世时期
2.查理一世时期
①查理一世继续推行君主专断政策,无视议会的权力。
②1628年,议会向国王呈递了一份《权利请愿书》。
结果: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
思想
政策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会
王权(封建势力)
基本
原则
推崇“君权神授”宣扬“王在法上”
擅自强征新税
随意解散议会
议会和王权的矛盾激化(重要原因)
“王权有限”
“王在法下”
《大宪章》
(1215年)
掌握征税权
限制王权
对立
激化
权力
意图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议会制度
(13世纪末)
“权杖”何以点燃战火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0、P81找出当时议会与王权在哪些方面存在矛盾?导致了什么结果?
革命爆发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1688)
(一)根本原因:
(二)领导阶级:
(三)导火线:
(四)开始的标志:
(五)革命高潮:
(六)克伦威尔专权:
(七)王朝复辟:
(八)革命胜利: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1637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53---1658年
1688年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二、革命的发生
工场主、商人、
银行家、农场主
从事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贵族
自由
发展
资本
主义
要求
新航路的开辟
贸易中心
转移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
新贵族
组成
转为
竭力维持
封建专制
阻碍
矛盾
封建统治者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领导阶级
“新贵族”包括封建贵族受巨额利润所吸引开始转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或投资手工工场的“资产阶级化”的贵族
贵族和新贵族的最大区别就是他们的生产方式不同
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革命的发生
(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导火线:
1637年7月,查理一世强令苏格兰接受英国国教,目的是把专制统治推行到苏格兰,引起苏格兰人民的愤怒。1638年苏格兰的贵族和资产阶级发动了起义,并于1639年攻入英格兰北部。
为筹集资金镇压起义,1640年,查理一世重开议会。但议员们抨击国王的专权,查理一世派军对闯入了议会,挑起了内战。
苏格兰人民起义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
查理一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形势图
马斯顿荒原战役
纳西比战役
1642年内战爆发
克伦威尔
由农民组成的新模范军与王军作战
议会军打败国王军
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英国为共和国。
(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处死查理一世,不仅仅是查理一世生命的结束,其意义在于否定了君权神授,它标志着近千年英国封建制度的终结。
根据议会设立的高等法庭的判决,查理一世以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的罪名,于1649年1月30日被斩首。
(六)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克伦威尔
“护国主”
议会尊克伦威尔为“护国主”,克伦威尔独揽大权,议会有名无实。
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军事独裁
(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革命低潮: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1660年,查理二世接受议会有条件的邀请,做了英国国王。英国恢复了君主制,但国王的权力受到了很大限制。
2.詹姆士二世是个天主教徒,他在英国恢复天主教和专制制度,进行反攻倒算,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查理二世
詹姆士二世
(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8“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土二世,迎请玛丽和威廉入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
思考:“光荣革命”中“光荣”二字的含义?
①形式:没有流血;
②结果: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③实质: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光荣革命的影响:
①推动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②为英国创造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③巩固了革命的成果
(1)表面上是向封建贵族的一次妥协,但这种妥协是有必要的、有分寸的。
(2)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3)避免了社会动荡,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4)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如何正确认识“光荣革命”?
妥协一小步,进步一大步!
三、《权利法案》
(一)时间:
(二)目的:
(三)性质:
(四)内容:
1689年
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
是一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律。
1.重申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
议会定期召开、
议员享有讨论国事和言论自由的权利、
征税权属于议会、国民可以自由请愿等。
议会主权
2.国王不经议会许可:
不能随意废除法律
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
限制立法权
限制司法权
限财政权
3.今后任何天主教徒都不能担任英国国王,英国国王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
限制王位继承权
限制王权
确立
君主立宪制
(五)影响:
1.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
2.从此,分歧可以在议会中协商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由专制走向民主。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多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材料二: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因为在它的影响下,不久欧洲大陆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北美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对英国:
(1)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对世界: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
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
特点:
启示:
原因:
长期性、反复性、曲折性、妥协性
符合国情的革命推动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势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资本主义社会
课堂小结
革命
革了国王的命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人治
法制
民主
专制
封建社会
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