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0-29 18:3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白山第二高级中学校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1、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地球自转时的角速度和线速度是:( )
①南、北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零;
②赤道上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最大;
③在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④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下图示意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 )
A.地轴与平面③之间的夹角 B.地轴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C.平面③与平面④之间的夹角 D.23°26′,且永远保持不变
3.地球公转方向与周期的正确组合是( )
A.逆时针 1回归年
B.顺时针 1恒星年
C.自西向东 365日6时9分10秒
D.自西向东 365日5时48分46秒
下图示意地球局部,图中字母均位于地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4.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
A.A点 B.B点 C.E点 D.北极点
5.与C点相比,E点( )
A.线速度大 B.线速度小 C.角速度大 D.角速度小
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当“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大致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D.丁
7.该日,吉林省(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日出东南 D.日落西南
8.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做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的是( )
A.A B.B C.C D.D
9. 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五带,其中关于五带内发生的天文现象,正确的是( )
①热带每年太阳直射一次 ②北温带每年太阳直射一次
③南温带无直射、无极昼与极夜现象 ④寒带有极昼与极夜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10.“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 分表示白昼。图示节气是北半球的(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1.读“上海市(121°E,31°N)某时刻道路行道树及树影示意图”,
根据行道树及树影推断该城市此时的“北京时间”可能是.
A.1月1日16:00 B.3月1日6:00
C.7月1日6:00 D.8月1日16:00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以下是连续3天升、降旗的时间资料。完成下面2小题。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升旗时间 5:02 5:03 5:04
降旗时间 19:20 19:19 19:18
12.此时,北京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大于夜长 B.昼长等于夜长
C.昼长小于夜长 D.资料不全,无法判断
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位于北半球,正向南移动 B.位于北半球,正向北移动
C.位于南半球,正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地球上进入6月17日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
A.小于1/3 B.约为1/2 C.约为2/3 D.大于2/3
15.载人飞船发射当日,杭州(约30°N,120°E)昼长为14时03分,则重庆(约30°N,106°E)日落时刻约为北京时间( )
A.18:00 B.19:00 C.20:00 D.21:00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3年6月2日13时43分03秒,台湾岛发生强烈地震。下图为此次地震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地震属于( )
A.外力作用 B.内力作用
C.能量来自太阳辐射 D.能量来自天体引力
17.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岩石圈 B.软流层 C.外核 D.下地幔
2020年5月25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卡雷姆火山喷发,形成的灰柱高达5000米。下图表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的序号可以表示卡雷姆火山喷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
理岩在岩浆热液作用下形成的。新疆南部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A.a B.b C.c D.d
2010年8月5日, 智利的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导致33名矿工受困于700米的地下。至10月14日,受困达69天之久的33名矿工终于全部获救,成为令全世界为之感动一大奇迹。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0.根据题干信息判断,此次矿难中矿工的受困地位于地球内部三大圈层中的( )
A.岩石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21.智利的地质环境很不稳定,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这主要是
A.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B.地处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D.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图示意某地地质地貌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推测乙地形成沟谷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3.甲地岩石按成因属于( )侵蚀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4.图中四地为向斜构造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读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示意图,完成下面2小题。
25.若在图中①河段画出等高线,则该等高线此处的凸
出方向为( )
A.向上游方向 B.东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6.最近几十年、②处等高线不断向东移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沿岸侵蚀速度大于堆积速度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强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严重破坏
27.关于河流堆积地貌分布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洪积扇和冲积扇常发育于山前的山谷出口处
B.河漫滩常形成于河流的上游地区
C.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外海滨海地区
D.冲积岛和江心洲常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
28.流水对地貌形态影响普遍而强大,但在不同地区,流水作用有明显的差异。回答下列关于流水作用的正确叙述是( )
A.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强烈,常形成峡谷
B.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V”型谷
C.在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下列2小题。
2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河岸线的变迁主要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堆积作用最强
30.若图示河段形成“地上河”,其成因可能是( )
①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②修建大坝,泥沙淤积
③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④地壳断裂,局部抬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二、综合题 (共40分)
31.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北半球昼大于夜的时段是从_____到____ (填字母)
(2)北半球夜长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填字母)
(3)北半球夜长于昼、昼逐日增加的时段是从_______到_______。(填字母)
(4)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
(5)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以一年为周期绕日运转,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 _之间往返移动,引起各地________ 、________ 的周年变化,从而在地球上产生了四季的更替。
32.读光照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在图中画出晨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节气)的日照情况。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纬度)。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B、C、D四地,当日昼长由短到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B、C、D四地,在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
(5)此日长春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日后白山市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是 。
(6) 图示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 (近或远)日点位置,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将如何变化 。
33.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 和____ 。
(2)乙地地貌是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 。
(3)甲处地貌是____ ,其形成原因是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 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34根据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7分)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物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是:D______________、A
(3)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从成因上看,丹霞山属于__________岩。该类岩石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30小题 共60分)
1.A 2.C 3.C 4.A 5.B 6.B 7.A 8.A 9.C 10.D 11.C 12.A
13.A 14.B 15.C 16.B 17.A 18.B 19.D 20.B 21.D 22.A
23.C 24.D 25.D 26.C 27.B 28.D 29..B 30.D
二、综合题
31.(10分)
(1)a c (2) b d (3) d a
(4) 赤道 (5)南北回归线 昼夜长短 正午太阳高度
32.(13分)
(1)如下图:
(2)夏至;23°26′N;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3)D、C、B、A 
(4)B、C;A;D
(5)昼长夜短(昼>夜);昼渐短,夜渐长
(6)远日点;慢;变慢(先变慢再变快)
33.(10分)
(1) 向斜(或褶皱) 断层
(2)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而成谷地
(3)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
(4) 海陆间 ④
34.(7分)
(1)岩浆 变质岩
2、 冷凝作用 高温熔化(重融再生)
(3)沉积岩 层理结构 (可能)含有化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