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6讲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通用版
新知导入
阅读下面的四则寓言,说说它们的寓意。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
《买椟还珠》 《郑人买履》 《滥竽充数》 《画蛇添足》
预习作业
新知讲解
蝴蝶泉
1、结合选文第二段,分析蝴蝶泉名称的由来。
2、如何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泉景物之间淡妆浓抹之美,动静相衬之美?
新知讲解
高山流水
1、如果你是伯牙,你会破琴绝弦吗?
2、你读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了吗?请简要分析。
新知讲解
关羽刮骨疗毒
1、如何理解“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句话?
2、 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刻画了关羽什么样的形象?
新知讲解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翻译的方法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
新知讲解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想一想:这个农夫犯了什么错误?
守株待兔
新知讲解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想一想:假设你是饿者,遇到同样的情况,会怎么做呢?
不食嗟来之食
课堂练习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想一想: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叶公好龙
课堂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想一想:你还能说出几个古人勤学读书的故事吗?
凿壁借光
拓展提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①而雪骤②,公欣然③日:“白雪纷纷何所似④?”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⑤。”兑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想一想:儿子和女儿谁的比喻恰当,为什么?
拓展提高
司马光砸缸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想一想: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小孩?你喜欢他吗?说出你的看法。
拓展提高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想一想:请简要分析孟子母亲的形象。
课堂总结
1、课内的三篇文言文你都掌握了吗?挑选一篇背诵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什么?
2、“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具体解释一下。
3、这节课你积累了那些经典的文言文,通过这些文言文你学到了什么道理,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作业布置
《曾子杀猪》
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
《盲人摸象》
作业布置
下节课主题:《说明文阅读训练》
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
预习思考:
1、文章第一段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奇”在哪里
3、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年 级:五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时 间
主 题 第6讲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学习目标 1、五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同步积累与拓展训练2、掌握基本的文言阅读方法,积累常见的课外文言阅读作品。
教学内容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前次课重点知识:缩句的具体方法,删除和保留的规则,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及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二、互动探索预习作业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给加粗的字注音。卮酒( ) 买椟还珠( ) 廪食( ) 鬻( )2、解释加粗的词。 (1)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 (2)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 )3、“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这是从_____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______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_______________。4、“滥竿充数”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画蛇添足”的意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1】五(下)课内文言文复习一、蝴蝶泉(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1)写作特点《蝴蝶泉》一文生动地描绘出了蝴蝶泉泉水的清洌、树的奇特和蝶的优美。景物描写浓淡相宜,动静相衬。(2)重点难点详解如何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泉景物之间淡妆浓抹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古文中山崖、古树、泉水、花朵、蝴蝶,这一景一物并不孤独,而是相互和谐, 相映成趣。整体的去读读,你就会感到:绿意盎然的合欢树、清洌可鉴的树下泉,不就像一位薄施粉黛的佳人吗?而那蝴蝶般的合欢花,那斑斓飞舞的蝴蝶,不正是佳人浓妆时的那份妩媚吗?摇曳的蝶花、飞舞的蝴蝶与耸立的古树、清清的流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亦动亦静的蝴蝶恋花、蝴蝶戏泉的美丽图景。(3)好词积累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流光溢彩 课文好句: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4)百科知识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 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三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侧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阴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洌。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街,倒挂横于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5)拓展阅读蝴蝶泉的传说(节选)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二人,女儿叫雯姑,聪明美 丽如一朵金花。雯姑长大后和猎手霞郎定下终身。后来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打猎回来后拼死将她救出。不料官兵追来,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进了无底潭。 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待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彩蝶,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小蝴蝶。那一天是农历4月15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二、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作特点行文简洁,画面感强作为一段千古流传、歌颂友谊的佳话,《高山流水》故事情节荡气回肠,耐人 回味。本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文章特别注重 对人物语言的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人物对乐曲的理解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 们仿佛看到了巍峨的群山、滔滔的江水,领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知音”。(2)重点难点详解怎样朗读这篇古文?要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读出一定的节奏感来。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百科知识列子列子隐居郑国40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 著书20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 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以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 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 永味长,发人深思。《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 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 记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该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 的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5)拓展阅读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故事话说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一天,俞伯牙带着琴来到长江口,适逢天气突变,待风停雨住,站在船头看风景,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 僮从沉醉中惊醒,突见一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于是伯 牙和钟子期就开始在长江论琴。伯牙每问一个问题,钟子期都能对答如流,伯牙暗想:“老夫琴艺,天下第一。只要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绞尽脑汁也猜不出!于是,他就问钟子期:“你能根据我的琴声,猜出我心中所想吗?”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大意。”俞伯牙十指跳 跃,使出浑身解数,弹了一曲又一曲,都被钟子期言中。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他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 湖四海,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 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临走之际,钟子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乐谱送给伯牙,两人还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会,以叙衷肠。三、关羽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1)写作特点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以忠贞、勇猛闻名。本文不写关羽驰骋战场、英 勇杀敌的故事,也不讲他桃园结义,与刘备生死相随的情谊,而是选取了“刮骨疗毒”这样一件小事,来突出关羽勇敢的品行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选材的典型性,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的神态等彰显人物的品性,这是本文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2)重点难点详解如何理解“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句话?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关羽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充分表现出一代名将坚忍顽强的英雄气概。(4)百科知识《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 65卷,36^ 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 历史全貌。《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 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 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 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 《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 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演义》。(5)拓展阅读舍生取义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 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剌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 把全身漆成癞子,呑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现在,这个成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例题精讲】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选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打括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与生蝶无【异】 父【异】焉 B.过五月乃【已】 余闻之【已】久 C.【或】言以花形相似 【或】王命急宣 D.【自】树颠倒悬而下 【自】李唐来 3、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部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仆】投何巢阿所栖僧舍 B.【大树】即发花如蝴蝶 C.【大树】与生蝶无异 D.【游人】群而观之 4、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描写山泉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蝴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日:“(1)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日:“(2)_______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按原文填空。2、将文中(1)(2)两句翻译出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问题。(1)伯牙和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梳理2】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二)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三)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例题精讲】例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①兔走触株 走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 )④冀复得兔 冀 (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而谢焉 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巩固练习】一、文言阅读分析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阅读分析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伯牙善________,钟子期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伯牙所念,_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________,乃________,终身不复鼓。1、按原文填空。2、解释下列句子意思。(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分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①而雪骤②,公欣然③日:“白雪纷纷何所似④?”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⑤。”兑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注释:①俄:一会儿。②雪骤:雪下大了。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何所似:像什么。⑤差可拟:勉强可以比方。 1、短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意。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谢太傅哥哥的儿子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打的比方恰当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言文阅读分析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分析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A、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运用所掌握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有王告①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②众盲各以手触③。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④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⑤根。触其耳者言如箕⑥。触其脚者言如臼⑦。触其脊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注】①告:告诉、说给。②时:当时、此时。③触:触及,摸到。④类:相类,好似,好像。⑤萝菔:萝卜,蔬菜名。⑥箕:簸箕。⑦臼:春米的石臼。1、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文中“时众盲各以手触”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有_______________位盲人摸象,他们在摸象后说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最终他们谁也没说准“象是何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分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1)妻止之 止( )(2)遂烹彘也 遂 (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节课主题:《说明文阅读训练》预习作业: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 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要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一向寂静的浅海区,这时就分外热闹。同时,弱肉强食的“种间斗争”,也就特别火热起来了。成年动物会大批遭到伤亡,幼小动物更难逃脱,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简直成为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 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保卵适应当然比其他动物更要巧妙些。不仅雌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1、文章第一段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举“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l%”的例子,与介绍海马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年 级:五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时 间
主 题 第6讲 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学习目标 1、五年级(下)课内文言文同步积累与拓展训练2、掌握基本的文言阅读方法,积累常见的课外文言阅读作品。
教学内容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前次课重点知识:缩句的具体方法,删除和保留的规则,修改病句常见的类型及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二、互动探索教法指导:可以让学生翻译,也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预习作业买椟还珠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给加粗的字注音。卮酒( ) 买椟还珠( ) 廪食( ) 鬻( )2、解释加粗的词。 (1)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 (2)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 )3、“买椟还珠”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原意是讽刺那些_______________,这是从_____的角度来说的;我们还可以从______的角度将寓意理解为_______________。4、“滥竿充数”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人买履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知道“画蛇添足”的意思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zhī dú lǐn yù2、(1) 本来。 (2) 通“悦”,高兴。 3、买了匣子,退还了珍珠; 没有眼光,取舍不当,主次颠倒,不知轻重的人; 买方; 卖方; 注意包装商品,有时可以获得大的利4、南郭处士 不学无术,专靠投机混日子的人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5、做事要不能太教条死板,要学会变通。6、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故事,无中生有。 【知识梳理1】教学建议:专题知识梳理模块有部分会出现重复,请大家采取灵活的策略来处理本部分。例如学生基础较好,老师可采用回顾式、提问式等方式进行知识梳理。注意由于学生年龄段较低,知识梳理时尽量不要完全复述教案,多使用一些联想和简单、直白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五(下)课内文言文复习一、蝴蝶泉(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1)写作特点《蝴蝶泉》一文生动地描绘出了蝴蝶泉泉水的清洌、树的奇特和蝶的优美。景物描写浓淡相宜,动静相衬。(2)重点难点详解如何感悟课文中所描绘的蝴蝶泉景物之间淡妆浓抹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古文中山崖、古树、泉水、花朵、蝴蝶,这一景一物并不孤独,而是相互和谐, 相映成趣。整体的去读读,你就会感到:绿意盎然的合欢树、清洌可鉴的树下泉,不就像一位薄施粉黛的佳人吗?而那蝴蝶般的合欢花,那斑斓飞舞的蝴蝶,不正是佳人浓妆时的那份妩媚吗?摇曳的蝶花、飞舞的蝴蝶与耸立的古树、清清的流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亦动亦静的蝴蝶恋花、蝴蝶戏泉的美丽图景。(3)好词积累表示颜色多的成语: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流光溢彩 课文好句: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4)百科知识蝴蝶泉,在大理城北40公里的苍山云弄峰下。由于长期的山水冲刷,砂石 成片,山坡上树木稀少。走过古朴的石坊,迎面有一块高约三米的大理石碑挺立,碑呈棱形,正面右侧有郭沫若手书“蝴蝶泉”三个大字,左侧刻郭老咏蝴蝶泉诗的手迹。碑的背面,书徐霞客游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记。沿林阴小道曲折前行约三四十米,只见古树林立,浓荫蔽天,一方清泉嵌于其间,底铺青石,泉水明澈。阳光从树顶筛下,池底银光闪烁,倍感泉水清洌。泉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板,泉边一株高大古树横跨泉上,此树因花形似蝶,因此人们称为“蝴蝶树”。每当夏季来临,“蝴蝶树”开花,苍洱之间的蝴蝶成群来此聚汇,翻飞起舞,热闹非常。最奇的是万千彩蝶交尾相街,倒挂横于蝴蝶树上,形成无数蝶串,垂至水面,五彩缤纷,蔚为壮观。最盛之期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所以农历四月十五日被定为“蝴蝶会”。(5)拓展阅读蝴蝶泉的传说(节选)很久很久以前,蝴蝶泉叫无底潭。潭边住着父女二人,女儿叫雯姑,聪明美 丽如一朵金花。雯姑长大后和猎手霞郎定下终身。后来雯姑被地主抢走,霞郎打猎回来后拼死将她救出。不料官兵追来,二人走投无路,双双跳进了无底潭。 顿时,电闪雷鸣,暴风骤雨。待雨过天晴,潭中飞出一对美丽无比的大彩蝶,后面还跟着无数的小蝴蝶。那一天是农历4月15日。从此,每年的这一天,无数美丽的蝴蝶就会聚集在这里,讲述这动人的爱情故事。这就是有名的“蝴蝶会”。二、高山流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写作特点行文简洁,画面感强作为一段千古流传、歌颂友谊的佳话,《高山流水》故事情节荡气回肠,耐人回味。本文简洁、流畅,虽不足百字,但反映的内容却令人动容。文章特别注重对人物语言的描写,通过形象的比喻将人物对乐曲的理解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我 们仿佛看到了巍峨的群山、滔滔的江水,领会了什么是真正的“知音”。(2)重点难点详解怎样朗读这篇古文?要把文章读正确、流利,特别要注意停顿恰当,读出一定的节奏感来。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百科知识列子列子隐居郑国40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先后 著书20篇,十万多字,今存《天瑞》、《仲尼》、《汤问》、《杨朱》、《说符》、《黄帝》、《周 穆王》、《力命》等八篇,共成《列子》一书,均以失传。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如《黄 帝神游》、《愚公移山》、《夸父追日》、《杞人忧天》等,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 永味长,发人深思。《列子》一书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其思想与道家十分接 近,后来被道教奉为经典。唐天宝元年公元年诏称《列子》为《冲虚真经》。书中 记栽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因而该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也有一定 的地位。书中还有大量的养生与古代气功的论述,亦值得研究。(5)拓展阅读伯牙和钟子期的传说故事话说俞伯牙在蓬莱仙岛上学到高超琴艺后,被周天子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一天,俞伯牙带着琴来到长江口,适逢天气突变,待风停雨住,站在船头看风景,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取琴,对着明月和浩荡的江水弹拨起来。他一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一根,船夫和琴 僮从沉醉中惊醒,突见一个樵夫也立在船头听琴,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于是伯 牙和钟子期就开始在长江论琴。伯牙每问一个问题,钟子期都能对答如流,伯牙暗想:“老夫琴艺,天下第一。只要弹出蓬莱自创的琴曲无人可识,现即兴弹出,谅他绞尽脑汁也猜不出!于是,他就问钟子期:“你能根据我的琴声,猜出我心中所想吗?”钟子期笑道:“在下不才,然而只要听到琴音便知大意。”俞伯牙十指跳 跃,使出浑身解数,弹了一曲又一曲,都被钟子期言中。俞伯牙一听,惊喜万分。他急忙推琴而起,拱手作礼道:“真是荒山藏美玉,黄土埋明珠!老夫遍游五 湖四海,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钟子期听到这前所未闻的琴音,知道这老大人来 历不俗,拜问后,知是大名鼎鼎的当今司乐太师,顿生敬意,便相邀到自己茅舍叙谈。临走之际,钟子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乐谱送给伯牙,两人还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并相约来年春暖花开之际在此聚会,以叙衷肠。三、关羽刮骨疗毒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1)写作特点关羽是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以忠贞、勇猛闻名。本文不写关羽驰骋战场、英 勇杀敌的故事,也不讲他桃园结义,与刘备生死相随的情谊,而是选取了“刮骨疗毒”这样一件小事,来突出关羽勇敢的品行特点,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选材的典型性,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的神态等彰显人物的品性,这是本文写作上的第二个特点。(2)重点难点详解如何理解“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这句话?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手术进行中,华佗刮骨的声音悉悉刺耳,周围的人心惊胆战,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依然饮酒弈棋,若无其事。关羽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充分表现出一代名将坚忍顽强的英雄气概。(4)百科知识《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 65卷,36^ 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 历史全貌。《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陈寿在尊重史 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图,人物塑 造得非常生动,可读性极高。《三国志》取材精审,作者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 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不妄加评论和编写,慎重地选择取材之源。这虽然使 《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 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演义》。(5)拓展阅读舍生取义春秋末期,大夫赵襄子杀了大夫智伯。智伯的心腹豫让发誓舍身取义要杀 赵襄子,他潜入赵襄子的宅内行剌未遂。赵襄子佩服他的义气放了他。后来他 把全身漆成癞子,呑下烧红的炭使声音变哑,再次去行刺未遂而自杀。现在,这个成语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例题精讲】 (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蝴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 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选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打括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与生蝶无【异】 父【异】焉 B.过五月乃【已】 余闻之【已】久 C.【或】言以花形相似 【或】王命急宣 D.【自】树颠倒悬而下 【自】李唐来 3、下列句子中括号内补出的省略部分,有误的一项是 ( ) A.【仆】投何巢阿所栖僧舍 B.【大树】即发花如蝴蝶 C.【大树】与生蝶无异 D.【游人】群而观之 4、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描写山泉水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描写蝴蝶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以空间方位为序,层层抵进,写出蝴蝶泉的景象 2、D 3、C 4、(1)东向漱根窍而出, (2)缤纷络绎,五色焕然。 【巩固练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___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日:“(1)____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日:“(2)________________!”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1、按原文填空。2、将文中(1)(2)两句翻译出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问题。(1)伯牙和子期为什么能成为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志在高山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2、(1)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巍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2)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3、(1)因为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道出伯牙的心意。 (2)子期死了,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4、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意思对即可)【知识梳理2】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二)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三)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掌 其 北门之 管。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例题精讲】例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文句中加点词的词义。①兔走触株 走 ( )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释 ( )③而身为宋国笑 身 ( )④冀复得兔 冀 ( )(2)找出文中的议论句,并翻译这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从短文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从某一角度简要谈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走:跑②释:放下③身:自己④冀:希望(2)议论句: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翻译:兔是不可能再得到的,而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3)守株待兔(略)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主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例2: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余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①以至于斯也 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而谢焉 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不超过1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故事给你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斯:这样②谢:道歉(2)有志者不食嗟来之食(3)(略)【注释】 ①本节选自《礼记檀弓》。 ②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 ②食(sì):给吃,喂养。给……吃。 ③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辑屦(jù):身体沉重迈不开步子的样子。蒙袂辑屦:用衣袖蒙着脸步 拖拉。 ④贸贸然:眼睛看不清而莽撞前行的样子。 ⑤嗟(jiē):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⑥从:跟随。 ⑥谢:表示歉意。 ⑦微:不应当。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⑧奉:同“捧”,端着。 ⑨斯:这地步。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眼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被轻蔑所给予得来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用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仍然可以去吃。【巩固练习】一、文言阅读分析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1、“弃而还走”中“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4、这个成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转身2、叶公并非真正喜欢龙,而是喜欢那些像龙而又不是龙的东西。叶公好龙4、有的人表面喜欢某样事物,却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译文 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注释叶公:春秋时楚国叶县县令沈诸梁,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子高:叶公的字。钩:衣服上的带钩。写:画。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文”通“纹”。以:在。闻:听说。下之:来到叶公的住处。窥(kuī):这里是探望、偷看的意思。牖(yǒu):窗户。施(yì):延伸,同“拖”。堂:厅堂。还(xuán)走:转身就跑。还,通“旋”。走:逃跑。五色无主:脸色一忽儿白,一忽儿黄。五色,这里指脸色。是:由此看来。好:喜欢。夫:这,那。是叶公非好龙也: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二、文言阅读分析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邻舍有烛而不逮 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 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 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 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A 2、凿壁偷光 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1.逮:到,及。穿壁:在墙上打洞。 以:用。邑人:同县的人。大姓:大户人家。致:给。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佣作:做工辛勤劳作。偿:报酬。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愿:希望。得:得到。资给:资助给。偿:报酬。书:读书。遂:于是就。大学:大学问家。 教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以小测验形式,随堂考察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可以讨论合作,完成题目。针对学生不会或不熟悉的词语,教师需要趣味解释,也可让其他学生当小老师,进行帮助解答。注意难点习题,教师可以设置最佳答案奖,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他们的答案和想法。教师解答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含义和道理。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伯牙善________,钟子期________。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伯牙所念,________。子期死,伯牙谓________,乃________,终身不复鼓。1、按原文填空。2、解释下列句子意思。(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4、伯牙善鼓琴,他的琴声除了表示峨峨高山、洋洋江河,还会表现什么动人场景呢?仿写句子。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志在_________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鼓琴 善听 若泰山 洋洋兮若江河 钟子期必得之 世再无知音 破琴绝弦2、(1)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2)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3、A 4、明月 皎皎兮若明月(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二、文言文阅读分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①而雪骤②,公欣然③日:“白雪纷纷何所似④?”兄子胡儿日:“撒盐空中差可拟⑤。”兑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注释:①俄:一会儿。②雪骤:雪下大了。③欣然:高兴的样子。④何所似:像什么。⑤差可拟:勉强可以比方。 1、短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句意。 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谢太傅哥哥的儿子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把纷纷大雪比作_______________。我认为_____________打的比方恰当形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谢太傅,谢太傅哥哥的儿子,谢太傅哥哥的女儿(共三个人物)2、勉强可以比作在空中撒盐。 不如比作被风吹起的柳絮。 (意思对即可)3、空中撒的盐 风吹起的柳絮 谢太傅哥哥的女儿 柳絮和雪花都有轻盈的特点。(意思对即可)三、文言文阅读分析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去:离开(2)破:击破2、从此以后手不离书,以至到了不知饥渴寒暑的地步3、如:曹冲称象;瓦特留心观察水沸腾发明蒸汽机四、文言文阅读分析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刘向《烈女传》)1、解释下列词语。A、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段文字源自历史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中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你喜欢吗?说说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嬉:游戏,玩耍B.贾:商人 2、孟母三迁 3、善于教育,注重教育环境。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三、点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教法指导:组织学生总结收获,可一起讨论总结,也可分别总结分享。主要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教案中给到重难点/易错点等的总结条目。)课内的三篇文言文你都掌握了吗?挑选一篇背诵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什么?“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是什么意思,具体解释一下。这节课你积累了那些经典的文言文,通过这些文言文你学到了什么道理,和小伙伴们分享一下。请你运用所掌握的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有王告①大臣,汝牵一象来示盲者,时②众盲各以手触③。大王唤众盲问之,汝见象类④何物?触其牙者言象形如萝菔⑤根。触其耳者言如箕⑥。触其脚者言如臼⑦。触其脊者言如床。触其腹者言如瓮。触其尾者言如绳…… 【注】①告:告诉、说给。②时:当时、此时。③触:触及,摸到。④类:相类,好似,好像。⑤萝菔:萝卜,蔬菜名。⑥箕:簸箕。⑦臼:春米的石臼。1、短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文中“时众盲各以手触”一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共有_______________位盲人摸象,他们在摸象后说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最终他们谁也没说准“象是何物”,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盲人摸象 当时所有盲人都用手触摸大象2、萝菔根 箕 臼 床 瓮 绳 他们都只摸到局部,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意思对即可)二、文言文阅读分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不过。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曾子之妻之市②听父母之教B、①其子随之而泣②今子欺之C、①汝还②顾反为汝杀彘2、解释加点的词。(1)妻止之 止( )(2)遂烹彘也 遂 ( )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请举一个你生活中的实例作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C2、(1)止:阻止(2)遂:于是……就……3、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4、(略)言之成理即可。下节课主题:《说明文阅读训练》预习作业:小海马为什么是父亲生的温暖的海底,尤其是浅海区域,分外光明灿烂。那里有胜过陆地森林草原的海底植物,有嬉游其间形形色色的动物。生长在海底的红、白珊瑚,像庭园里栽培着的花木;附生在岩礁间的红、绿海葵,如同庭园里种植的花草。这个碧水莹莹、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人们把它比作“水晶宫”,真是十分恰当。 生活在“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要算是海马了。这种体长只有10—20厘米的奇特鱼类,其头形似马头,故称它为“海马”。海马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 海马不仅相貌特殊,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 海马的繁殖方法为什么这样特别呢 因为浅海情况十分复杂而凶险。尤其是到了春夏两季,各种海生动物都要由深海或远洋洄游到浅海里来,进行一年一度的交配和繁殖。一向寂静的浅海区,这时就分外热闹。同时,弱肉强食的“种间斗争”,也就特别火热起来了。成年动物会大批遭到伤亡,幼小动物更难逃脱,尤其是刚产下的大批动物卵子,简直成为动物互相争食的佳肴了。例如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因此,动物的保种斗争,也就一代比一代加强了。 海马是浅海的老住户,保卵适应当然比其他动物更要巧妙些。不仅雌海马将卵子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而且它们由卵生演进到类似胎生的地步,这样,就容易保证全部的卵都发育成小海马。1、文章第一段描绘了一个色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奇”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举“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l%”的例子,与介绍海马有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雌海马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本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介绍海马的生活环境。2、海马是“水晶宫”里的奇怪角色,它“奇”在哪里 相貌特殊,体长只有10-20厘米,其头形似马头,尾部很长,由多节组成,并能灵活曲伸,用尾弹跳。它的背鳍像一面锦扇,经常摇动着维持平衡,做直立游泳,动作优美活泼。繁殖习性也很特别。当繁殖季节到来时,雄海马的体侧腹壁向体中央线方向发生皱褶,慢慢地合成宽大的“育儿袋”。雌海马就将卵产在雄海马的育儿袋里(雌海马无育儿袋),卵总数在百粒上下,就在育儿袋里进行胚胎发育。这期间,育儿袋里会产生浓密的血管网层,和胚胎血管网取得密切联系,以供应胚胎发育期需要的营养,等到幼海马发育完成,雄海马就开始“分娩”了。3、说明海里弱肉强食,环境险恶,也是海马特殊的繁殖方式形成的原因。4、保证海马的种族的绵延。5、海马奇特的繁殖方式 解释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