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时:液体移取和混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液体移取和混合的技巧。初步学习简单的实验室仪器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巩固新知,通过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科学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滴管的使用
教学难点:实验现象的记录和描述。
教学准备
滴管、试管、广口瓶、水、滴瓶
教学过程:
本节课可以在实验室中进行,通过实际动手操作,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对简单实验用具的使用熟练度。在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如果想移取几滴、或者少量的液体需要用滴管来完成,可以邀请同学到讲台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从氯化钠试剂瓶中移取5毫升液体,其他同学观察在这位同学的操作中,有哪些地方做的比较好,哪些是错误操作,让学生来交流纠正,达成共识。
液体移取中,需提醒学生滴管要垂直地放置在试管口的上方,不要接触到试管的内壁,防止交叉污染。如果移取大量液体的时候,直接倾倒就可以了,倾倒的时候,必须注意哪些细节性操作问题呢?可以让学生先发表自己的想法,如瓶盖需倒放在实验桌面上,标签对着手掌。液体混合这个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慢慢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实验现象,其中具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学生不需要掌握。在实验观察的最后需要提醒学生实验后的药品怎么办?能不能倒回原来的试剂瓶或洗涤槽内呢?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室守则》中的相关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14:混合液体
预期目标:学会移取液体的正确方法。
活动建议:教师应该首先示范倾倒液体、滴管的使用和试管震荡的方法,在液体混合时,教师不需要强调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只需要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点拨学生观察和记录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训练与评价
“我是小小科学家”---课外探究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在科学学习中,有时候需要在观察的过程中,及时、准确、快速地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记录可采用文字、图形、表格、符号等形式将实验中一切可观察到的结果表达出来,你有哪些科学记录的“秘密武器”呢?大家交流一下吧!
练一练:
(1)、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来移取少量的液体。
(2)、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A.对量筒读数时,应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B.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使用滴管移取少量液体时,将胶头滴管倒放在实验桌上
D.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不可以吹灭酒精灯。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①使用量程为20厘米的刻度尺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
②使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体积为85mL的醋酸溶液
③使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烧杯
④将实验中产生的液体直接倒在洗涤槽内
⑤将加热后的试管放回试管架上,冷却后再洗涤
⑥打开试剂瓶移取液体的时候,需将打开的瓶塞倒放在桌上,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沿瓶壁外流腐蚀标签。
A.②③⑥B.②④⑤C.②⑤⑥D.①②⑤
学习自评、互评表
预备年级科学学习自评、互评表
自评人: 月 日
自评内容 情况记载
总体自我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
主动质疑,善于发问 好 较好 一般 差
积极参与合作 好 较好 一般 差
用科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好 较好 一般 差
学会的新方法有
最大的收获
最大的遗憾
感触最深的知识
互评人: 月 日
对方表现较好的方面
对方还需努力的方面
全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谁
我应该向他(她)学习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