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全章整合与提升
HK版 八年级下
全章整合与提升
D
见习题
3×103;
120
C
1
2
3
4
5
6
习题链接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小于;大于
B
7
A
见习题
11
12
10
8
9
D
0.5;变小
A
B
13
见习题
1.【中考·岳阳】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甲);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
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力
B.B给A的力大于A给B的力
C.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大于B受到的压强
D.A、B接触处,A受到的压强等于B受到的压强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容易捏破,是因为将两个核桃放在一起,它们之间的受力面积远远小于一个核桃与手的受力面积,
积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时猛烈挤压就能捏破主要是因为增大了压强,A错误;两核桃相互挤压时,A给B的力与B给A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A核桃被B核桃挤破是因为B核桃比A核桃硬,B错误;两核桃相互挤压时A给B的力与B给A的力是一对
全章整合与提升
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而两核桃受力面积相同,
【答案】 D
2.【中考·东营】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见到了收割麦子的镰刀、挑水的扁担等农具。镰刀刀刃被磨得非常锋利,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增大压强的;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通过______________来减小压强的。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刀刃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容易收割麦子;扁担中段制作得稍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受力面积
3.【中考·武汉】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全章整合与提升
A
4.【中考·达州】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在两容器中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
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p乙。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小于
全章整合与提升
大于
5.【中考·自贡】把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的下方用一薄塑料片托住(塑料片重力不计),放入水面下16 cm处,然后向管内缓慢倒入密度为0.8×103 kg/m3的煤油,当塑料片开始下沉时,煤油在管内的高度是( )
A.12.8 cm
B.8 cm
C.20 cm
D.16 cm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C
6.著名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所以又被称为“短板效应”。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 m,最短的木板长为0.3 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 m2,桶底厚度不计,如图所示。当桶内装最多水时,
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桶底受到水
的压力为________N。(ρ水=1.0×103 kg/m3,
g取10 N/kg)
全章整合与提升
3×103
120
7.【中考·无锡】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真空吸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
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
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静摩擦力,故B不正确。
【答案】 B
8.【中考·安顺】玻璃杯中装有半杯水,用一硬纸片盖住杯口,小心地将杯子倒置于水平位置保持静止,纸片与水均被大气压稳稳地托住(如图所示),这样就成功地用半杯水演示了“覆杯实验”。若不考虑纸片的重力,关于这一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全章整合与提升
A.左侧杯壁对水的作用力方向向左
B.大气对纸片的压强等于水因重力对纸片产生的压强
C.杯中水面上方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D.水受到的重力小于纸片对水的支持力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 D
9.小明想快速测量大气压强的值,他将一个质量不计的轻质小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最大刻度值是5 N的弹簧测力计成功测出了大气压力,如图所示。若大气压强为1.0×105 Pa,则小吸盘的面积不得超过________cm2。若将该实验从平原改到高山进行,
同一小吸盘受到的大气压力________
(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 0.5;变小
10. 【中考·长沙】下列现象不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的是( )
全章整合与提升
A.图甲所示向两张纸中间吹气,纸张向中间靠拢
B.图乙所示装有液体的玻璃管,底部和侧壁的橡皮膜往外凸起
C.图丙所示站台边,人必须站在安全黄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D.图丁所示是飞机升力的产生原因
全章整合与提升
√
11.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1、p2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 B.p1>p2
全章整合与提升
C.p1>p2 D.p1>p2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A选项图中物体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弯曲,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下方的路程比上方的路程长,下方流速大,压强小,即p1>p2。
【答案】 A
12.【中考·凉山】观察图甲中车的外形,若车在水平路面上快速行驶,由于车上、下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不同,车对地面的压力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车容易失控。为了减小上述意外情况的发生,有些汽车为了提高“抓地力”,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其外形应选用图乙中的________(填“A”或“B”)。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汽车快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流速大,压强小,汽车在压强差下产生向上的升力,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变小,使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变小;“气流偏导器”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当汽车高速行驶时,偏导器上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下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故应选B。
【答案】变小;变小;B
13.【中考·沈阳】利用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比较一些物理量的大小。
全章整合与提升
(1)将液体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入密度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中,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如图甲所示,则ρ1________ ρ2;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答案】>
(2)速度是v1和v2的气流,分别经过与U形管左端相连的管子时,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所示,则v1________v2。(以上两空均填“>”“=”或“<”)
全章整合与提升
全章整合与提升
【点拨】由图乙可知,左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较大,说明左侧U形管中左侧液面上方压强较小,由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左侧管子中气体的流速较大,即v1>v2。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