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定
跳
远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结合水平一(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立定跳远的动作,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教学内容童趣化、生活化,在愉快的游戏中逐渐学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掌握技能,陶冶情操。
二、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90%学生能说出立定跳远的动作名称,80%的学生能做出前脚掌用力蹬地的动作,40%学生能蹬摆协调配合。
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使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帮助以及安全锻炼的意识。
三、教材、教学对象分析
立定跳远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促进下肢肌肉、关节和身体器官系统的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进一步提高他们用力蹬地、双跳双落的技能,了解立定跳远的关键技术环节,做到蹬摆有力、落地平稳。本次课是教学单元第一次课,着重要学会用前脚掌蹬地,蹬摆有力。在之后的三次课中逐渐掌握蹬摆有力、落地平稳以及向前向上跃起时展髋的技术,为三年级《蹲踞式跳远》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二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级已经接触过立定跳远,基本能做到双跳双落。他们年龄尚小,模仿能力强,充满好奇心,课堂上对老师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所以游戏和比赛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
四、教学特点
1、联系生活、游戏贯穿、巧妙突破重点难点。整堂课把立定跳远的动作分解,联系生活中的小白兔、木头人和小袋鼠等形象,改编成一个个有趣又有效的小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会“双跳双落”。再结合立定跳远的动作特征,用非常形象的“弹簧人”来让学生学会“半蹲起跳、蹬摆结合、屈膝缓冲”,形成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
2、组织有序、形式多样、处处渗透美育德育。本节课通过一人练习、两人一组、三人一组等多种组织形式,让学生在逐渐学会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会与他人互帮互助,查漏补缺。丰富的组织形式也让学生在整堂课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
3、语言激励、及时评价、紧紧围绕课堂主题。整堂课中教师全面关注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励学生。而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评价中进行技术动作的巩固,从而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
4、巧用教具、活用教具、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拼接彩带”在整节课中既充当了起跳线,又充当了目标线,还充当了测量远度的标尺,不但使学生对枯燥的《立定跳远》教材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对掌握技术动作和突破重难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立定跳远》课时计划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90%学生能说出立定跳远的动作名称,80%的学生能做出前脚掌用力蹬地的动作,40%学生能蹬摆协调配合。2、发展学生下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使身体素质全面发展。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帮助以及安全锻炼的意识。
学习内容 1、立定跳远 2、游戏:《种太阳》
课的结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运动负荷
教学步骤 组织队形与要求 练习时间 练习次数
准备部分 5’ 体委整队、师生问好2、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3、游戏:小白兔4、热身操头部运动 伸展运动扩胸运动 体侧运动体转运动 全身运动跳跃运动 整理运动 1、师生问好2、宣布内容与要求3、游戏:小白兔4、师生同做热身操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集合迅速 动作到位 2’30” 1
设计意图:1、《小白兔》的游戏既是热身又是调队 2、通过热身操活动关节、拉伸肌肉,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基本部分 23’ 立定跳远重点:蹬摆有力难点:落地平稳 双脚跳练习蹬摆跳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4、不同远度的立定跳远5、2人一组的立定跳远6、3人一组的立定跳远比赛 组织: ● ● ● ● ●● ●● ●● ●● ● ● ● ● ● ●要求:听从指挥、积极练习 10’ 1483555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木头人》、《小袋鼠》、《弹簧人》等游戏以及不同远度的立定跳远和比赛等形式第一是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双跳双落、蹬地有力、蹬摆协调的动作,第二是游戏贯穿课堂,激发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逐渐学会动作技能。
基本部分 9’ 游戏:《种太阳》方法:学生分成6人一队,从起跑线后起跑,在圆圈外摆好彩带,返回与第二人击掌,依次进行。规则:1、线后起跑。2、彩带摆在规定区域。3、必须击掌 1、讲解示范2、练习3、比赛 组织: ● ● ● ●● ● ● ● ● ● ● ● 要求:遵守规则 注意安全 1’30” 3 1
游戏:《红灯绿灯》 师生同做
设计意图:1、落实“游戏课堂”的理念,增加运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2、通过《红绿灯》收拢队伍准备放松
结束部分 3’ 1、舞蹈《猜猜我是谁》2、课堂小结 1、师生同做2、小结 组织:散点队形 要求:轻松自然 动作舒展 2’ 1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放松身心、舒缓情绪
场地器材 器材:音响1台、彩带45条场地:20米×25米长方形场地 负荷预计 练习密度 平均心率
40% 135次/分
安全预案 充分的准备活动;2、遵守规则听指挥;3、设计安全的练习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