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1.模仿各种动物爬行与游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体育与健康人教版1~2年级全一册 1.模仿各种动物爬行与游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10-31 22: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水平一:一年级《爬行与游戏》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本课以 “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理念为指导思想,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小动物的活动为载体,以合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课堂中通过小动物一系列活动的这个情景导入,模仿动物爬行为主要练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锻炼,在游戏中去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爬行带来的乐趣,而且每个环节都体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其合作意识。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师用书《体育与健康》水平一一年级攀登、爬越、平衡与游戏单元的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爬行类练习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技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深受学生喜爱。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习攀爬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身体正确姿态,增强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促进学生力量、灵敏、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上下肢、躯干肌肉、关节、韧带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培养勇敢、果断、坚毅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并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体验活动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一(一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学习兴趣高,游戏中有激情但稳定性稍差,需要教师不断的变化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在该阶段实施爬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身体机能。
四、学习目标的设置
1.能说出几种动物爬行的特点。
2.学会蚂蚱的爬行方法,发展上下肢及腰腹力量,提高协调能力。
3.与同伴互相学习,提高团结合作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1.学习重点:异侧手脚交替爬行。
2.学习难点:臀部不着地。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法,学生主要的学法是体验法和想象学练法。本课设计紧扣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在老师设计的情境下,一步一步的进行练习。力争让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组织的设计最大程度的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锻炼。
七、教学过程
1.准备部分:运用动物做游戏的情境导入,采用《躲闪大灰狼》的游戏进行热身,在游戏中,学生采用膝盖不着地的爬行,避免了单一教学方式,活泼生动,与本课内容紧紧相扣,为本课学习蚂蚱爬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2.基本部分:超级模仿秀:模仿狗、老虎、大象及海狮等动物的爬行。→超级毛毛虫:合作爬行游戏。→蚂蚱爬:通过视频、讲解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蚂蚱爬的动作技术。→烤香肠:改善臀部下沉的错误动作。→搭桥过河:蚂蚱爬的提高练习,提高合作意识。→四国大战:锻炼灵敏、速度素质,加强合作意识培养。
适时的加以引导、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教师组织学生集体练习,合作练习,和竞赛等形式加强练习,提高了合作意识。
3.恢复身心:通过模仿小动物睡觉,全班同学在舒缓的状态下放松心情,最后各抒己见,交流感受,重申所学蚂蚱爬的技术动作要领及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八、课前准备
场地器材:垫子24张、滚桶4个、体操凳2个,音响、多媒体设备一套,摄像机一台。
九、预计课的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种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90%以上的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动作方法。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30次/分,练习密度57.5%左右。
苏州市高新区秦馀小学校体育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几种动物爬行的特点。2.学会蚂蚱的爬行方法,发展上下肢及腰腹力量,提高协调能力。3.与同伴互相学习,提高团结合作意识。
学习内容 爬行:蚂蚱爬 重点 异侧手脚交替爬行
难点 臀部不着地
课的部分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准备部分8分钟 一课堂常规 1.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课内容、目标,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4.合理安排见习生。5.安全教育。6.口令指挥队列队形。 1.四列横队站立。2.师生问好。3.认真听讲,站姿规范。4.精神饱满、思想集中、准备上课。5.见习生随堂见习。6.认真通口令做动作。 要求:快静齐。 1 1 小
二躲闪大灰狼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2. 要求大灰狼和小羊使用手脚并用的爬行姿势。3.在游戏过程中,提示注意安全。4.提示谁做大灰狼。 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选择手脚并用的爬行姿势。3.注意安全,防止碰撞。4.有部分“小狼”潜伏在小动物中,认真听教师提示。 在规定区域内进行游戏。 1 4 大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膝盖不着地爬行。将学生引入爬行世界,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本课做好技能铺垫,并时刻充满刺激,提高学生注意力。
基本部分28分钟 一、超级模仿秀方法:在规定的区域内,由教师统一下达口令,模仿小狗、老虎、大象、海狮等小动物的爬行姿势。在爬行过程中可以过山洞,过独木桥。 1.组织各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在上一个游戏中运用了哪些躲闪方式”。2.模仿动物爬行动作:小狗、老虎、大象、海狮等。3. 语言提示,每个小动物爬行的特点。4.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1.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2. 按要求模仿动物爬行动作。3. 大胆形象模仿。4. 在练习中,注意安全,禁止碰撞。 7-8 2 中
二、超级毛毛虫方法:学生在铺好的垫子上连成一排。 后一名学生抓住前一名学生的脚踝。速度适中,相互配合,不脱节。 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2.安排小组长带领本组进行练习。3.提示团结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小组长带领小组进行练习。3.相互间团结、互相帮助。 四组练习 3-4 2 中
设计意图 本环节采用复习为主,模仿原来学过的动物爬行。并加入一个集体练习内容《超级毛毛虫》让学生体会小组合作练习的重要性,为下面小组合作学习做铺垫。
三、蚂蚱爬方法:仰卧,两臂撑垫,两手五指张开,两腿屈膝,两脚分开撑垫,用异侧的手和脚交替爬行。 1.讲解示范蚂蚱爬的动作方法。2.播放视频。3.提炼口诀。4. 巡视指导学生练习。5.录播个别学生动作,并播放给学生,进行分析。 1.认真看教师示范,听教师讲解。2. 认真观看视频。3.边背口诀,边练习。4.小组合作练习,共同提高。5.观看被录播的动作,分析讨论动作。 5-6 3 中
四、烤香肠方法:一人仰卧支撑,一人钻过。 1.讲解示范游戏方法。2. 口令、口诀指挥。3. 巡视学生练习情况4.参与学生游戏。 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形象模仿。3. 按照前后左右的路线进行练习。4.与教师融洽。 散点四路横队 5-6 3 中
设计意图 本环节教授新的爬行姿势,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逐个突破重难点而设置。而烤香肠正是为了使动作更加标准而设置。并且为两人合作练习,通过两人的沟通合作,进一步提高合作意识。
五、搭桥过河方法:(1)过河的小动物,采用蚂蚱爬的方式,手脚不能离开垫子;(2)移动垫子的学生,快速配合移动垫子。 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2.选派小组长组织。3.提示团结合作才能完成任务。 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小组长进行内部分组。3.相互间团结、互相帮助。 3-4 4 中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为提高练习,提高动作质量,丰富学生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并要求各组合作完成练习,着重强调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
六、四国大战内容:规定一定范围为自己的家,按照一定的路线去其他家去拿垫子。要求:(1)每人一次只能拿一张垫子。(2)不能留在本组看垫子。(3)可以到其他组。 1.讲解示范练习内容。2.组织小组讨论“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夺回更多的垫子”。3.在活动过程中,提示要求。3. 监督、鼓励。 1.认真听讲解、看示范。2. 集体讨论,设置战术。 3.在夺垫子的跑动中,注意安全。4.按要求放置垫子。 1 4 大
设计意图 1.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如何手持垫子利于移动”。既方便移动和变换动作,又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2.引导同伴间相互探讨尝试更好的方法,在团队的讨论中中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结束部分4分钟 一、放松二、总结 1.提示学生充分放松。2.总结本次课的情况,表扬鼓励,提出希望。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1.跟随教师听音乐进行放松。2.注意听教师总结本课情况。3.师生互道再见。 1 2 小
设计意图 1.通过《动物睡觉》的方式,加入简单的双人合作拉伸,使学生身心放松。2.小结中,德育教育寓于其中,重申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场地器材 垫子24张、滚桶4个、体操凳2个,音响、多媒体设备一套,摄像机一台。 课后小结
预计效果
练习密度 57.5%
平均心率 13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