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用绘图方法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看书中73页图。 读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导入新课 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导入的策略和方法
讲授新课 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活动3.1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①认识显微镜的结构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标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②认识不同目镜出示不同目镜③认识不同物镜显微镜放大倍率④认识粗细准焦螺旋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在书75页上标出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观察不同目镜特点与放大倍率观察不同物镜特点与放大倍率练习计算显微镜总放大倍率调节观察总结粗细准焦螺旋作用
二、使用显微镜活动3.2 使用显微镜对光:①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左眼看,右眼睁。③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观察:①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②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③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出示课件: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教师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介绍四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动植物玻片标本;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给予鼓励性评价。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强调:①用低倍物镜(10X或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引导学生观察。巡视指导,纠正错误。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①物像是倒像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鼓励按步骤规范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 观察、思考明确应注意的问题后,动手操作,观察。
学生练习:两人一组,一名学生首先观察②号标本,画出观察到的图像,另一名学生注意操作规范并检查成像,然后两人交换工作继续轮流操作观察①③④号标本观察①号标本,注意显微镜成倒像观察④号标本,注意不透明物体不能用观察倾听,引起注意提出疑问,明确动手操作,观察,说现象,并加以解释。用不同物镜观察③号标本,体验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看到细胞数目关系思考回答: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认真观看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练习画物像 指导学生把观察①②③号标本看到的物像画在书上指导学生观察自选标本通过反复操练,使学生熟练掌握 边观察变化物像,同伴间相互检查、纠正观察自选标本
三、练习 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思考,回答。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四、小结 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设计说明
显微镜是研究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每位同学继续学习细胞的结构所必须掌握的;同时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操练才能熟练掌握。为此在教学中,采取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检查,看操作是否规范,并检查是否调出清晰的物像,然后交换。这样安排,每位学生可有4次甚至更多的操练机会,同时在检查伙伴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可以更快地掌握。
学生初学时用显微镜时,很容易一眼睁一眼闭,养成习惯后很难纠正。所以在本节课学生操练过程中,教师反复提醒要求学生两眼睁开,调节清楚后,一眼观察,一眼画看到的物像,养成正确的习惯,为后续课程画细胞结构打基础。学生绘画技术不平均,教师应要求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忠实的画出所看的物像,不要进行过多的修饰。
学生对于显微镜呈现特点较难理解,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写有“上”字的标本,体验到显微镜成倒像,之后教师设问引起学生注意、在观察中思考得出显微镜成倒像的特点。通过用不同的目、物镜组合观察植物细胞装片,让学生练习计算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体验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个数大小的关系特点,然后经市通过提问、学生思考进行强化。
显微镜是贵重仪器,不规范操作很容易造成一起损坏。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强调规范操作;实验结束要求学生把显微镜放回到箱中,教育学生爱护公物和遵守实验室纪律。
为了使学生快速掌握显微镜的操作,建议安排学生提前预习,认识并熟记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的名称及功能。如果学生条件较好,可以补充介绍显微镜的光学原理,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显微镜成像特点。如果可能可以提供一些显微镜的资料,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训练与评价
1)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
2)能说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3)能按正确的步骤操作并记录所看到的内容
4)能说出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活动1
认识显微镜
活动2
练习使用显微镜
情景I
引入课题
情景II
教师演示
显微镜
问题
使用步骤
使用
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