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常见的物质状态及其性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课常见的物质状态及其性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9-04 13: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章 物质的粒子模型
第1课时 常见的物质状态及其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了解物质三种状态的共同性质。
过程与方法
观察并描述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2、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分固态、液态、气态的性质。
2、知道物质三种状态的性质。
难点:
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总结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1、幻灯投影片。
2、学生每小组(4-6人):小木块、水、植物油、密封于玻璃容器中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碳气体、橡皮、密封于玻璃容器中的空气、铁钉、有机玻璃、橡皮泥、玻璃棒、石块、泡沫塑料、牛奶、酒精、烧杯、锥形瓶、试管、玻璃片、酒精灯、量筒等。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引入 设问:环顾四周我们可以看到些什么 陈述:我们将看到的一切东西称为物质。 列举所看到的许多东西有桌子、黑板、风扇、日光灯、桌椅、玻璃窗等。 由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来归纳总结物质的概念。
一、物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设问:我们是否可将物质按某一准则进行分类 活动一:准备铜丝、白糖、泡沫塑料、铝块、玻璃棒、植物油、蒸馏水、酒精、二氧化碳气体、空气。(教师提供几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科学家就把物质根据它们存在的状态不同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完成分类活动,说明可将物质按状态分为三态:固态:铜丝、白糖、泡沫塑料、铝块、玻璃棒液态:植物油、蒸馏水、酒精。气态:二氧化碳气体、空气。练习:完成课本第96页表格并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各种物质进行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分类。
物质的性质一、气体的性质 同学们刚才已经学会把物质进行分类,这些都是大家生活中的一些经验,而接下来呢,我们就要学习物质这三种状态具体有哪些性质?我们首先来学习气体的性质。活动二:演示实验:根据书上P97上要求完成装置的制作过程。按要求,放开夹在导管中间的夹子,观察现象。开始的时候,右边的瓶子是鼓的,说明里面充满了什么 而打开夹子以后,右边的瓶子开始变扁,而左边的瓶子开始鼓起来,说明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我们接下去再来看一个实验,由于这次实验用的气体二氧化氮一种有毒性的气体,所以我们借助动画来观察这个实验的现象。(Flash动画演示)一瓶棕色气体二氧化氮,一瓶空气口对口放置,中间隔着玻璃片,抽掉玻璃片,观察实验现象。完成书上P98的表格,找出表格中内容相同的地方,大家一起讨论,总结归纳气体的性质。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观察Flash演示实验效果,分析原因。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棕色气体可以流动、形状改变、体积改变。学生完成表格,讨论气体的性质。 由演示实验得出结论。看动画可确保安全性,并且直观,实验效果显著。如果学校有条件,可自行准备二氧化氮,在教室里操作时注意不要使气体逸出。二氧化氮气体制法参考光盘。
二、液体的性质 学习了气体的性质,我们来学习液体的性质。通过实验来学习液体性质的实验由同学们自己来完成。活动三:(小组活动)实验在书上P98-99,根据书上要求完成实验,并且完成书上表格。实验是为了说明液体的形状是可以改变的。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归纳出液体的性质是:液体有固定体积,可以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液体性质的学习由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实验来完成,并且根据实验的数据归纳液体的性质。 在学习了气体的性质以后,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物态性质的方法,借助学习液体性质的方法,正好可以更进一步巩固掌握方法。
三、固体的性质 学习了气体和液体的性质,最后学习固态的性质,有没有什么好的想法呢?大家能不能自己来设计一下实验方案呢?活动四: 设计实验方案,可以参考书上交流实验方案,这个方案可行吗?可以进一步改进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在进行了一系列的提出、讨论、纠正之后,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方案,并且都进行了实验,接下来,就应该是归纳总结固体的性质的时候了,谁来试试?固体的性质:有固定的形状,也有固定的体积。 学生根据书上的一些提示,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全班讨论。教师帮忙指出和纠正不妥的地方,随后进行实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固体的性质。 在学习了气体、液体的性质后,学生对于学习物态性质的方法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这时,可以发挥一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自己设计和实施实验。
3、设计说明
本课时是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区分并认识物质的三态,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出固体、液体、气体的特性,为学习“粒子理论”打下基础。
本课时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在学习物质的状态时,由老师提供几种不同的物质,学生进行分类,学习气体、液体、和固体性质的时候,由老师提出可探究的问题,设计好活动,学生自己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小组讨论分析后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
五、训练与评价
探究活动设计说明
活动1:物质的分类
活动目标: 知道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1.教师提供几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请同学们根据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2.完成课本第96页表格 。 1.根据物质的形态来分类 2.复习物质的状态。
活动2:气体的性质
活动目标:通过演示实验,知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1.观察演示实验现象2.观看flash动画实验3.总结气体的性质 1.对活动的指导一定要到位,例如要学生注意塑料袋中发生的现象。2.讲明学生用动画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因为二氧化氮是一种有巨毒的气体,为了安全,用动画代替实物实验。 3. 得出气体性质前,应强调对许多研究后才得出结论
活动3:液体的性质
活动目标:通过实验,知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通过实验学习液体的性质完成表格总结液体的性质 提示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可以参考书本。注意液体性质的几个填写项目3.注意比较与气体的性质的不同点
活动3:固体的性质
活动目标:通过实验,知道气体的性质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要点
自行设计学习固体的性质的实验设计实验后完成交流,完成实验总结固体的性质 可以从提供的一些物质进行实验,可以从以下方面设计并进行实验:轻重、软硬、是否透明、形状是否固定等等提出实验方案、讨论、修改之后,进行实验。比较和气体、液体的性质。
活动记录纸
活动1:物质的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类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气体的性质
活动3:液体的性质
活动4:固体的性质
气体的性质 液体的性质 固体的性质
活动一:正确区分物质的三态
三种物质的状态
物质的概念
引入:引出物质的三种状态
活动三:
(学生实验)
进行液体实验
活动二:演示实验
观察气体的性质实验
气体的性质
活动四:
学生实验
进行固体实验
固体的性质
液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