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件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件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共28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29 23:3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课堂练习
01
02
03
04
目录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堂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不能凭空臆造化学反应以及物质的化学式.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遵循的原则
新课讲解
H2+O2 H2O+O
臆造了物质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H2+ O2 H2O
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新课讲解
配平:在方程式两边的化学式______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使等号两边的原子的_____和______相等。
种类
化学计量数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教材P99第2~3段)
前面
数目
1、写
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线连接。
2、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
3、等
将短线改写成等号
4、标
标明反应的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燃烧:反应过程
电解
通电
(过程)
(条件)
加热
高温
催化剂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新课讲解

2H2O 2H2 + O2
通电
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生成物状态
S + O2 SO2
点燃
新课讲解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溶液中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新课讲解
5、查
检查化学方程式
①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②配平
③反应条件
④“↑”和“↓”
2.标:(1)反应条件(点燃、 、高温、催化剂)不能混淆;如有两个条件,一上一下。
(2)生成物状态①“无中生有”。②反应物不标、生成水不标
Fe + CuSO4 = FeSO4 + Cu
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1.配:只能改变化学式前面的系数,不能改变化学式。
2H2O —— O2 + 2H2
H2O2 —— O2 + H2 (×)
2KClO3 2KCl + 3O2↑
C + O2 CO2
新课讲解
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的错误加以改正:
(3)2H2O 2H2 + O2
(4)2KClO3 2KCl + O2↑
(1)S + O2 SO2
(2)4P + 5O2↑ 2P2O5
点燃
点燃
通电


MnO2

新课讲解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新课讲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一、观察法
直接观察使两边各元素原子相等
C + O2 —— CO2


一个碳原子
一个碳原子
两个氧原子
两个氧原子
{
{
相等
3 2 3
练一练:
1. CuO + H2 Cu + H2O
2. Fe2O3 + CO Fe + CO2
3. Fe2O3 + H2 Fe + H2O

高温
高温
3 2 3
当堂练习
二、最小公倍数法
新课讲解
第一步:入手点——找左右两边原子数变化较大的元素;
第二步:求该元素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第三步:推求化学式的计量数。

P + O2 —— P2O5
氧原子
2
5
10
最小公倍数
5
2
4
2 ↑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 + O2 点燃 Fe3O4
(2) H2 + O2 点燃 H2O
(3) H2O 通电 H2 + O2
(4) Mg + O2 点燃 MgO
(5) KClO3 MnO2 KCl + O2
(6) KMnO4 K2MnO4 + MnO2 + O2
2 2
2 2 ↑ ↑
3 2
2 2
2 2 3 ↑

当堂练习
三、奇数配偶数法
新课讲解
第一步:入手点——找次数出现多且原子总数总是一奇一偶的元素,从该元素原子数为奇数个的化学式入手,配最小偶数“2”;
第二步:逐一推求其他化学式的计量数。
先将H2O中氧原子变成偶数,在H2O前面配“2”,然后配平H原子,在H2前面配“2”,最后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即
H2 + O2 → H2O
2H2 + O2 2H2O
点燃
2个O原子
1个O原子
四、暂定分数分配法(设一法)
找单质,配其他,定分数,去分母
新课讲解
C2H2 + O2 CO2 + H2O
点燃
C2H2 + O2 CO2 + H2O
点燃
1
1
2
×2
×2
×2
×2
C2H2 + O2 CO2 + H2O
点燃
2
5
4
2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 C2H4 + O2 点燃 CO2 + H2O
2. C2H5OH + O2 点燃 CO2 + H2O
3. Cu2(OH)2CO3 CuO + CO2 + H2O
碱式碳酸铜(固)
3 2 2
3 2 3
2 ↑
(2)2C21H30O2 + 55O2 ==== 42CO2 + 30H2O
(3)CaCO3 ==== CaO + CO2↑
点燃
高温
当堂练习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注明反应条件,符号“↑”、“↓”等
将短线改成长等号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客观原则
书写
原则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
步骤
配平法
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观察法
课堂总结
1.(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是①            ;②            。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原因。
①4Fe+3O22Fe2O3违背了       ;
②Fe+O2Fe3O4 违背了       。
知识点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课堂练习
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①客观事实
②质量守恒定律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镁在空气中燃烧:Mg+O2=====MgO2
B. 碳在氧气中燃烧:C+O2=====CO2
C. 水电解:2H2O=====2H2+O2
D. 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2Hg+O2↑
点燃
燃烧
通电

【点拨】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时从“写”“配”“标”三个方面去分析。如A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B中反应条件为“点燃”而不是燃烧,C中没有标明生成气体的状态,即应在H2、O2右边标“↑”。
课堂练习
D
3.[2019山东济宁中考]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KClO3KCl+O2↑
B.2KClO32KCl+3O2↑
C.2KClO32KCl+3O2
D.2KClO32KCl+3O2↑
【解题思路】 A项没有配平,反应条件不全;B项反应条件不全;C项O2后缺少气体符号,且存在多个反应条件时,加热符号一般写在“”下方。
D
课堂练习
4.[2021山东淄博张店区期末]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
A.2CO+O2 2CO2 B.N2+3H2 2NH3
C.C+O2 CO2 D.2Mg+O2 2MgO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和书写
【解题思路】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两个化合物分子和一个单质分子反应生成两个化合物分子,故选A。
A
课堂练习
5.草酸(H2C2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H2C2O4bH2O↑+ cCO2↑+ dX↑。取18 g草酸,加热至完全分解,反应后测得生成水蒸气3.6 g、二氧化碳8.8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b+c+d
B.气体X中不含氢元素
C.b=2c
D.反应生成气体X的质量为2.8 g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中所给数据,首先求出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中H2C2O4 、H2O和 CO2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则化学方程式中a=b=c,故A、C错误;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X为CO,质量为18 g-3.6 g-8.8 g=5.6 g,D错误,B正确。
B
课堂练习
1.[2020湖南衡阳中考]“84消毒液”可用于新冠肺炎的防疫,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 NaClO+NaCl+X。则X的化学式是 (  )
A.ClO2   B.H2   C.H2O   D.Na2O
题型1 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
【解题思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可推出X的化学式为H2O。
C
课堂练习
2.[2021广东汕头潮阳区月考]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的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
【解题思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错误。
B
课堂练习
3.[2020河南中考改编]下图为治理汽车尾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B.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NO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NON2+CO2
D.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22
题型2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解题思路】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C错误;图中有CO、NO、CO2三种氧化物,A错误;CO、NO、N2、CO2四种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是CO2,B错误;生成的丙(N2)和丁(CO2)的质量比为28∶(44×2)=7∶22,D正确。
D
课堂练习
4.[2021河北石家庄四十中期中]雷电交加的天空中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以下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数目都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质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1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反应后剩余一个N2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O22NO,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A正确;反应前两种物质均为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生成一种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不为0,故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B正确;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C正确;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与生成物质之间分子个数比为1∶1∶2,D错误。
D
课堂练习
5.[2021河北保定期中]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对此反应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3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题型3 数据分析及计算
【解题思路】 由题给表格数据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甲、乙的质量减小,丙的质量增大,则甲、乙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化合反应,A错误;反应前总质量与反应后总质量相等,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B错误;反应中甲、丙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64-32)g∶(48-8)g=4∶5,C错误;反应前后物质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正确。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32 8 4
反应后质量/g 32 24 48 4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