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能源及其种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表演或看图描述“能源的故事”,知道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2、通过实例分析,明晰能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3、通过观看有关能源的影片和能源资料的交流,知道几种能源的分类方式。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1、能的来源与转化过程
2、能源的种类
难点:能量的来源。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查找: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能源的资料,收集的能源小知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能源。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活动一】能量寻根溯源
活动目的:知道人类利用的能量大部分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旧知带新知,利用能的转化知识推导能的最终来源。◆学生观看并总结:地球上大部分的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 ◆引导学生追溯能量的来源(例如,食物中的化学能的来源)◆设问:能量最终从哪里来呢?(播放影片)
【活动二】能的来源故事
活动目的:通过表演或看图描述“能源的故事”,知道能可以经生物或非生物途径转化。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利用课本"活动5.14"的图片或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讨论、分工合作进行表演,可以是故事形式,也可以是小品表演形式。深刻理解“能可以经生物或非生物途径转化”。◆小组评分交流,总结。 ◆指导学生利用课本"活动5.14"的图片或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进行表演,帮助他们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引导全班对学生小组表演加以评价。(科学性、创意性、艺术性)
【活动三】能源的种类
活动目的:1、通过实例分析,明晰能与能源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看有关能源的影片和能源资料的交流,知道几种能源的分类方式。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交流生活中能源的应用。认识到能源是为人类的生产提供各种能的物质资源。◆分清能与能源的关系。◆学生观看影片,制作能源分类的提纲 ,锻炼总结、归类的能力。◆学生上黑板总结板书、相互补充交流。 ◆指导学生交流准备资料。◆举例分析能与能源的不同,帮助学生辨析易混淆的概念。◆播放影片,指导学生从影片中寻找信息,制作能源分类的提纲。◆引导学生辨别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引导学生辨别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引导学生辨别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特征。
【回顾与小结】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归纳、总结本节课主要知识要点。◆说说经过一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知识的发展。 ◆设问:经过一节课的学习,你对能和能源有什么新的认识?
【拓展活动】
活动目的:作为课内学习知识的应用和延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收集报刊杂志中的图片,自行制作一些能源小故事作为课外作业。◆查找现存能源情况 作为第3课时的准备资料。
3、设计说明
本课时主要讲述能的来源与能源种类。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能的最终来源;二是能的转化;三是能源的种类。其中,能源是新的概念,学生容易与刚接触的“能”相混淆,可以通过事例分析形式帮助学帮助进行区分。能源的分类知识较为繁琐,且有交叉分类情况,重点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能源分类框架。
另外,将属于本节课的内容――“现存能源情况”部分,放到第3课时“化石能源的不足”这个教学环节时在讲授,利用现存常规能源的有限量来凸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教师与学生讨论P28的能源转化过程,并指出植物所需的能量来自与太阳,而植物也会把这些能量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在这阶段,教师不必详细解释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变化,其中的内容会在以后详细介绍。
活动5.14可请学生将几幅图串成小故事,增添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举些实例让学生初步分清能量与能源的区别与联系。能量有声能、动能、内能、光能、化学能、电能、核能等,能量与物质运动形式紧密相连。能量来自能源,能源在使用中可释放能量。
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能源的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课上请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能源小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能源是“动力”的来源,课前调查: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能源。为下一节课“节能”作铺垫。学生可以从家里使用的东西找起,如空调、电视、电脑、冰箱、洗衣机、电灯、煤气炉、烤箱等。还可从其他方面,如超市自动门、百货店照明、娱乐厅霓虹灯、自动售货机、电梯、路灯等。让学生总结出现代社会使用最多的电能是二次能源,以及电能的优点。
能的来源
活动2
能的来源故事
能的转化
能量寻根溯源
、
测血糖
活动1
活动3
能源种类
.
能源种类
课外拓展
收集图片编能源故事
收集现存能源数据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