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新能源
一、教学目标
知道人类利用和开发的新型能源的途径与前景。
通过对现存能源状况的分析,认识到合理、有效地运用能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强节能意识的同时认识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消耗最多的几种能源的调查;感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及能源短缺。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利用和开发的新型能源的途径与前景。
难点:充分意识到化石能源的不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相关资料查找:查找“现存能源的情况”的相关数据;以小组为单位查找一种其他能源(需包括如何利用此能源、此能源的优点、弊端);查找有关“西气东输”的资料;上海的主要能源供应(一些图片、录像、资料等)
上海发电厂WWW.SEPCC.COM
WWW.ECEPDI.STN. ( http: / / WWW.ECEPDI.STN. )
新能源www.newenergy.
四、教学过程
1、流程图
2、内容与设计
【活动一】交流: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几种能源。
活动目的:通过对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消耗最多的几种能源的调查。感受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及能源短缺。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自由交流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几种能源,并相互补充。◆利用能源分类知识对这些能源加以归类。 ◆设问:日常生活与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几种能源?属于可再生还是不可再生能源?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应用旧知,并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激发出新问题。
【活动二】交流现存能源的情况
活动目的:通过对现存能源状况的分析,认识到合理、有效地运用能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加强节能意识的同时认识到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交流关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总储量及估计使用年限”的资料。◆通过事例认识能源危机对人类文明发展造成的障碍。◆思考:节约能源,减缓能源消耗的速度;——开发其他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使用取之不尽的可再生能源等。 ◆指导学生如何处理数据,交流现存能源的情况。◆举例:能源危机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设问:我们可以有哪些途径缓解或解决能源危机?
【活动三】讨论:节约能源的方法
活动目的:通过数据对比,认识到合理、有效地运用能源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观察数据进行对比,更形象直观的体会节约能源需从“我”做起,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说说我们日常行为中的浪费。(教室中电灯、电扇、电脑等使用)◆小组讨论:试列举浪费能源的例子;试列举节约能源的方法。 ◆实际生活中数据对比数据1:浪费能源的数据对加重能源危机的影响数据2:节约能源的数据对缓解能源危机的影响◆我们身边的情况如何?◆指导学生完成活动5.18——讨论节约能源的方法。
【活动四】小组交流其他新能源
活动目的:知道人类利用和开发的新型能源的途径与前景。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学生介绍、交流所查找的能源(包括如何利用此能源、此能源的优点、弊端)◆比较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中进行交流其他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启用新能源除缓解能源危机外,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化石能源的燃烧使用会给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活动五】资料:上海能源供应
活动目的:了解上海主要能源应用和能源种类的变迁。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了解上海的主要能源供应。◆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比较煤气与天然气的利与弊,体会天然气的优点。◆交流有关“西气东输”的资料。 ◆介绍上海的主要能源供应(利用一些图片、录像、资料等)。◆目前本市许多的家庭燃料已由原来的煤气更换为天然气,试说出天然气较煤气的优点。◆介绍上海的天然气供应。
【回顾与小结】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结合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行为谈谈自己的设想。 ◆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为“节能减排”作贡献呢?
【拓展活动】
活动目的:作为课内学习知识的应用和延伸。
学生活动 指导要点
◆向全校倡议:从我做起,节约能源。 ◆指导学生完成倡议书,并且开展倡议活动。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有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化石能源的不足,主要通过“交流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几种能源”及“交流现存化石能源状况”两个活动来实现,通过分析全世界的化石燃料蕴藏量和世界能源使用趋势的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能源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从节约能源和努力寻找新能源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二是节约能源的方法;三是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四是上海主要能源供应。
在交流“现存化石能源状况”时,可根据各种能源的特点、尚余蕴藏量及使用年限,激发学生讨论和认识人类应节约使用能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石油:100年;煤:100-500年,开采有危险性,天然气:50年;核能:潜力大,效益高;2500吨优质煤=1吨核能的能量,核污染的危害性。)
在讨论节能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拓展,既有科学性、创新性,又有实用性。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利用社会实践安排学生参观有关能源供应的厂家,如吴泾发电厂、焦化厂等。
本章内容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可组织学生撰写有关小论文,也可用专栏的形式将学生搜集的资料或体会展现出来。
【拓展内容】
资料一: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 原因∶阿拉伯国家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 原因∶波斯湾战争。
加州电力危机 - 原因∶ 电力管制政策失败,加上供给小于需求。
英国石油抗议活动 - 原因∶英国油税已高居不下,而原油价格却又上扬。
与2005石油价格上扬 - 原因∶供需关系失调。
资料二: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
近一个世纪以来,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几乎增加了30倍。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CO2约210亿吨,使大气中CO2的浓度由19世纪上半叶的270×10-6增加到1980年的344×10-6。预计 到2030年大气中CO2的浓度还要增加一倍达到680×10-6。
人类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大气臭氧层,到 2075年全世界将有1.54亿人患皮肤癌,将有1800万人患白内障,农作物减产7.5%,水产 品将减产25%,材料的损失达47亿美元。?
附:参考资料
长江三峡工程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s in China
1990年,中国政府提出在长江流域建造三峡工程。包括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站在内的整个工程将于2009年全部竣工。这个工程得以实施的三个原因是:
这个水力发电站发电能力等同于15个核电站的发电能力;
堤岸后面新建的湖泊能有效控制洪水;
将大大提升内湖地区的航运能力。
然而,这个伟大的工程同样也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首先,新建的湖泊会覆盖大量的农田,这使许多居民不得不迁徙至其他地区生活;其次,新建湖泊的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淤泥和污染物,由此引发的环境变化将使附近流域的很多生物濒临灭绝;同样,一些历史古迹也会因此遭受重大损失。
讨论:
1、建造一个大型的水力发电站需要哪些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工程的益处和弊端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益处和弊端,你是否支持三峡工程?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
讨论:节约能源的方法
活动4
交流:其他能源
节约能源的方法
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途径
活动2
交流现存化石能源的情况
活动1
交流: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几种能源。
化石能源的不足
上海的能源供应
活动5
资料:上海的能源供应
倡议:从我做起,节约能源
课外拓展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