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专题八限时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本卷共20小题,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关日本德川幕府统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②将军是最大的封建主,下辖大名和武士
③幕府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 ④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853年前的日本与1840年前的中国的相似之处有( )
①封建制度处于没落时期 ②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③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④面临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19世纪中期日本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势力不断发展,表明了( )
①日本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日本幕府封建势力壮大
③日本封建统治逐步加强 ④商品经济发展引起日本社会深刻变化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4.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危机加剧的根本原因是( )
A.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 B.日本民众揭竿而起
C.西方资本主义刺激日本发展 D.西南诸藩推行改革
5.19世纪中期,日本与西方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 )
①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 ②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和原料掠夺场所
③打破了日本闭关锁国的局面 ④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下级武士之所以能成为日本倒幕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经济相对薄弱 B.中下级武士已演化为资产阶级
C.封建专制统治异常稳定 D.日本有尚武传统,武士阶层更具号召力
7.1868年,明治政府公布了著名的“五条誓文”,其中说道:“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务使各遂其志……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为达到这一目的,日本政府 ( )
①废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 ②废除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
③废除专制制度,建立民主政治 ④废除等级制度,实现民主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8.今天日本人的姓氏中,大部分是明治时期新起的,其中和地理有关的田中、山下、河上等姓很多, 盐田、鸟饲、猎狩等姓则源于生产劳动。这些姓氏的出现,主要与明治维新的哪条措施有关( )
A.“废藩置县” 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9.“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10.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
A.实行币制改革 B.从外国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C.政府大力扶植 D.通过对外掠夺加速资本积累
11.明治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的措施包括( )
①实行义务兵役制 ②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
③改进军事装备 ④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指挥人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和英美相比,日本明治维新后所建立的军队的最大不同是( )
A.军队由军部指挥 B.军部不受内阁干预
C.所有军人都接受武士道教育 D.军人必须效忠天皇
13.日本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的重心是( )
A.派遣留学生 B.翻译西方著作 C.生活习俗“西化” D.改革教育
14.日本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相似之处是( )
A.领导力量的构成 B.改革前的国际、国内背景
C.改革的直接目的 D.改革的结果和影响
15.下列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四大财阀的有( )
①三井 ②住友 ③安田 ④铃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明治维新使日本走向了“脱亚入欧”的道路,在经济方面既吸收了西方文明成果,又兼日本特色。与同一时期的西方经济相比,日本经济的特色是( )
A.政府干预经济,大力扶植私人企业 B.采用近代先进技术,积极发展工商业
C.发展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 D.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17.1889年的《日本帝国宪法》的蓝本是( )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18.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日本的明治维新能够取得成功的一个显著背景是( )
A.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B.自上而下实行经济改革
C.封建经济比较薄弱 D.农民阶级全面支持改革
19.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了帝国主义道路,对外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
A.国家保护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20.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产生的作用或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日本逐步收回国家主权
C.为亚洲国家提供了实现民族振兴的经验 D.彻底铲除了日本封建残余势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本卷共2小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四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工业化起步与英国的主要不同之处。(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4分)
(4)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试说明理由。(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第四款:……朝鲜政府开放釜山等通商口岸,准日本人民往来通商,随意在该地租借地皮,修盖房屋,并租朝鲜人民之房屋。……
第十款:日本人民在朝鲜指定之口岸侨寓犯罪,而与朝鲜人民有关时,应归日本国官员审断,若朝鲜人民犯罪而与日本人民有关时,须归朝鲜国官吏查办……
——《江华条约》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中期,曾被明治维新运动的改革派武士奉为师表的吉田松荫说过:“方今急修武备,一旦军舰大炮大体充实,即可……责成朝鲜纳币进贡……北则据满洲之地,南则占有台湾、吕宋诸岛……”
——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看,日本从朝鲜获得了哪些权益?(3分)
(2)《江华条约》的签订对朝鲜有何影响?(4分)
(3)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台湾被日本占领是在哪一次战争之后?日本为“割满洲之地”又进行了什么战争?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两次战争给朝鲜和中国各带来了什么灾难?(9分)
高二下学期历史选修一专题八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DDCAA ACBDC DBDDA ADCCD
第Ⅱ卷非选择题 ( 共40分)
21.
(1)日本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的建设人才;政府投资兴办近代工业。(8分)
(2)英国工业革命由私人资本推动,日本工业革命中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以轻工业为主,日本以重工业为主。(8分)
(3)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4分)
(4)
①“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②“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的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③“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受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4分)
22.
(1)日本攫取了在朝鲜经商、居住和领事裁判权。(3分)
(2)朝鲜的门户从此被打开,贸易主权和司法主权遭到破坏。(4分)
(3)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签订《朴茨茅斯和约》。(3分)
使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苦难;(3分)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同时为日本进一步扩大侵略中国奠定了基础。(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