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件+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1-01 09:38: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习题
一、选择题
1.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
①中华民国建立 ②社会秩序重建 ③军阀混战割据 ④政治分崩离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915年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等。这说明
A.日本企图独占中国 B.中国主权得到维护
C.中国获得民族独立 D.中日赞同平等外交
3.1926年,冯玉祥称呼当时的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仲甫同志”,在写给仲甫的信中说:“自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声浪传到东方,先生就最先觉悟。”毛泽东则说“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材料中的“仲甫”
①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④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他认为要想增强国家竞争力,除了要大力发展自身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那就必须将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实施到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去。可见蔡元培主张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改变教育的传统功能
C.智育摆在教育首位 D.实施教育与军事救国
5.1914-1922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近代民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品销路广大,企业利润丰厚,新厂不断开设,发展速度很快,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其中促进这一发展的“国内因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6.1919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之初,讲演团的演讲话题以生活常识和启蒙性的教育居多。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这说明( )
A.民众民主意识显著增强
B.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C.民族危机影响时代主题
D.马克思主义已传入中国
7.1912年8月,《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韶的漫画《环游地球》(见下图)。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 )
A.提醒人们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 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
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 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
8.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 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
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 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
9.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不仅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而且新的产业相继产生,企业集团开始形成,使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新的台阶”出现的原因是( )
A.受到了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C.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 D.欧美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10.1697年英国议会通过(国王年金法案》,授予国王年金,用于王室生活费和政府文职人员的薪俸开支等,凡战争费用全部由议会承担。1830年的《国王年金法案》把王室生活费和政府官员薪俸彻底分开,国王年金只承担前者,后者统由国库金中支出。《国王年金法案》的修订表明英国( )
A.国王不再掌握行政权力 B.政府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C.议会完善国家财政控制 D.责任内阁制的初步形成
二、材料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1921年中国各经济类型面粉生产量比重的变化
1913年 1921年
总产量合计(千包) 213642.03 247197.28
1.商品面粉(%) 45.64 45.15
其中:机器产品(%) 10.24 19.49
土磨坊产品(%) 35.40 25.66
2.自用面粉(%) 54.36 54.85
——据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史》
材料二 1863年,英国资本家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得利火轮磨坊。这种机器磨坊是在土磨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蒸汽机械动力代替高力,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比土磨坊有所提高。机器磨坊范国不大,雇エ亦少,日生产能カ一般不过50~60包,积累资金不多,而改建、扩建与订购大机器等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它发展为机器面粉エ厂为数很少。1900~1913年创办的面粉厂,虽然安装了动力,但大多数仍靠石磨磨粉,生产能力不大,日产面粉100200包,实际上仍是机器磨坊。这个时期共有11家这种机器磨坊。1914年以后,国内发展了电动机,使用方便,凡有电力供应的城市,机器磨坊均有了较大发展。
——据徐新吾等《中国近代面粉工业历史概况与特点》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3~1921年中国面粉生产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13~1921年中国面粉生产发展的影响。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地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中华民国史》.
用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洋时期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格局,政治分崩离析,故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排除ABC。
2.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签订的“中日民四条约”即《二十一条》,禁止中国沿海港湾、岛屿租借或割让他国,说明日本企图独占中国,A项正确;一战期间日本强迫中国签订条约,不是为了维护中国主权,B项错误;1915年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获得民族独立,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中日赞同“平等”外交,D项错误。
3.D
【详解】
材料中的“仲甫”是陈独秀,他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新文化运动中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来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排除含有①的A、C项和说法不全面的B项。
4.B
【详解】
根据“还要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那就必须将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实施到我国的教育事业当中去”可得出蔡元培的这种教育方针与传统的教育有所不同,其主张“五育并举”,要改变教育只培养官吏的传统功能,而是要培养近代化的人才,故B项正确;A是1995年提出的,排除A;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5.C
【详解】
根据材料“1914-1922年”“近代民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品销路广大,企业利润丰厚,新厂不断开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是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以鼓励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新式企业是在19世纪60-90年代,不符合材料时间,A项错误;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是这时期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而不是国内因素,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C
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3月”“两个月后,其讲演的报告涉及到‘国民’‘国家’‘青岛’‘爱国’‘强权’等话题显著增加”,可知1919年5月,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国民的民族意识觉醒,故选C项;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相互交织,五四运动时期,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19世纪末,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排除D项。
A
解析:漫画中,“猿猴”(指袁世凯)手持五色旗,在地球上转着圈跑,画出了“专制一立宪一共和一专制”的圈子。结合漫画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专制体制下靠武力起家,在清末新政中支持立宪取得政治筹码,又在辛亥革命后假称“拥护共和”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此后却又破坏民主,很快就要重回专制的老路。这幅漫画直观地描绘了袁世凯的政治足迹,意在提醒人们警惕袁世凯实行专制统治的企图,故本题选A项。
D
解析:略
C
解析:“以民间力量为主导的自由发展阶段”表明是在民国初期,民国初期“新的台阶”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故选C项;受到外商企业刺激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A项;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由此排除B项;D项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
C
解析:略
11.
(1)变化:生产总量增多;机器生产面粉比重增加;传统工艺生产比重下降;面粉以蒸汽动力为主转向以电力为主。
原因: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近代面粉企业的发展;传统经济根深蒂固;政府鼓励;海外华侨投资;实业救国思潮和反帝爱国运动;国内电力工业的发展。
(2)影响: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中的生产总量来看,可归纳出生产总量增多;根据材料中的机器生产和传统工艺生产情况来看,可归纳出机器生产面粉比重增加;传统工艺生产比重下降;从动力上来看,可归纳出面粉以蒸汽动力为主转向以电力为主。原因: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的春天的原因进行作答即可,如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近代面粉企业的发展;传统经济根深蒂固;政府鼓励;海外华侨投资;实业救国思潮和反帝爱国运动;国内电力工业的发展。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12.论题: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但具有过激倾向。
阐释: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进一步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启发了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起了宣传动员。
作用:新文化运动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具有绝对化倾向。
综上所述,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应遵循辩证的基本原则,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若学生从其他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成理,史实准确,均可酌情给分)
【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可拟定论点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但具有过激倾向。关于阐释可从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思想统治地位的冲击、思想的解放、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否定传统文化,具有绝对化倾向等角度进行进行分析即可,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6张PPT)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
1.反对建立责任内阁,刺杀宋教仁。
2.逼选总统,解散中国国民党。
3.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4.投靠帝国主义,签订“中日民四条约”
①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②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③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④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
袁世凯复辟帝制
5.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5年12月,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定年号“洪宪”,史称“洪宪帝制”。
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袁世凯复辟帝制
护国运动
(1)起因:袁世凯倒行逆施,遭到举国反对。
(2)经过: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独立,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3)结果: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史料探究:袁世凯短暂复辟帝制失败说明了什么?
复辟帝制违背历史发展潮流,必将受到历史惩罚,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史料:袁世凯下令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6年1月1日—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
(1)概况
1.军阀割据
派系 代表 人物 控制区域 扶植军阀的
帝国主义国家
直系 冯国璋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 苏、赣、鄂等省 英美
皖系 段祺瑞 皖、浙、闽、鲁、陕各省 日本
奉系 张作霖 东北三省 日本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2)影响:军阀割据混战, 北京政权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开端(1912年)、以东北易帜为结束标志(1928年)。既是军阀割据混战的黑暗时期,也是中国民主政治、民族经济和思想解放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
(1)背景: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开国会。
(2)过程
①1917年5月,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造成“府院之争”。
②张勋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溥仪复辟,后失败。
③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重任国务总理。
2.府院之争
(1)原因: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过程:1917年8月,非常会议在广州召开,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3)结果:西南军阀排挤孙中山,孙辞去大元帅之职。
“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夫去一满洲之专制,特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 ——孙中山
3.维护共和
(1)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
(2)概况
①1917年8月14日, 向德、奥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
②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③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胜利作出了贡献。
4.参加一战
知识拓展
中国参加一战的历史贡献
缓解了协约国的人力资源危机,支援了后方的工业生产;为前线的军事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战斗服务;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作出巨大贡献。
①政治环境:辛亥革命扫除封建障碍,为民族工业提供了有利政治环境。
②社会条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③政府政策: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④外部条件:一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原 因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清华学校学生在操场焚烧日货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①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以往半个世纪。
②以纺织业和面粉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工业获得一定程度发展。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概 况
①时间短暂,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②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较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民族资本力量比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薄弱。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特 点
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奠定阶级基础。
②产业工人人数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1、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影 响
材料一: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 《第一回中国年鉴》,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材料二:
思考:材料一中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从材料二中找出支撑中国近代火柴业发展的动力?
说明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
动力: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史料探究
①改用阳历;
②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③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2、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变迁
表 现
经济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社会生活变化提供物质基础。
思想观念:民主平等思想传播,冲击旧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外来文化影响:门户开放,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西方文化的影响加深。
法令法规:政府推行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推广和提倡。
深化理解
民国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
新文化运动
国际因素
思想因素
国内政治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直接原因
经济因素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旗 号:民主与科学
思 想:①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反对旧艺术、旧宗教;反对国粹和旧文学;②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新文化运动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积极:①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②中国的知识分子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消极:①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绝对化倾向;②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全盘否定,使儒家思想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归纳拓展:全面分析和评价新文化运动
背景 人们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认识到共和制度不能得到真正巩固,中国的状况依然黑暗,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
兴起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布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阵地:《新青年》北京大学
旗帜:民主与科学
内容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影响 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思想解放的重大意义
归纳提升:新文化运动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复辟帝制
护国战争
内部纷争
参加一战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新气象
背景
兴起
主张
意义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
①中华民国建立 ②社会秩序重建 ③军阀混战割据 ④政治分崩离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洋时期是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这一时期军阀混战格局,政治分崩离析,故①②不符合题意,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排除ABC。
2.1926年,冯玉祥称呼当时的中共最高领导人为“仲甫同志”,在写给仲甫的信中说:“自从无产阶级革命的声浪传到东方,先生就最先觉悟。”毛泽东则说“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材料中的“仲甫”
①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③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④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D
【详解】
材料中的“仲甫”是陈独秀,他在国民革命运动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新文化运动中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来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②③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排除含有①的A、C项和说法不全面的B项。
3.1914-1922年,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近代民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品销路广大,企业利润丰厚,新厂不断开设,发展速度很快,这一时期被称为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其中促进这一发展的“国内因素”是
A.洋务派大力投资兴办新式企业 B.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
C.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
C
【详解】
根据材料“1914-1922年”“近代民营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品销路广大,企业利润丰厚,新厂不断开设”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期,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是民国政府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措施以鼓励经济的发展及国内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洋务派创办新式企业是在19世纪60-90年代,不符合材料时间,A项错误;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是这时期国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外部原因,而不是国内因素,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于1927年,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
4.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不含金融业),资本总额近28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加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加了近2倍。推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④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详解】
1912-1921年间中华民国建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推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包括辛亥革命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题意时间不符,③排除,故排除ACD。
5.1913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校教则》:“本国历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国民之志操。本国历史,宜略授黄帝开国之功绩,历代伟人之言行,亚东文化之渊源,民国之建设,与近百年来中外之关系。”由此可知国史教学
A.旨在培养国民意识 B.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加强思想文化教化 D.服务于资本的扩张
A
【详解】
根据材料“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国民之志操……历代伟人之言行,亚东文化之渊源,民国之建设”等信息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历史教育注重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以历史教育培养国民的正确历史观,即旨在培养国民意识,A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国民意识,没有涉及宣传民主共和思想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清政府的历史教育注重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以历史教育培养国民的正确历史观,没有强调国史教学是为加强思想文化的教化,C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国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培养国民意识,没有体现为资本扩张服务,并且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THANKS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