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猜猜我是谁
1教学目标
1.发现、表现背面人物的美感,进一步学习线条造型的方法。
2.主要用线描的表现方式描绘同学的背面特征,培养用线造型以及组织画面的能力。
3.增加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
2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造型表现的基础,通过几年的学习,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加强,开始尝试学习写实的技能技巧,但是方法还比较简单。而线条的表现手法,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通过以前的训练基础,他们这方面的能力有很大的发挥,所以用线条表现符合他们的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背面头部特征,能用线描写生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来表现头部发型的特征。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趣导入
师生问好
教师:听说咱们四年一班同学特别优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老师要与你们做个游戏验证一下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请你们猜猜屏幕上的背影是谁?(教师边说边演示着课件,课件中依次展示着卡通人物、儿童明星、同学的背面图片。)
教师:同学们经常看动画片,你们能猜出来它们是谁吗?(学生竞猜)
教师:现在你们再看看,这几位又是谁?教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儿童明星、同学的背面图像。(学生再次竞猜)
教师:“刚才我们看图片,猜出了屏幕上是谁?一会我们用画笔画,你们还能猜出是谁吗?”(学生回答)
教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十课《猜猜我是谁》。(板书课题)
教师:看老师这幅绘画作品,画的是谁呢?(出示绘画教师背面的作品)
教师:看来咱班同学都长着火眼金睛啊!你们是通过哪些方面做出判断的呢?(学生:观察人物的发型、头饰和服装)。(出示板书:发型、头饰、服装)
活动2【讲授】探索发现
教师:其实对人物背面头像的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艺术作品中已经有精彩的描绘。
多媒体出示(明)唐寅的《孟蜀宫伎图》唐寅将人物的头饰表现得非常细致使我们今天还能清晰地看出当时妇女们的头部装饰。在我们的美术书中也有一幅表现儿童背面的作品,王晓明作品《未来世界》,画中的小朋友正在聚精会神的欣赏着墙上的画,画家虽然没有从正面画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背面感受到他那专注的样子。
教师:我们如何才能像这些画家一样把人物背影画得如此传神呢?
教师:人物的发型、头饰和服装哪方面最不容易绘画呢?
学生:可能最难表现的就属发型了,特别是女同学。
教师:课件出示不同发型的图片。
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的不同发型,研究如何用线条去表现。
女生:线到扎头绳的地方集中,然后又分开,用一组一组的长线。
男生:围绕头穴儿,短而密的线。
先了解一下绘画的步骤:
定位画大轮廓
2.分组概括发型
3.细致刻画
今天我们就以班上的同学为对象进行线描写生,画画你观察的同学。
活动3【活动】教师示范
请一位女同学到前面做模特,师生分析头发的走向。提醒学生要表现出头部的形体,一些线条应为弧线,头发分组,并注意其方向的变化。教师根据作画步骤示范。
活动4【练习】大胆创作
布置作业:学生们可以选前一排同学或者你能观察到的其他同学,画一幅背面的头像。第一排同学可以画大屏幕上同学。
讲解作业要求:画面饱满、形象生动、注意线条体现出分组,注意线条的走向疏密。给服装头饰涂上颜色。
教师巡视辅导。(给举手发言的同学发选票)
活动5【作业】展评活动
把学生作品展至黑板。(给每位展示作品的同学一枚选票)
老师:同学们请坐好。刚才我们沉浸在美术创作的快乐气氛中,可以看出,你们是那么专心,那么投入。现在到了展评大家的作品的时间了。你们能猜出黑板上展示的作品画的都是谁吗?(同学们猜一猜)
老师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同学们,看谁的作品最受欢迎!(分组把选票投给自己喜欢的作品)
教师总评:首先老师要对获得选票比较多的同学表示祝贺,同学们能一下子猜出你们画的是谁,证明你们能够抓住人物的发型、头饰和服装的特点,把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还有一些同学画的也不错,虽然没有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但老师认为你们敢于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可见你们是善于把握机会的孩子。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展示,十分可惜,老师期待你们下次精彩的表现。
活动6【作业】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画的都是自己的同学,回家能不能也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画一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