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光现象易同步练习(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光现象易同步练习(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30 21:5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光现象易同步练习(2)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
1.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
C.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D.雨过天晴,彩虹出现
2.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水中大雁塔的“倒影” B.日环食
C.人眼睛被放大 D.笔被折断
3.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直线传播形成
B.“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4.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
C.人向平面镜逐渐走近的过程中,人在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D.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反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镜面反射
C.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速度总是 3×108 m/s
B.影子的形成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平面镜所成的像一样,都是虚像
D.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当物体面镜时,像变大
7.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很多成语涉及物理知识。如图所示,下列成语故事与光的直线传播相关的是(  )
A.凿壁偷光 B.海市蜃楼
C.猴子捞月 D.杯弓蛇影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9.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  )
A.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B.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小狗在照镜子,镜子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D.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10.下列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池水变浅了 B.从后视镜观察后方
C.潜望镜 D.激光引导掘进机
1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苹果的影子 B.茶杯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海市蜃楼
12.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在“探究一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板应选厚玻璃板
B.平面镜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C.平面镜成像过程中,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选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二、填空题
14.小丽在湖边游玩时,看到了一些光现象。茂密的树下有一个个圆形的小光班,是由于___________而形成的太阳的“像”;看到的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__________(选填“深”或“浅”);湖中孔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而形成的虚像。
15.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损害人们健康,这就是 “光污染”。“ 光污染”是因为光线发生了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雨后晴朗的夜晚,迎着月光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发亮的地方______踩(选填“能”或“不能”)。
16.丁酉鸡年最后一个满月夜,天空中上演一场万众瞩目的月全食大戏!月食过程持续5个多小时,其中全食阶段的“红月亮”将在20时51分持续到22时08分。普通公众可以足不出户,在自家窗前欣赏美丽的月食景观。下图是月全食的过程。当太阳、地球与月球排成_________,月球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里,就发生了月全食。由于太阳光经过地球大气折射和_______,本影中的月球呈现出暗红色。
17.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 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 m,小芳的像高为_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3 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 m处,这时她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18.星期天,小霞随父母到美丽的天池景区游览。
(1)小霞看到雪山在平静的池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形成的______ (选填“虚”或“实”)像,山峰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山峰到水面的距离;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是沿______ 传播的,光在真空中传播最快,其速度为______ 千米/秒;
(3)从早晨到正午,太阳光射到水面上,入射角逐渐变______,折射角逐渐变______。
19.小梦同学身高170c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当她以0.1m/s的速度向平面镜走近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高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0cm;经过5s后,小梦和她的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小梦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则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
三、简答题
20.“冬不穿白,夏不穿黑”,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请你说说里面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21.汽车在夜间行驶时,为什么不允许打开驾驶室里的灯?
22.一不透明的杯子,在杯底放一硬币,你向后退到恰好看不见硬币,然后请另一同学向杯中缓缓注水,当水升到一定高度时,你又看见硬币了。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可通过作图辅助说明。
23.入夜了,刚下完雨,路上坑坑洼洼,天上的月亮害羞地露出了半边脸,小李吃完饭就急着要到小王家搞小制作.临行前,爷爷叮嘱他说:“路上小心啊!光的是水坑,黑的是泥土.”小李照爷爷的说法走,果然没踩着水坑.晚上10点,终于完成了小制作,小王送小李出门时说:“路上当心,黑的是水坑,光的是泥.”小李试着按小王的说法走,也没踩着水坑.但是一路上小李糊涂了,两人的说法相反,但都对,为什么呢?请你帮小李解释这一疑问.
24.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原因是______.
25.呈球面形状的反射镜叫球面镜,用外表面做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凸面镜,简称凸镜.我们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凸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华将好几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平行的光线对凸镜照射,发现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形成如图所示的图象.请回答: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举两个例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B
3.B
4.C
5.D
6.B
7.A
8.D
9.A
10.A
11.A
12.D
13.D
14.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浅 反射
15.镜面反射 不能
16.一条直线 散射
17.1.65 4 不变 仍能
18.镜面 虚 相等 直线 3×105 减小 减小
19.等于 3m 7:20
20.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一切色光,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一切色光
21.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将车内物体成像,反射光照射到司机眼中,影响驾驶安全。
22.
23.见解析
24.41.8° 反射光线 不会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25.凸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而利用凸镜得到缩小的像,可以扩大观察范围,这一特点可以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是汽车观后镜和马路转弯处的交通镜,故答案为:汽车的观后镜和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