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8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01)科学六年级下册 2.8 物质变化与我们(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30 12: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掌握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物质。
2、掌握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特殊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化学变化及通过实验掌握二氧化碳的特性。
难点: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变化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性。
四、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集气瓶、玻璃片、勺子、火柴、细木棍、蜡烛。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希沃教学助手、手机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表演魔术
孩子们喜欢魔术吗?现在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请孩子们认真观察。
在玻璃瓶中装上红色的液体,放在培养皿里,现在看上去液体表面很平静的样子,不用加热老师吹一口仙气能让把它沸腾起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请孩子们认真观察。我用一根吸管对着瓶中液体一吹,哦,平静的液体表面立即沸腾起来了,冒出许多多泡泡。
2、引入课题
想知道这魔术的秘密吗?要解开这个秘密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究“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二)探究新知
活动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常见的小苏打和白醋,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记录表1
小苏打 白色粉末状
白醋 液体、有酸味
活动2: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实验材料有:集气瓶、玻璃片、小苏打、醋
第一步:小组讨论
(1)根据我们准备的材料,你们打算怎样进行实验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实验方法及实验注意事项。
(2)讨论后交流分享实验的好方法。
(3)教师引导梳理实验方法。
方法:
①混合前先摸一摸集气瓶的外壁的感觉。有点凉的感觉。
②混合时先放入醋,再放入小苏打,立即用玻璃片盖上。
③混合后再摸一摸外壁的感觉有什么变化?杯壁更凉
④认真观察,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
⑤实验时全员参与,组内分工要明确。
第二步:动手实验获取新知
混合 现象 结论
小苏打和白醋 冒气泡 说明有新气体生成 (化学变化)
唉,冒气泡,说明有气体产生,(板书:新气体),产生了新物质这属于化学变化。(板书化学变化);孩子们还发现杯壁外有晾凉的感觉说明这实验属于吸热实验。
活动3:验证产生的气体所具有的特性。
产生的新气体具有什么特性呢?孩子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怎样进行验证。
(1)验证的方法1
①点燃木棍,轻轻揭开玻璃片,再把空气中燃烧的木棍伸入集气瓶,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注意用火安全,点燃后把火柴轻轻吹灭,放入铁盘子里;实验后的木棍也要放到铁盘子)
火熄灭了,说明什么呢?小组内讨论分析原因。(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并板书)
(2)验证的方法2
①把收集好的气体倾斜着往燃着蜡烛火焰上倒,观察现象。②在小组内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
向沙一样往下倒时蜡烛熄灭了,说明它比空气重(并板书)
凭借以上的两个特性我们不能判断新气体是什么气体,这是由于证据不足,不能轻易做出判断。新气体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33页上的资料。通过阅读我们知道科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三)拓展延伸
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二氧化碳气体呢?(课件出示灭火器及雪碧的图片)
二氧化碳气体在生活中运用很多,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雪碧时冒的气泡等。
(四)课外探究
剩余的还是小苏打和白醋吗?现在用简单的方法观察一下,可以用鼻子闻,可以用眼睛看。凭借你的观察正确吗?希望孩子们课外大胆去探究,去查阅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深知“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五)巩固训练。
填空: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属于( )变化。
2、小苏打和白醋产生了( )气体,二氧化碳具有( )、( )特性。
(六)揭开魔术之谜
运用本节课的知识揭开老师魔术的秘密。
板书设计: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小苏打+白醋 气体 化学变化
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
六、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通过小魔术诱导学生,激起学生的兴趣。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总结、获取新知来揭开魔术秘密。
在教学中教师充当引导者,让学生讨论交流,最后引导优化操作方法,使实验能顺利高效的进行。实验后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得出结论。
为及时反馈学生的实验习惯,利用教学助手,展示学生实验操作的图片,从而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小组规范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