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观察生物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观察生物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0-30 19:1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观察生物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塑料花由于其不会凋谢,可塑性强等特点,在日常观赏和艺术创作中都十分常见,下列有关塑料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塑料花十分逼真所以是生物 B.塑料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
C.塑料花放在水中会生长 D.塑料花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2.2017 年 10 月机器人大堂经理“小爱”在温州农行投入使用,下列能作为判断“小爱” 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
A.能否和客户对话 B.能否介绍银行业务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3.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装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 当转动物镜时小黑点在移动。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光圈太小 B.目镜不干净 C.反光镜不干净 D.物镜不干净
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左图转换成右图,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 )
A.转动粗准焦螺旋 B.转动物镜转换器 C.转动细准焦螺旋 D.移动装片
5.小科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要使视野从甲图转换为乙图,接下来的操作是调节(  )
A.反光镜 B.物镜转换器 C.粗准焦螺旋 D.细准焦螺旋
6.泡制杨梅酒是丽水的风俗,将杨梅浸入白酒中,过一段时间后,液体的颜色会变红,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细胞的(  )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细胞壁
7.“相橘”是台州特产,从生物的结构层次分析,柑橘的果实属于(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8.南酸枣属于被子植物,因其果核顶端有五个眼,又名五眼果。下列有关南酸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食用南酸枣果实属于营养器官 B.南酸枣结构层次为: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C.和红松一样,南酸枣也用种子繁殖 D.南酸枣的叶肉细胞没有细胞壁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吸收的水通过茎输送到叶,说明根茎叶组成一个系统
B.运动时摔跤,感觉疼并流血,说明已经伤到了皮肤的真皮层
C.人体最大的组织是皮肤
D.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了一个整体
10.如图是某细胞发生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某细胞是指动物细胞 B.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
C.过程②表示细胞分化 D.过程③表示细胞分裂
11.生物检索表常用来鉴定生物的种类。请利用这张简单的“脊椎动物检索表”,鉴定出下列动物中属于Y类动物的是(  )
1a 体外长有毛皮胎生 S类
1b 体外没有毛皮卵生 2
2a 体外长有羽毛体温恒定 R类
2b 体外无羽毛体温不恒定 3
3a 表皮干燥陆地上产卵 Y类
3b 皮肤湿润,在水中产卵 4
A. B.
C. D.
12.2020年5月28日,在景区发现了如图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红眼蝉。它看起来很像蝴蝶,因此被称为“最美知了”。中华红眼蝉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
A.爬行类 B.鸟类 C.昆虫类 D.哺乳类
13.金鱼藻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它能在水下开花,雄花成熟后,花药能上升到水面,并开裂散出花粉,花粉慢慢下沉到达水下雌花柱头上,受精后发育成果实。金鱼藻属于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4.苏铁树形古雅,主干粗壮,四季常青,是园林绿化的常用植物。苏铁的胚珠裸露,两侧排列,如图所示,因此胚珠发育成种子后,其外无果皮包被。苏铁属于(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5.宁波植物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  )
A.遗传的多样性 B.物种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16.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做出了巨大贡献。袁隆平院士培育杂交水稻利用的是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填空题
17.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形成各种细胞这体现了干细胞具有更强的_________(分裂、生长、分化)能力。人类的脐带血中有丰富的干细胞,而且利用自身干细胞治疗疾病具有___________特点。
18.小徐要去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进行调研,此前在网上查到要采集的六种动物。请根据下面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区分动物。
(1)分别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动物名称:②________,⑥__________。
(2)表中“a”代表的特征是___________。
(3)海星与上述六种动物中的________(填序号)动物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19.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为___________,分类的单位越大,包含的物种越___________,共同特征越___________,亲缘关系越___________。
20.(1)以上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E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是它的运动器官,都着生在___________部。
21.检索表是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四种植叶片的信息表,某同学根据这些信息尝试对这四种植物进行分类,并制作了二岐分类检索表,表中“*****”处信息已省略,A、B分别为甲、乙、丙、丁中的某一植物。则此检索表中“?”处的信息是______;B对应的植物是______。
植物 叶片信息
甲 叶缘内有褐色纹,叶呈盾形、浅裂
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
丙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盾形、深裂
丁 叶缘内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浅裂
三、探究题
22.如图是小明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
(1)图甲为现有的目镜和物镜,要使视野内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放大倍数应为_____倍。
(2)图乙为制作临时装片的取材步骤,若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造成的后果是_____。
(3)图丙,小明若将观察到的像由a调至b,需要调节显微镜的结构有_____(可多选)。
A.粗准焦螺旋 B.转换器 C.细准焦螺旋 D.载物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塑料花不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不是生物,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塑料花放在水中不会生长,塑料花不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D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不符合题意。
B.能否介绍银行业务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不符合题意。
C.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D
【分析】
视野中能够观察到的污物,有可能存在于①目镜②物镜③装片。
【详解】
使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玻片时,在视野中发现一个黑点,当移动玻片时,小黑点不动;转动目镜时小黑点仍在原处、对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小黑点不在玻片和目镜上,只可能在物镜上,D正确。
故选D。
4.A
【分析】
从左图和右图可以看出,左图细胞的位置是在视野的左边,且右图中的物像比左图中的物像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
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一: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在左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二: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三、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四、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物像从左图转为右图,不需要的操作是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A。
5.B
【分析】
图乙中的图像比图甲中的图像大,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
【详解】
从甲图转变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其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故选B。
6.A
【分析】
细胞膜具有保护,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作用。
【详解】
A.细胞膜具有透过性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其透过性又是具有选择性的,它能有选择的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让废物排出,不让细胞内有用的物质流出和细胞外废物的进入。因此将杨梅浸入白酒中,过一段时间后,液体的颜色会变红,其主要原因是酒精破坏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正确。
B.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错误。
C.细胞质能不断的流动,它的流动加速了细胞与外界之间的物质交换,错误。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错误。
故选A。
7.C
【分析】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
器官是指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柑橘的果实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不同的组织构成,因此,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柑橘的果实属于器官。
故选C。
8.C
【分析】
(1)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详解】
A.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A错误。
B.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南酸枣属于植物,B错误。
C.红松和南酸枣都属于种子植物,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C正确。
D.南酸枣的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题意,灵活解答本题。
9.B
【分析】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详解】
A.根茎叶是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错误。
B.真皮层具有血管和神经,运动时摔跤,感觉疼并流血,说明已经伤到了皮肤的真皮层,正确。
C.皮肤是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构成的,是具有保护、运输、储存、运动、传导等功能的器官,错误。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人体形成了一个整体,错误。
故选B。
【点睛】
掌握动植物结构层次是本题解题关键。
10.B
【分析】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详解】
A.图中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因此是植物细胞,而不是动物细胞,错误。
B.图中①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过程①表示细胞生长,正确。
C.图中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错误。
D.图中③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过程③表示细胞分化,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和细胞生长的特点。
11.D
【分析】
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鱼类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两栖类动物营水陆两栖生活,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皮肤辅助肺呼吸。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鸟类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爬行动物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体温不恒定。
【详解】
A.白鹳的体表被覆羽毛,体温恒定,属于鸟类,即R类,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湿润辅助呼吸,水中产卵,应是4,不符合题意。
C.家兔体外长有毛皮,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是S类,不符合题意。
D.蛇表皮干燥,体表有细鳞,在陆地上产卵,属于爬行动物,即Y类,符合题意。
故选D。
12.C
【分析】
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体表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的作用。昆虫的胸部生有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详解】
A.爬行类:多数体表有鳞或甲,爬行,卵生,用肺呼吸,错误。
B.鸟类: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错误。
C.中华红眼蝉看起来很像蝴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三对足,两对翅,属于昆虫,正确。
D.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特征,错误。
故选C。
13.D
【分析】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由题干可知,金鱼藻有花和果实,因此属于被子植物。
故选D。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植物类群的特征。
14.C
【分析】
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详解】
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错误。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比较高大,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不能产生种子,错误。
C.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用种子繁殖,正确。
D.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胚珠外面有果皮包被,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有果皮包被,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植物的特征,能灵活的对植物进行分类。
15.A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等。宁波植物园内,栽有单瓣早花,重瓣早花、重瓣晚花等几十个品种的郁金香,色彩斑斓、千姿百态。这体现了生物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6.A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
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水稻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如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之间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我国动物、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如我国科学家袁隆平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表明生物基因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17.分裂 不会发生排异反应
【分析】
在正常的情况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详解】
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往往由于高度分化而失去了分裂的能力,最终衰老死亡,而在长期的发展适应过程中,人体保留了一部分未分化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干细胞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造血干细胞移植成败的关键之一是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问题,如果干细胞供者与受者的白细胞抗原相合,便不会发生排异反应。
【点睛】
掌握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蚯蚓 水鸟 变温动物 ③
【分析】
(1)动物的分类除了比较动物的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①属于无脊椎动物,有翅,为蝴蝶;
②无脊椎动物,无翅,身体分节,为蚯蚓;
③无脊椎动物,无翅,身体不分节,为蜗牛;
⑤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胎生,为猫;
⑥脊椎动物中的恒温动物,卵生,为水鸟;
则④为青蛙。
【详解】
(1)蚯蚓为环节动物,身体分节;鸟类为卵生恒温动物。
(2)根据图中关系,可知“a”对应变温动物。
(3)海星是棘皮动物,无脊椎、没有翅、身体不分节,和③蜗牛有更多相同特征。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动物的特有特征。
19.界、门、纲、目、科、属、种 多 少 远
【分析】
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的单位从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详解】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种类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界是最大的单位,同界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少。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共同特征最多。
20.C 胸
【分析】
如图可知,A细菌属于微生物,B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C鲫鱼属于鱼类,D肾蕨属于蕨类植物,E蝗虫属于节肢动物。
【详解】
(1)以上生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C鲤鱼,A属于细菌,只有一个细胞,B向日葵属于植物,D肾蕨属于植物,E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
(2)E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翅和足是它的运动器官,都着生在胸部。
21.叶呈盾形 乙
【分析】
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法,为了便于使用,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
【详解】
根据植物的分类及检索表分析可知:a表示的叶纹,b是叶的形状,2a表示丙的叶纹的形状,应该是叶呈盾形。B无褐色纹,叶呈掌形、深裂,对应的植物是乙。
【点睛】
明确鉴别生物种类的常用工具是生物检索表,并了解其编制和应用。
22.50 显微镜中观察到细胞重叠现象 BC
【分析】
(1)物象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倍数的成积;物体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多,体积越小。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取、展、盖、染、吸。观察植物细胞滴清水,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滴生理盐水。
【详解】
(1)图甲中前面两个是目镜,后面两个是物镜。物像放大的倍数是目镜和物镜倍数的成积。物体放大的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目越多,体积越小。反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就越少。故要想使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为5×10═50倍。
(2)图乙为制作临时装片的取材步骤,若洋葱表皮细胞撕的太厚,不能充分展开,会造成显微镜中观察到细胞有重叠的现象。
(3)图丙所示,由a到b需要转动装换器换用高倍显微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点睛】
熟练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