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极了”与“遭透了”

文档属性

名称 “妙极了”与“遭透了”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9-22 10:43:00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妙极了”“糟透了”和词语解释 兴高采烈: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辞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争论不休:各抒己见,相互辩论。
呵护:爱护;保护。
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没有丝毫顾虑。
陶醉:很满意的沉浸于某种情景或思想活动中。
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
跋涉:形容旅途艰苦。
竭尽全力:用尽全部力量。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请用不同的线条画出有关母亲、父亲、“我”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的词句,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妈妈一边读一边大声叫起来:“妙极了!巴德,真的是你写的吗?” 我不好意思地承认了,
但心里充满了骄傲。 妈妈对我的诗赞不绝口,
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
丽的诗篇! 他直截了当地评判说:“以我看,诗写得糟透了!”直截了当:(言语、行动)简单爽快。
这里指父亲的评价简单、
爽快而明白。 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低着头,眼中涌出了泪花。 我再也忍不住了。从餐厅跑到卧室,一头扑到在床上,哭了起来。 为什么一首同样的诗
会有两种不同的评价呢? 我感到庆幸——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既有不吝赞扬、精心呵护我自信心的母亲,又有直言不讳、严格要求我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肯定”和“否定”。庆幸:为事情意外地得到好的结局
而感到高兴。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一是因为“我”有个常常鼓励我、赞扬“我”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和自信;二是因为“我”还有一位严厉的父亲,他的批评和教育,使“我”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获得更大的进步。 首先我得不惧怕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何方,也不管这些“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绝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丧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醉。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往前进。 我学会了正确对待生活的“批评”与“赞扬”。第一,在面对批评时仍然要勇往直前;第二,在受到赞美时绝不能骄傲自满。 “妙极了”“糟透了”这似乎完全对立又相辅相成的话语,一直伴随着我在人生的
道路上跋涉。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强风中驾稳我的船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跋涉:跋山涉水,形容旅途艰难。段落大意一(1—14):主要写“我”8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妙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透了”。
二(15—17):写“我”在我事业取得成功后的感悟。与你议主题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以及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者从中感悟到的爱。伴你做练习2、母亲的“不吝赞扬”是为了精心呵护我的自信心,而父亲的“直言不讳”是对我的严格要求。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各种各样的“肯定”和“否定”,其中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妈妈和爸爸的不同评价对我的成长都是必要的,对我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1)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热情的鼓励,那会让我们充满自信;当然我们也需要严厉的批评,那样可以防止我们骄傲自满。(2)爱,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特别是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更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有了它我们才能把握住生活的小船,走向胜利的彼岸。 说一说:
假如你是巴迪的好朋友,看到
巴迪扑到床上痛苦地哭了,你会说:
练一练: 1、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选择 1、对“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B、C )   A.父亲会写剧本,但并不懂诗。   B.父亲读诗非常认真仔细。   C.“我”心情紧张,对时间产生了错觉。   D.“我”急于得到父亲的赞赏。 选择 2、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 2、父、母对巴迪同一首诗的评价截然不同,原因是( D )   A.母亲比父亲更爱自己的孩子。   B.父亲比母亲欣赏诗的水平高。   C.母亲希望巴迪成为诗人,父亲不希望。   D.母亲想鼓励孩子,父亲要鞭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