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会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重点)2.会根据方程解的个数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难点)3.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并会应用.(重点) 1. 通过两直线交点坐标的学习,提升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素养.2. 通过两点间距离学习,培养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素养.
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几何元素及关系 代数表示
点A A(a,b)
直线l l:Ax+By+C=0
点A在直线l上 Aa+Bb+C=0
直线l1与l2的交点是A 方程组的解是
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法一:代数法
直线l1,l2联立得方程组
(代数问题) (几何问题)
法二:几何法(前提条件:系数均不为零)
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平面上的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
(2)两点间距离的特殊情况
①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
②当P1P2∥x轴(y1=y2)时,|P1P2|=|x2-x1|.
③当P1P2∥y轴(x1=x2)时,|P1P2|=|y2-y1|.
思考: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是否可以写成|P1P2|=的形式?
[提示] 可以,原因是=,也就是说公式中P1,P2两点的位置没有先后之分.
1.直线x=1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是( )
A.(2,2) B.(1,1) C.(1,2) D.(2,1)
C [由得交点坐标为(1,2),故选C.]
2.已知A(3,7),B(2,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5 B. C.3 D.
B [由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知|AB|==.]
3.已知△ABC的顶点A(2,3),B(-1,0),C(2,0),则△ABC的周长是( )
A.2 B.3+2
C.6+3 D.6+
C [|AB|==3,|BC|==3,|AC|==3,则△ABC的周长为6+3.]
4.已知点A(-2,-1),B(a,3),且|AB|=5,则a的值为________.
1或-5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5,解得a=1或-5.]
两直线的交点问题
【例1】 分别判断下列直线是否相交,若相交,求出它们的交点.
(1)l1:2x-y=7和l2:3x+2y-7=0;
(2)l1:2x-6y+4=0和l2:4x-12y+8=0;
(3)l1:4x+2y+4=0和l2:y=-2x+3.
[解] (1)方程组的解为
因此直线l1和l2相交,交点坐标为(3,-1).
(2)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这表明直线l1和l2重合.
(3)方程组无解,
这表明直线l1和l2没有公共点,故l1∥l2.
两条直线相交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联立直线方程解方程组,若有一解,则两直线相交
方法二 两直线斜率都存在且斜率不等
方法三 两直线的斜率一个存在,另一个不存在
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1:2x+y+3=0,l2:x-2y-1=0;
(2)l1:x+y+2=0,l2:2x+2y+3=0.
[解] (1)解方程组得
所以直线l1与l2相交,交点坐标为(-1,-1).
(2)解方程组①×2-②,得1=0,矛盾,方程组无解.所以直线l1与l2无公共点,即l1∥l2.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例2】 已知△ABC三顶点坐标A(-3,1),B(3,-3),C(1,7),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 法一:∵|AB|==2,
|AC|==2,
又|BC|==2,
∴|AB|2+|AC|2=|BC|2,且|AB|=|AC|,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法二:∵kAC==,kAB==-,
则kAC·kAB=-1,∴AC⊥AB.
又|AC|==2,
|AB|==2,
∴|AC|=|AB|.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大致明确三角形的形状,以确定证明的方向.
2.在分析三角形的形状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考虑角的特征,主要考察是否为直角或等角;二是要考虑三角形的长度特征,主要考察边是否相等或是否满足勾股定理.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3,0),底边BC的长为4,BC边的中点为D(5,4),求等腰△ABC的腰长.
[解] 因为|BD|=|BC|=2,因为|AD|==2.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AB|===2.
所以等腰△ABC的腰长为2.
经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
[探究问题]
1. 如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提示] 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只需将两条直线方程联立解方程组即可.
2.已知直线过一定点如何求其方程?
[提示] 已知直线过定点求其方程,若斜率存在只需求出斜率即可.
3.怎样表示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提示] 过两条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不包括l2的方程).
【例3】 求过两直线2x-3y-3=0和x+y+2=0的交点且与直线3x+y-1=0平行的直线方程.
思路探究:→→
[解] 法一:解方程组
得所以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
又所求直线与直线3x+y-1=0平行,所以所求直线的斜率为-3.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3,
即15x+5y+16=0.
法二:设所求直线方程为
(2x-3y-3)+λ(x+y+2)=0,
即(2+λ)x+(λ-3)y+(2λ-3)=0.(*)
由于所求直线与直线3x+y-1=0平行,
所以有得λ=.
代入(*)式,得x+y+=0,
即15x+5y+16=0.
1.本例中将“3x+y-1=0”改为“x+3y-1=0”,则如何求解?
[解] 由例题知直线2x-3y-3=0和x+y+2=0的交点坐标为,直线l与x+3y-1=0平行,故斜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即5x+15y+24=0.
2.本例中若将“平行”改为“垂直”,又如何求解?
[解]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3)+λ(x+y+2)=0,
即(2+λ)x+(λ-3)y+(2λ-3)=0,
由于所求直线与直线3x+y-1=0垂直,
则3(2+λ)+(λ-3)×1=0,得λ=-,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5x-15y-18=0.
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求法
(1)常规解法(方程组法):一般是先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2)特殊解法(直线系法):先设出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再结合其他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参数,最后确定直线方程.
3.直线l经过原点,且经过另两条直线2x+3y+8=0,x-y-1=0的交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2x+y=0 B.2x-y=0
C.x+2y=0 D.x-2y=0
B [设所求直线方程为2x+3y+8+λ(x-y-1)=0,即(2+λ)x+(3-λ)y+8-λ=0,因为l过原点,所以λ=8.则所求直线方程为2x-y=0.]
1.方程组有唯一解的等价条件是A1B2-A2B1≠0.亦即两条直线相交的等价条件是A1B2-A2B1≠0.直线A1x+B1y+C1+λ(A2x+B2y+C2)=0(λ∈R)是过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交点的直线(不含l2).
2.解析法又称为坐标法,它就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代替点、用方程代替曲线、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的方法.
3.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与两点的先后顺序无关,其反映了把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
1.已知直线l1:3x+4y-5=0与l2:3x+5y-6=0相交,则它们的交点是( )
A. B.
C. D.
B [由得]
2.已知点M(-1,3),N(5,1),P(x,y)到M,N的距离相等,则x,y满足的条件是( )
A.x+3y-8=0 B.x-3y+8=0
C.x-3y+9=0 D.3x-y-4=0
D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
=,
整理得3x-y-4=0.]
3.直线ax+2y+8=0,4x+3y=10和直线2x-y=10相交于一点,则a的值为________.
-1 [由得
把x=4,y=-2代入ax+2y+8=0得4a-4+8=0,解得a=-1.]
4.已知A(-1,0),B(5,6),C(3,4),则=________.
2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AC|==4,
|CB|==2,故==2.]
5.已知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并求|PA|的值.
[解] 设所求点P(x,0),于是由|PA|=|PB|得
=,
即x2+2x+5=x2-4x+11,解得x=1.
所以,所求P点坐标为(1,0),
|PA|==2.
PAGE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 两点间的距离
学 习 目 标 核 心 素 养
1.会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重点)2.会根据方程解的个数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难点)3.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并会应用.(重点) 1. 通过两直线交点坐标的学习,提升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素养.2. 通过两点间距离学习,培养逻辑推理和直观想象的数学学科素养.
1.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几何元素及关系 代数表示
点A A(a,b)
直线l l:Ax+By+C=0
点A在直线l上
直线l1与l2的交点是A 方程组的解是
2.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法一:代数法
直线l1,l2联立得方程组
(代数问题) (几何问题)
法二:几何法(前提条件:系数均不为零)
3.两点间的距离公
(1)平面上的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 .
(2)两点间距离的特殊情况
①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 .
②当P1P2∥x轴(y1=y2)时,|P1P2|= .
③当P1P2∥y轴(x1=x2)时,|P1P2|= .
思考: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是否可以写成|P1P2|=的形式?
1.直线x=1和直线y=2的交点坐标是( )
A.(2,2) B.(1,1) C.(1,2) D.(2,1)
2.已知A(3,7),B(2,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
A.5 B. C.3 D.
3.已知△ABC的顶点A(2,3),B(-1,0),C(2,0),则△ABC的周长是( )
A.2 B.3+2
C.6+3 D.6+
4.已知点A(-2,-1),B(a,3),且|AB|=5,则a的值为________.
两直线的交点问题
【例1】 分别判断下列直线是否相交,若相交,求出它们的交点.
(1)l1:2x-y=7和l2:3x+2y-7=0;
(2)l1:2x-6y+4=0和l2:4x-12y+8=0;
(3)l1:4x+2y+4=0和l2:y=-2x+3.
两条直线相交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联立直线方程解方程组,若有一解,则两直线相交
方法二 两直线斜率都存在且斜率不等
方法三 两直线的斜率一个存在,另一个不存在
1.判断下列各对直线的位置关系.若相交,求出交点坐标:
(1)l1:2x+y+3=0,l2:x-2y-1=0;
(2)l1:x+y+2=0,l2:2x+2y+3=0.
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
【例2】 已知△ABC三顶点坐标A(-3,1),B(3,-3),C(1,7),试判断△ABC的形状.
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要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大致明确三角形的形状,以确定证明的方向.
2.在分析三角形的形状时,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考虑角的特征,主要考察是否为直角或等角;二是要考虑三角形的长度特征,主要考察边是否相等或是否满足勾股定理.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3,0),底边BC的长为4,BC边的中点为D(5,4),求等腰△ABC的腰长.
经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
[探究问题]
1. 如何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2.已知直线过一定点如何求其方程?
3.怎样表示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
【例3】 求过两直线2x-3y-3=0和x+y+2=0的交点且与直线3x+y-1=0平行的直线方程.
思路探究:→→
1.本例中将“3x+y-1=0”改为“x+3y-1=0”,则如何求解?
2.本例中若将“平行”改为“垂直”,又如何求解?
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方程的求法
(1)常规解法(方程组法):一般是先解方程组求出交点坐标,再结合其他条件写出直线方程.
(2)特殊解法(直线系法):先设出过两条直线交点的直线系方程A1x+B1y+C1+λ(A2x+B2y+C2)=0,再结合其他条件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参数,最后确定直线方程.
3.直线l经过原点,且经过另两条直线2x+3y+8=0,x-y-1=0的交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 )
A.2x+y=0 B.2x-y=0
C.x+2y=0 D.x-2y=0
1.方程组有唯一解的等价条件是A1B2-A2B1≠0.亦即两条直线相交的等价条件是A1B2-A2B1≠0.直线A1x+B1y+C1+λ(A2x+B2y+C2)=0(λ∈R)是过直线l1:A1x+B1y+C1=0与l2:A2x+B2y+C2=0交点的直线(不含l2).
2.解析法又称为坐标法,它就是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用坐标代替点、用方程代替曲线、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的方法.
3.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P1P2|=与两点的先后顺序无关,其反映了把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
1.已知直线l1:3x+4y-5=0与l2:3x+5y-6=0相交,则它们的交点是( )
A. B.
C. D.
2.已知点M(-1,3),N(5,1),P(x,y)到M,N的距离相等,则x,y满足的条件是( )
A.x+3y-8=0 B.x-3y+8=0
C.x-3y+9=0 D.3x-y-4=0
3.直线ax+2y+8=0,4x+3y=10和直线2x-y=10相交于一点,则a的值为________.
4.已知A(-1,0),B(5,6),C(3,4),则=________.
5.已知点A(-1,2),B(2,),在x轴上求一点P,使|PA|=|PB|,并求|PA|的值.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