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新生的中华民国陷入政治混乱,仅依靠政治制度的革新不能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进行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独学+展示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和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2、新文化运动口号或旗帜是什么?是谁提出来的?
3、新文化运动有哪些内容?
4、新文化运动有什么意义?是什么性质?
兴起的时间和标志
时间:
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
代表人物
由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反对封建思想文化
你同意新文化运动是不是这些人凭空想象出现的观点吗?
4.重要阵地
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蔡元培
北京大学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主要阵地)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内容 诠释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②提倡民主与科学
③倡导文学革命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
提倡白话文,推倒的旧文学
建设新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狂人日记》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用白话文形式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开启民智,
推动文化普及,
传播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积极:
①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②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③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群学+展示
“对于外国文化,排外主义的方针是错误的,应当尽量吸收进步的外国文化,作为发展中国新文化的借鉴;盲目搬用的方针也是错误的,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同样,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中接受它,以利于推进中国的新文化。”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课堂小结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
时间:1915年《青年杂志》
兴起
内容
意义
代表人物、主要阵地
倡导文学革命
积极:
①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和科学的洗礼
②为五四运动起到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③掀起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当堂检测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
2. 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自强、求富 B.自由、平等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
C
C
3.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钊 ②陈独秀 ⑨鲁迅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提倡民主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科学 ④提倡新文学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读知识结构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根据②的范例,填写相关历史事件或思想主张名称,使知识结构图完整。(3分
(2)请写出与③④相关的各一位近代化探索过程中的先进中国人。(2分)
(3)中国近代化在曲折中前进,这些近代化探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① :自强求富
②戊戌变法:变法图强
近代化的探索
③ :三民主义
④ 新文化运动 : :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
孙中山;陈独秀。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对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富强起到一定作用。
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