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美国内战
课前预习
1.背景:美国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领土不断扩张。到19世纪中期,北方完成了 ;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 劳动。
2.表现
(1)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南方力图扩展 ,建立新的蓄奴州;北方主张建立自由州,发展 工商业。
(2)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开展 。他们揭露奴隶制的罪恶,积极帮助奴隶逃往北方。
3.导火线: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 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这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战争的借口。
4.爆发
(1)林肯当选总统后不久,南方7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 ”。
(2)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 ”。
5.战争初期概况: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 也险些被攻占。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6.转折
(1)事件:1862年,联邦政府审时度势,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 耕种;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 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影响:《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 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7.结果:1865年,美国内战以 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8.林肯遇刺: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 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9.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 革命。
10.作用: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 ,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课堂练习
1.“与此同时,这个国家正陷于分裂。……南方成了英国的一个经济伙伴,成了兰开夏的棉纺厂在世界上一个主要的原棉产地。南方人……只希望尽可能便宜买到工业制成品……北方……要求禁止英国货涌入这个国家……支持采取高额税率,而南方则宣称这是一个灾难性措施。”这段话反映美国“陷于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拓展 B.黑奴贸易的出现 C.南北战争的爆发 D.美国领土的扩张
2.仔细观察下图,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内战前,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
A.是否开放国内市场问题 B.美国领土的扩张问题
C.是否提高关税问题 D.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1861年,美国南部一些州建立“南部同盟”,这一举动意味着( )
A.蓄奴州数目增加 B.公开分裂国家 C.美国内战爆发 D.南方诸州与英国结盟
4.美国内战爆发后,林肯说:“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材料中“拯救联邦”的含义是( )
A.摧毁英国殖民统治 B.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C.维护国家统一 D.解放黑人奴隶
5.林肯对约翰说:“为了恢复联邦,有色人口是巨大的、可用的,然而尚未加以利用的力量。”为了加以利用这种“力量”,林肯政府( )
A.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C.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D.发起内战解决黑人奴隶问题
6.美国总统特朗普宣称:在美国历史上,我比任何其他总统都更像总统,只是也许除了戴大帽子的林肯。我承认,林肯很强硬。让特朗普都自愧弗如的林肯总统曾经( )
A.领导北美各州建立独立国家 B.领导美国人民反抗殖民统治
C.领导美国发动对外战争 D.坚持斗争,反对国家分裂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废除奴隶制,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使资本主义工商业飞速发展;到19世纪90年代末,美国已经拥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
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内战的意义。据此指出美国内战的实质。
拔高训练
1.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
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2.罗伯特·李将军的塑像曾遍布美国。但在一次战争后,有人主张拆除这些塑像,认为它们是奴隶制和白人至上主义的象征。这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62年9月,林肯说:“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人力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它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
A.扭转战局 B.解放农奴 C.废除奴隶制 D.维护国家统一
4.美国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说:“如果这个国家可以分裂为两个,就可以分裂成3个、4个、6个、12个,林肯政府发动战争的理由是,南方违背了国家的统一,违背了宪法和多数人统治的原则。”这段话表明美国南北战争的目的是( )
A.废除黑人奴隶制 B.废除封建农奴制 C.维护国家统一 D.建立世界霸权
5.美国内战初,林肯只坚持“根据宪法原则”进行战争,而不提奴隶制存废之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共和党内的激进派强烈要求扩大战争目标,主张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不少地方的群众也纷纷举行集会、游行,向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解放黑奴。于是,林肯政府审时度势,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由此可见,该宣言的发表( )
A.扭转了战争的被动局面 B.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
C.顺应了国内进步力量的要求 D.扩大了美国内战的规模
6.马丁·路德·金曾说,《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该宣言使美国南方叛乱地区的黑人奴隶获得了( )
A.参政选举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土地所有权
7.美国内战是为了保存联邦而进行的,但在1865年之后,人们往往将美国看成是一个国家,而不是联邦。这说明美国内战( )
A.消除了美国的种族矛盾 B.加速了人口流动
C.强化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D.扩大了国家版图
8.2020年6月,美国黑人“万人请愿”,请求拆除某总统雕像。有人批评他们连自己的“恩人”都不放过,这里的“恩人”应是( )
A.乔治·华盛顿 B.富兰克林·罗斯福 C.哈里·杜鲁门 D.亚伯拉罕·林肯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竞选演说词
(1)材料一反映出林肯就职前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
北方 南方
人口 2200万 900万(包括300万黑奴)
军队人数(至1865年) 150万 100万
工业产量(1860年) 占91% 占9%
铁路里程 5万多千米 约1.4万千米
海军舰只(至1865年) 700艘 少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美国内战初期北方节节失利,最后却能够获胜。
材料三 马克思评价林肯:“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的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马克思如此高的评价林肯,其依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工业革命 黑奴
2.(1)奴隶制 资本主义 (2)废奴运动
3.林肯
4.(1)南部同盟 (2)南北战争
5.华盛顿
6.(1)西部 南方叛乱 (2) 黑人奴隶
7.北方
8.国家统一
9.资产阶级
10.奴隶制
课堂练习
1.A 2.D 3.B 4.C 5.B 6.D
7.意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实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拔高训练
1.D 2.B 3.A 4.C 5.C 6.C 7.C 8.D
9.(1)维护国家统一。
(2)内战初期,南方蓄谋已久,准备充足,先发制人,北方则措手不及,导致节节失利;为扭转战局,林肯发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且北方的领土和人口比南方多,经济、军事实力雄厚。
(3)林肯领导了美国北方军队战胜南方叛乱诸州,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共19张PPT)
第3课 美国内战
2009年2月,在纪念美国第16任总统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奥巴马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他说:“从很多方面来讲,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
奥巴马
导入新课
独立初
19世纪初
20世纪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美国领土的扩张
新课探究
1867年从俄国购得
1898年吞并
1783年美国独立时的领土
1803年从法购得
1810-1819取自西班牙
1842-1846取自英国
1845吞并
1848年从墨西哥夺取
1853年从墨西哥购得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
南方—种植园经济
北方工厂老板:汤姆
你们老是把我们急需的棉花运到英国去卖!
你们老是进口英国货,我们的产品没市场!!
我的新工厂严重缺人!给可怜的奴隶自由吧!让他们来我这儿工作!
解放了黑奴谁给我干活?你敢动奴隶制,我就跟你拼了!!
英国货,物美价廉哪!
谁叫你们出不起更高的价钱?
南方种植园主:杰瑞
劳动力
国内市场
原料
内战爆发的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角色对话
1.导火线: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二、内战爆发
亚伯拉罕·林肯 (1809年-1865年),1860年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首位共和党总统,也是首位被暗杀的美国总统。他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
林肯
“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希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林肯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但担心如果处理不当,会激化南北矛盾,造成国家分裂。所以他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而是逐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2.开始: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美国内战形势图
南北双方的实力对比
项 目 北 方 南 方
人口(1860) 2200万 900万
移民(1861—1865) 80万 ——
军队服役总人数(至1865) 150万 100万
小麦(至1860) 81% 19%
工业产量(1860) 91% 9%
铁路(1860) 3.2万英里 9000英里
海军(至1865) 700艘 少数快船
战争初期,由于南方蓄谋已久,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林肯政府倍感压力。
1.转折: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三、北方的胜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参加北方军队。
《宅地法》规定:
凡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的登记费,就可以在西部国有土地中领取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约65公顷)的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这块地即成为他的私有财产。
作用: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2.结束: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1865年4月14日晚,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美国总统林肯观剧的包厢里,突然响起了枪声,林肯中弹,被刺身亡。
3.林肯的贡献
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在这场战争中,我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统一),而不是挽救或者摧毁奴隶制。我针对奴隶制和有色人种的措施,是因为我相信这样做可以帮助拯救联邦。”
—林肯
(56级台阶象征林肯光辉的一生)
林肯
4.战争的性质:
5.战争的历史意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原因
根本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转折:
开始:
美国内战
直接原因(导火线):
结束:
经过
性质: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
意义:
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课堂小结
1.“在战争危局下,他择时打出了最后一张牌--废奴。”这场战争是( )
A.英法争霸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美国南北战争 D.英荷争霸战争
2.1864年,美国联邦部队中的黑人团队增加到166个,达到12.6万多人。其直接原因是( )
A.独立战争爆发 B.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C.法国大革命的推动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
3.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本质上最有利于( )
A.黑人奴隶 B.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种植园奴隶主
4.19世纪中期,美国经过内战,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这里“最大障碍”是指( )
A.黑奴制度 B.殖民统治 C.西进运动 D.保护关税
C
D
B
A
小试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