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31 20:49: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钦差大臣软硬兼施,追使外国上缴鸦片237万斤,并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快人心。这位钦差大臣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关天培
2.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3.1836年《中国从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  )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法国
4.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有关?(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武昌起义
5.“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口口口口》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府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口口口口”应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如图是1843年前后我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统计表。导致图中税率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割地赔款 B.五口通商 C.协定关税 D.公使进京
8.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9.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10.“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古老的封建社会在西方列强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有(  )
A.上海 B.青岛 C.大连 D.北海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 华东师大版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相关史实。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不计个人得失,上书道光皇帝,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了110多万千克鸦片,领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林则徐曾在被贬的途中写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也被后人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和“全球禁毒的第一人”。故1838年,道光皇帝派钦差大臣林则徐前往广东禁烟。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2.【分析】本题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为切入点,考查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吏治腐败,官吏大多吸食鸦片,包庇烟贩。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3.【分析】本题以“1836年《中国从报》登载:“(中国)是一个不大理会其他国家的自命不凡的国家。她视所有其他国家都不如她……一记来自外国强国的有力准确的一击,就会动摇她的基础。”为切入点,考查了中英鸦片战争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率先对中国“准确的一击“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入侵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主要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重点掌握虎门销烟的时间。
【解答】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虎门销烟结束是6月26日,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认识。学习林则徐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5.【分析】本题以“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为切入点,考查了鸦片战争,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鸦片战争。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和掠夺原料,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直趋天津,威胁清政府。林则徐被革职查办,琦善为钦差。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陈化成战死)。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投降。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故选:A。
【点评】考查了鸦片战争,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6.【分析】本题以“没有写上禁止鸦片进口的条款,外国商人利用这一点,加强了进行有利可图的非法买卖鸦片活动,清政将打输了这场战争,不敢禁止这种买卖。结果鸦片交易实际上变得毫无约束,鸦片进口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和1850年的52929箱”为切入点,考查了《南京条约》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口口口口”应是《南京条约》。从材料中的“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说明鸦片战争后,鸦片流入量急剧上升,“仅1848年就有一千多万两白银外流……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说明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造成鸦片战争后,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这就是《南京条约》的影响。
故选:A。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在于对材料的理解,通过对材料内容进行逐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7.【分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最后一项“协定关税”内容,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中国危害最大,是导致清朝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南京条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分析】本题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为背景材料,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变化的原因是由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1842年8月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内容: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故选:B。
【点评】考查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9.【分析】本题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为切入点,考查了鸦片战争相关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考查了鸦片战争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0.【分析】本题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古老的封建社会在西方列强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为依托,考查《南京条约》。
【解答】“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古老的封建社会在西方列强炮火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中英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上海。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内容、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1.【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知识.
(2)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知识.
(3)本题考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解答】(1)依据材料“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可知,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有关.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1840年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2)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依据材料显示可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封建统治的腐朽;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从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中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不被欺负;要想保持民族独立就要发展经济、科技,坚持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
故答案为:
(1)英国.
(2)中英《南京条约》;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国封建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保持民族独立就要发展经济、科技.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时,向学生说明,西方列强的侵略,打碎了中国人的美梦,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器物;然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最后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