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课件(32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31 21:0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是靠三只“兔子”而成名的∶一只“老兔子”是校长蔡元培,生于清朝的同治六年丁卯,生肖属兔;一只“中兔子”,是北大文科学院长陈独秀,生于清朝光绪五年辛卯,亦属兔;再一个“小兔子”就是北京大学胡适,比陈独秀小12岁,恰好也属兔。
新课导入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和阵地。
2.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中的意义。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 评价新文化运动
阅读教材P56-57页,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
自主学习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基本概况
背景
开始标志
代表人物
口号
阵地
袁世凯的特别代表部分接受“二十一条”
1914年底,袁世凯在北京举行祭天活动
湖南洪宪元年开国纪念币
1915年,新生的中华民国在政治上处于什么局面?
袁世凯复辟帝制,
列强加紧侵略。
1.背景
材料一:
袁世凯政府公然下令尊孔读经,倡导复古……尊孔复古逆流的猖獗,带动了封建沉渣泛起,各种迎神拜佛、鬼怪迷信之风复炽。到1915年前后,中国的思想文化界已被闹得一片乌烟瘴气。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
呈现出什么局面?
官方鼓吹尊孔复古,思想腐朽落后。
材料二:
陈独秀
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要改变思想,须办杂志。让我办十年杂志,全国思想全都改观。
—— 陈独秀
1.背景:
袁世凯复辟帝制,列强加紧侵略。
官方鼓吹尊孔复古,思想腐朽落后。
2.开始标志: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
3.代表人物
4.阵地
新青年的六条准则: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陈独秀《敬告青年》
陈独秀
胡适
李大钊
鲁迅
北大文科学长
北大图书馆长
北大教授
北大教授
3.代表人物
蔡元培
北大校长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京大学不仅成为人才鼎盛、学术兴旺的最高学府,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
蔡元培
辜鸿铭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蔡元培
鲁迅
4.阵地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阅读教材P57-58页,完成下列问题。(3分钟)
新文化运动宣传哪些内容?分点概括。
自主学习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白话诗八首》(胡适)………………………第二卷6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第二卷6号
写什么?
《我之节烈观》第五卷2号
只有自己不顾别人的民情,又是女应守节男子却可多妻的社会,造出如此畸形道德。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第七卷2号
14岁的阿毛,成了望门寡。父亲将她关在屋里。为了贞烈的名声,父亲让女儿饿死。饿到第四天,女孩哭着喊饿,她的父亲循循善诱地说:“我自从得了吴家那孩子的死信,就拿定主意叫你殉节。成你一生名节,做个百世流芳的贞烈女子。这样殉节,要算天底下第一种有体面的事,祖宗的面子,都添许多的光彩。”
阿毛在第七天饿死了。县官送来一块匾,上题四个大字“贞烈可风”。
父亲为什么要饿死女儿?
贞烈的名声能带来什么?
这是一种怎样的道德观念?
旧道德:
三纲五常等封建礼教。
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妇言、妇容、
妇功
  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药》鲁迅第六卷5号
(刽子手)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
第二卷4号
袁世凯之废共和复帝制,乃恶果非恶因……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
作者认为复辟帝制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百姓买人血馒头治病?
缺乏民主思想
缺乏科学思想
2.提倡民主和科学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近代自然科学和看待科学事物的观念。(赛先生)
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民主思想。(德先生)
思想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白话诗八首》(胡适)………………………第二卷6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第二卷6号
写什么?
1.抨击旧道德
和旧文化。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白话诗八首》(胡适)………………………第二卷6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第二卷6号
写什么?
1.抨击旧道德
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科学,
反对专制、迷信。
怎么写?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推倒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前几天行政院有位朋友给我打来电报,邀我去做行政院秘书,我不愿从政,决定不去,为这件事我复电拒绝。”胡适请同学们用文言文编写复电。胡适从中挑选出一份用字最少的文言文电稿:“才疏学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胡适说,这份复电写的确实简练,仅用12字。但我的白话文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
“干不了,谢谢。”
秀才娶妻
话说有个秀才,一日在村里闲逛,看到有张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不错,就把她娶回去了……可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实际情况: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秀才以为: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
《新青年》索引
《一个贞烈的女孩子》(夬庵)……………第七卷2号
《我之节烈观》(鲁迅)……………………第五卷2号
《吃人与礼教》(鲁迅)……………………第六卷6号
《袁世凯复活》(陈独秀)…………………第二卷4号
《药》(鲁迅)………………………………第六卷5号
《科学的起源和效果》(王星拱)…………第七卷1号
《文学改良刍议》(胡适)……………………第二卷5号
《白话诗八首》(胡适)………………………第二卷6号
《文学革命论》(陈独秀)……………………第二卷6号
写什么?
1.抨击旧道德
和旧文化。
2.提倡民主、科学
怎么写?
3.倡导文学革命
结合材料和本节课所学内容,正确评价新文化运动。(3分钟)
合作探究
材料一:
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表2:1924年北京大学“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毛泽东
材料三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
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四 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恋爱自由、婚姻自由成为一种时尚。婚礼也由中式开始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 ——《上海妇女杂志》
材料五 陈独秀指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
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钱玄同
③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评价新文化运动
进步性:新文化运动①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②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③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性质: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局限性: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兴起标志
意义
新文化运动
主要阵地
1915年《青年杂志》的创办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新青年》
北京大学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堂总结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资本主义化,它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
技术
制度
思想
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①陈独秀 ②李大钊 ③鲁迅 ④胡适 ⑤毛泽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课堂测试
C
A
3.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
A.提倡新道德  B.提倡新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    D.文化平民化
4.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倡用白话写文章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C
C
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 )
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
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
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