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梳理文脉,了解主要内容。
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3.理解本文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 学习快速阅读,梳理文脉,了解主要内容。
2. 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家都知道,皇帝是九五至尊,万金之躯,可是有一个皇帝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的举行游行大典。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学了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梳理文脉,了解主要内容。
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深入理解课文。
3.理解本文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三、知识积累
1.文学常识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
2.字词积累
炫xuàn耀 愚蠢chǔn
呈chéng报 滑稽jī
陛bì下 骇hài人听闻
御聘pìn 爵jué士
随声附和hè 勋xūn章
四、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速读
张志公先生说:“快速阅读的能力包含着快速理解和快速记忆的能力。快,容许略,不容许粗,更不容许错。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阅读能力的整体。”
提示: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初中阶段,应达到每分钟500字以上(本册教材设定为每分钟400字以上)。
(2)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抓取关键词语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方法指导:
(1)扫视法:
(2)提要法:
2.初读题目,筛选要点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从文章题目中筛选出了什么信息要点?
归纳: “新装”,整个故事围绕新装展开情节。
3.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如果课文第一段用小标题“爱新装”概括,请你快速浏览全文,也用类似的小标题给课文故事拟个提纲。
归纳:新装: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童话首先交代皇帝喜欢穿新装的怪癖,这是整个故事的引子。接着写骗子投皇帝所好,轻而易举地骗过了皇帝,开始“做”新装。这是故事的开端。顺着做新装,写皇帝派人去看新装。大臣和随员虽然都没有看到所谓的新装,但为了不让别人说他们不称职或愚蠢,都不住口地夸赞所谓的布料美极了,揭露了他们的虚伪和自欺欺人的本质。这是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写皇帝穿上新装参加游行大典。文章细腻地描绘了皇帝和大臣们在游行大典中的丑恶表演,以皇帝在光天化日之下当场出丑,被小孩子揭穿结東。这是整个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4.思考:这篇童话写了哪些人物?
皇帝、骗子、大臣、随员、百姓、小孩
5.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概括文章故事情节,你会用哪个字?
骗:(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总结:围绕“骗”字,作者创设了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 小孩揭骗这样一个社会怪圈。故事中,骗子欺骗皇帝和大臣,皇帝大臣为掩饰自己的愚蠢又自欺欺人、彼此相骗。作者凭借生动的想象,将“骗”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情通过“新装”展现出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显出了尖锐的讽刺。
五、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一)成人世界 “看新装”
问题一:皇帝对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追求?
我们一起阅读第1自然段,看看哪些词需要关注。请大家标出来。
这段中,我们可以圈出“所有”“既不”“也不”“除非” “炫耀”“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词,这些词可以体会皇帝爱新装到何种程度。用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的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
问题二:为什么两个骗子会轻易得逞?
文章第二段我们可以圈出最美丽、分外地美观,奇怪的特性几个词。
骗子说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而皇帝正好軎欢漂亮的衣服;还有这件衣服任何不称职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皇帝正好能通过这件衣服检验他的大臣们。所以骗子轻易得逞了。
问题三:为什么老大臣忠诚于皇帝却又不说真话呢?
老大臣不想承认自己是愚蠢的。皇帝最初想要检验大臣。其实,对于最“理智”,最“诚实”,最“称职”的大臣,本不需要检验。可是老大臣敢说实话吗?我们看第10自然段。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因为两个骗子说了,只有称职的或聪明的人才能看见,他没有看见,就证明他不称职。怕不称职,皇帝要惩罚他,所以只能说谎。老大臣他很理智,如果他说没看见,并禀告皇上,要是那两个人真是骗子,真的没有在织布的话,他就立功了。但皇上和其他人如果看得见的话,那他自己就会身败名裂。为了稳妥,老大臣选择了“非常保险的办法”来保全自己。
问题四:为什么老百姓也都不敢说皇帝没有穿衣服?
原因可分两层。在故事里,人们都害怕说出新衣不存在会导致自己被当作傻瓜,因此都装作看见了新衣,这是一层原因。深层的原因则是,统治者的愚蠢、虚荣,使得他们看不见也不愿意看见真相,而在他们的统治下,整个社会也都染上了这种装腔作势、无视真实的毛病。
(二)孩子视角“看新装”
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一小孩子为什么要揭开那个谎言?
孩子的内心最纯真,他们不会被世间任何事物改变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的内心没有畏惧,没有私心,所以敢于说真话。
问题二:小孩子说出真相,百姓也跟着说出真话,而皇帝大臣仍然要把戏演下去,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 “小孩子”寄托着作者对于改变现实、戳穿虚伪的理想。结局想象合乎逻辑,老百姓们在小孩子的带动下有了说真话的勇气,而统治者们却仍然装模作样,两相对比,显得后者更加可笑、腐朽。作者的立场也就十分明显了。
六、合作探究 品析写法
1.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
夸张而又合理的想象是本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开头一段写皇帝酷爱穿着打扮,竟然到了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的地步。用这样夸张的笔调开头,不仅一开始就让读者对皇帝虚荣愚蠢的性格特点有所认识,而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整个骗局故事。
接下来写两个骗子行骗,也大量运用了夸张和想象。骗子们声称新衣有“愚蠢的人看不见”这一神奇的特性。于是,上至皇帝大臣,下至观看游行的老百姓,成百上千的人异口同声、自欺欺人,称赞皇帝的“新装”。想象看似夸张,其实又很合理。在专制制度下,曾经发生过多少荒唐可笑的事!从人物的可笑言行,正可以看出专制制度的淫威。同时,在作者笔下,各色人等由于地位的不同,他们的心理和言行也有细微的差异,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细节表现了安徒生卓越的想象能力,也令想象更为真实。
结局的想象也同样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既意识到自己出了丑,又生怕国人说他不称职,说他太愚蠢,而他的内臣们也是私心重重,说明腐朽的统治者是决不会自动放弃他们的权力而承认真理的。
由此可以看出,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滲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
2.作者如何多方面展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作者在这篇故事里,既运用了语言、动作描写,从外表刻画出人物的丑态,又运用了心理描写,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入刻画他们的丑陋灵魂。这几种描写方法,在作品里常常是密切联系、综合运用的。例如写老大臣查看织布进度,写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却什么也没看见,然而,他一点儿也不怀疑两个骗子,而是怀疑自己:“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于是老大臣“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装出一副欣赏的样子,称赞布料“真是美妙极了”。这样,就把一个愚鑫、虚伪而又狡猾的廷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作者很注意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和在情节发展里所起的不同作用来安排描写。例如,老大臣“注意地听”骗子们的描述,“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诚实的官员”简单地向皇帝说“是的,那真是太美了”;皇帝本人则“点头表示出他的满意”,并且赐给骗子们爵位和勋章。这些不同的反应,符合人物的不同身份,也使读者感到合理、可信。
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不仅深入地写出了人物可笑的言行和精神,还对情节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表现为两点。一是赋予情节以合理性,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到。二是使故事向纵深发展。例如写皇帝最初“当他想起凡是愚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的时候,他心里的确感到有些不大自然”,于是引出几位大臣査看工作进度的段落:又如写皇帝巡视时全体随员“也没有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可是他们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从而引出游行大典的情节。这样一环套一环,使故事走向高潮。
七、积累拓展,思考启迪
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
八.作业:
把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共33张PPT)
皇 帝 的 新 装
七年级 语文
一、导入
二、教学过程
学习目标
1.学习快速阅读,梳理文脉,了解主要内容。
2.调动学生自己的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
深入理解课文。
3.理解本文的讽刺意蕴和现实意义。
安徒生简介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字词积累
炫(xuàn)耀 愚蠢(chǔn)
呈(chéng)报 滑稽(jī)
陛(bì)下 骇(hài)人听闻
御聘(pìn) 爵(jué)士
勋(xūn)章 随声附和(hè)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的能力包含着快速理解和快速记忆的能力。快,容许略,不容许粗,更不容许错。快速阅读的能力不是一个孤立的能力,理解、记忆、速度三个方面构成阅读能力的整体。”
——张志公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提示:
1.阅读一般的现代文,初中阶段应达到每分钟500字以上(本册教材设定为每分钟400字以上)。
2.阅读时,尽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通过抓取关键词语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
方法指导:
1.扫视法 2.提要法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读题目,筛要点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读题目,筛要点
新装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问题:快速浏览全文,依据范例,给文章拟个提纲。
范例:
第一段: 爱新装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笑新装(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问题:这篇童话写了哪些人物?
快速阅读 整体感知
——速读课文,理清脉络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问题:课文情节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骗
骗子行骗——皇帝受骗——官员助骗——百姓传骗——小孩揭骗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成人视角 “看新装”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圈点勾画“看新装”
问题一:皇帝对衣服有什么不一样的追求?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圈点勾画“看新装”
问题二:为什么两个骗子会轻易得逞?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圈点勾画“看新装”
问题三:为什么老大臣忠诚于皇帝却又不说真话呢?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一点。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圈点勾画“看新装”
问题四:为什么老百姓也都不敢说皇帝没有穿衣服?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孩子视角 “看新装”
细读文本 深入理解
问题一:小孩子为什么要揭开那个谎言?
问题二:小孩子说出真相,百姓也跟着说出真话,而皇帝大臣仍然要把戏演下去,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思考探究 品析写法
问题一:怎样理解这篇童话的夸张和想象
思考探究 品析写法
想象是以现实生活作为基础的,有生活的真实;而夸张是渗透在想象之中的,它可以凸显故事的主题,更鲜明地暴露对象的本质,加强艺术的感染力。作者成功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绘出了一幅自欺欺人的群丑图。
思考探究 品析写法
问题二:作者如何多方面展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思考探究 品析写法
作者通过这些描写,不仅深入地写出了人物可笑的言行和精神,还对情节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表现为两点。一是赋予情节以合理性,这一点前面已经谈到。二是使故事向纵深发展。
积累拓展 思考启迪
问题: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思考一下,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现场,会怎样做?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请大家把《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改编为课本剧并表演。
四、结束语
结束语
愿我们多一双慧眼,要敢于正视现实,无私无畏,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要敢于说真话,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这样,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