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件 (共22张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课件 (共22张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30 16: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到实验室去:探究燃烧的条件
情景导入
奥林匹克运动会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提出问题
1.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初步体会控 制化学变化的一般思路。
3.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动手能力和设计实验 的能力,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欲望。
学习目标
 
回顾常识,大胆猜想
(1)煮饭生火时,木柴可以燃烧而灶里的泥土不可以燃烧,猜想燃烧要有 。
可燃物
(2)燃着的木条伸进氧气中燃得更旺,而伸进二氧化碳中会熄灭。猜想燃烧要有 。
氧气
(3)天冷时摩擦双手会发热,常温下存放的火柴不会燃烧,而火柴与火柴盒的侧面摩擦会发生燃烧。猜想燃烧要达到 。
一定的温度
猜想一:物质具有可燃性
猜想二:与氧气接触
猜想三: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哪些?
怎样才能使炉火烧得更旺?
如何用下列实验器材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请你来当设计师
石灰石
纸条
小组合作 实验探秘
【实验步骤】
1.取一根木条,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酒精里约10s,
用试纸轻轻擦拭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2.取另一根木条,将其一端浸入烧杯中的水里约10s,
用试纸轻轻擦拭后,也尝试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现象及分析:
操作 现象 结论
浸过 酒精的木条
浸过 水的木条
木条未燃烧
木条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讨论】浸过酒精的木条为什么能被点燃?浸过水的木条为什么未被点燃?
友情提示:
注意:
不同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会改变。
我们把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着火点
几种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纸183℃
煤700℃
木块240℃
白磷40℃
红磷240℃
请你来当设计师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和药品来设计“燃烧需要氧气以及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方案 。
小组合作,实验探秘
1.将一只纸船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记录
纸船从开始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探究步骤】
2.向另一只纸船中小心注入约一半的水,放在上述铁圈上
加热,记录纸船从加热到燃烧需要的时间。
实验分析:
该实验能否证明燃烧需要使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 ?
实验反思: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热纸船
加热盛有水的纸船
总结:燃烧需要使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很长时间才能部分燃烧
纸船很快燃烧
水使纸船的温度降低了
你有更优化的实验方案吗
【讨论】没有装水的纸船很快燃烧,盛有水的纸船加热很长时间才能部分燃烧,说明什么?
小组合作,实验探秘
3.分别尝试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点燃钢丝棉
用坩埚钳夹持一团钢丝棉,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将钢
丝棉迅速插入氧气中(瓶底需盛水或铺沙子),观察现象。
1.上述实验能否证明燃烧需要氧气 ?
2.分析上述实验现象,你对燃烧条件有哪些新的理解?
实验分析:
实验反思:
操作 现象 结论
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钢丝棉,然后迅速插入氧气瓶中
钢丝棉在空气中灼烧变红热,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钢丝棉燃烧需要纯净的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可燃物
氧 气
燃烧条件
可燃物:液态丁烷和丙烷
温度控制装置
液 氧
火 焰 舱
外 观
内部结构
【讨论】为什么这样的火炬能在水下传递?
学以致用
化学魔法
表演: 烧不坏的手帕
【讨论】为什么手帕烧不坏?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领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
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的条件回答问题:
(1)曹军的木船是
(2)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 “火箭”能使木船
着火的原因 。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
使火势更旺。
提供热量,使木船达到着火点
充足的氧气
【课堂反馈 交流历史】
可燃物
课堂练习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有( )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2.火柴划着后,如果将火柴直立,使火焰在上,火柴就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
A氧气不足
B火柴下面达不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高
D空气不足
4.俗话说“水火不容”,但下图的一个实验中却能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该实验为_______(填序号)。说明可燃物只要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条件即可燃烧。通过此实验得出白磷的着火点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3.关于如图所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球的作用是收集磷燃烧产生的白烟,防止污染空气
B.观察到的现象:试管和烧杯中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C.热水的作用是:升高温度,隔绝空气
D.由此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谈谈你的收获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