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3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3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30 16:4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联系,根据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初步学会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计算原理的探究,培养学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使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关系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未来的理想能源——氢能源的制取方法,培养学生的能源意识,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激发其学习化学的热情。
2.体会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对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意义。
课程资源
多媒体演示台,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播放让氢能源轻装上阵的视频。 学生思考谈观看后得到的信息。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得到的信息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通过1Kg的氢气能供氢能源汽车跑大约100Km,一桶水(18Kg)分解产生的氢气可供汽车跑多远?让利用化学式解决问题的学生板书解题过程,导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学生小组讨论解题思路解决问题。 让学生知道化学式计算只能进行反应物中的某元素完全转化为某种生成物中,而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有一部分氧元素存在于生成的水中,就不能利用化学式进行计算。
探查已知 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入手。 回忆电解水反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对学生已有知识进行巩固探查,为新授课做铺垫。
探究依据 通过电解水这个反应的微观过程,过渡到宏观,让学生思考相对质量之比与实际质量之比的关系。 学生通过一步步的计算得出结论。 建立化学反应中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引导学生找出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归纳小结 通过化学方程式我们知道反应前后各物质间存在着恒定的质量关系,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相对质量之比。
强调步骤 依据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让学生先自主尝试计算18kg水完全分解能生成多少千克氢气?在强调解题步骤。 学生自主尝试解题,在订正并记忆解题步骤。 通过简单的问题,主动形成根据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思路,建构此类定量问题的数学比例模型。通过修正、改进自己的解题步骤
归纳小结 利用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让学生总结。 学生总结归纳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解题时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掌握利用方程式解题的方法。
巩固练习 让学生练习,并投影出现典型错误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巩固。出示标准解题过程,让学生评价。 完成练习题并找出错误,学生评价标准解题过程。 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小结 让学生交流本节学到了什么。
联系实际 强调定量研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航空航天、医药、登山运动等。
布置作业 课本112页在线测试第一题,课本113页挑战自我第二题。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一、计算依据 比值恒定
二、解题步骤
三、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