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教学设计(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件+教学设计(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1 20:54:5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六年级语文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快速默读的方法:
1.集中注意力、不回读。
2.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3.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圈画有用的信息。
1.谈《水浒传》
2.笑谈“碰壁”
3.放花筒
4.救助车夫
5.关心女佣
谈读书
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
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巴金《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
(2—27自然段)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1自然段)
伯父去世
倒叙
当时社会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鲁迅为了唤起民众觉悟,揭露敌人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敌人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并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伯父受人爱戴


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课后作业:
1.选读鲁迅作品,与伙伴交流。
2.预习习作《有你,真好》。《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2.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所写的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3.借助课文及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4.有感情朗读诗歌。
二、教学过程:
屏幕前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两篇课文。
1936年10月19日,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成千上万的人聚集上海,只为见他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这个人就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本文作者周晔一起再次走近鲁迅先生。
默读课文,梳理文脉
1.默读课文、梳理事件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材中的学习提示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再结合资料和同学交流: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我们在五年级的策略单元学过“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带着问题,一边读一边圈画有用的信息。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鲁迅的哪几件事,给每件事加个小标题。
同学们是否发现这篇课文在段落安排上与以往所学课文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细心的你一定注意到课文中出现了一些空行。通过梳理文章内容,我们了解到本文主要写了五件事。这些空行正好将这五件事分隔开来。你们看,依据段落之间的自然空行我们可以更快地梳理文章内容。
我们还可以尝试用小标题来概括事件内容。
屏幕上出现的是老师概括出来的小标题。
小标题的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同学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适合的小标题。比如谈《水浒传》,也可以概括为“谈读书”等等。
通过概括小标题,我们就将文章的大部分内容梳理清楚了。
2.聚焦首段,感受“爱戴”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都知道,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这篇文章便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所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请同学们读读第一段,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人们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圈画出关键词句。
对年幼的周晔来说,她只是知道亲爱的伯父去世了,可她却没有想到竟有这么多人来追悼她的伯父。
万国殡仪馆在当时是社会各界名人举办葬礼的地方,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的身份不一般,那里的礼堂也一定不小。但此时,数不清的挽联,大大小小的花圈将原本空旷的礼堂堆得满满的。可见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
这些前来吊唁的人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此时此刻,他们都汇聚在这里,为了哀悼鲁迅先生。
这“各色各样的人”除了工人和学生,还会有哪些人呢?
让我们来看一段文字资料。
这是作家巴金先生为追悼鲁迅先生而写的一段文字。
我们从这段文字中也能发现,追悼鲁迅先生的人除了青年、中年还有老人、少年、小学生……甚至连盲人也要扶着引路人来祭拜。参加追悼会的人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他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却从全国各地汇聚到这里悼念鲁迅先生。
我们从周晔和巴金的文字中了解到,人们来追悼鲁迅先生,向他致敬,甚至失声痛哭,每个人都是如此的悲痛。从这些点点滴滴我们都能感受到,所有人都是真心爱戴鲁迅先生。
3.明确行文顺序
文章首段先写伯父去世后,“我”看到他深受很多人爱戴。接着转入对伯父生前的回忆,分别叙述了五件事。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的叙事顺序有什么特殊之处?
的确如此,文章采用了倒叙的写法。
(二)品读故事,感受形象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小女孩儿的记忆,去品味鲁迅先生的言行,感受其精神品质。
1.品读“谈《水浒传》”,感受对青少年的关爱
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一件事“谈《水浒传》”。请你画下描写伯父的句子,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伯父是很了不起的作家,他笔耕不辍,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此外他还在大学任教。而《水浒传》又是中国文学名著。一位这样的大文豪,了解到“我”——一个小女孩儿,读名著时“囫囵吞枣”,谈名著时更是“张冠李戴”,甚至连最基本的内容都搞不清楚,他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伯父没有责备“我”,而是“摸着胡子,笑了笑”还幽默地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委婉地提醒“我”看书要仔细。
在这件事中,伯父细心地发现“我”在读《水浒传》。知道“我”没有认真读名著并没有严厉批评,而是幽默地一笑带过,婉转地对“我”进行提醒。最难得的是,伯父还送给“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同学们,你们想想,伯父为什么要送给“我”这样的两本书呢?
是啊,细心的伯父发现“我”还太小,读不懂《水浒传》这样的经典名著,所以推荐给“我”两本适合少年看的书。
从伯父的这些举动中,你感受到什么呢?
你一定也体会到了,伯父的耐心和亲切,感受到了他对青少年真挚的关爱。
2.品读后四件事,自主汇报
下面请同学们默读后面的四件事,结合你查找到的资料,品味伯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说说课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谈“碰壁”
在谈“碰壁”这件事中,有的同学可能会感到疑惑:“什么叫‘碰壁’?”
让我们来看一段资料。
结合资料,让我们再读一读伯父说的这几句话,思考:伯父在说这些话时心情如何?
鲁迅先生曾为自己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即便社会是黑暗的,即便敌人无休无止地迫害,鲁迅先生也没有丝毫畏惧。从他幽默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困难和敌人的蔑视,也感受到了他的自信和乐观。
对青少年是那样的关爱,对敌人又是如此的憎恨和轻蔑,这位爱憎分明的伯父,对待家人又是怎样的呢?
(2)放花筒
在除夕放花筒这件事中,我们发现作者细致地描写了伯父观看烟花时的样子。
烟花、爆竹这些都是小孩子玩儿的,那些美丽的花火深得小孩子们的喜爱。但此时火花飞舞,伯父脸上的表情却是这样的。
给孩子们买爆竹花筒、为孩子们放花筒,伯父是这样的慈祥。当火花飞舞,他的神色自然而和谐,也像一个孩子一样率真。
(3)救助车夫、关心女佣
在几次与家人的相处中,伯父都是那样的慈祥、幽默。在“救助黄包车夫”和“关心女佣”这两件事中,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在“救助黄包车夫”这件事中,作者描写了她的父亲和伯父救助车夫的一连串动作。在那个“北风怒号”的黄昏,伯父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冷暖,而是车夫的疾苦。他丝毫没有嫌弃车夫脚上的血污,而是细致地帮助车夫清理伤口、赠送财物,为他担忧。
那一刻,伯父脸上的神情变了,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通过品读关于伯父神态、动作的描写,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素昧平生的劳苦人民的同情与关心,为天下穷人的无出路而忧虑,同时又为自己无力解救苦难中的穷人而叹息。
让我们读一读女佣阿三的话,你明白了什么? 
女佣阿三因为身体的原因无法干活,伯父不仅没有辞退她,还常常劝她休息,不叫她干重活。因为他知道阿三生活困难,他同情阿三的遭遇。
3.回顾事件,明确形象
让我们将五件事放在一起看一看,此时,你是不是也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本文脉络清晰,叙事清楚。第一部分是果——鲁迅先生受到人民的爱戴,后几部分是因——鲁迅先生受到爱戴的原因。在叙事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一基本主题。
(三)学习《有的人》 
1949年在鲁迅先生逝世13年后,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下了一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继续去感受鲁迅的伟大人格。
1.品读诗文,感受形象
第一小节开门见山,表明作者的观点。可能有的同学会感到疑惑,这里的“活”和“死”有什么不同呢?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说一说,诗歌写了哪两种人?这两种人有什么不同?通过理解两种人的不同之处,我们就能明白第一小节诗文的含义。
通过读诗,我们发现这首诗每一小节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了两种人。每一小节都是两种人的对比。
第一种人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压迫者和统治者。第二种人是像鲁迅一样“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
如果没有学习提示,你能结合所学,读出其中一种人就是指鲁迅先生这样的人吗?
在第二小节诗中,藏着鲁迅先生的一首诗。
这是鲁迅先生在《自嘲》中的两句诗:
是他为人的真实写照。
让我们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伯父为车夫包扎的情景。
在那样一个战乱纷起的动荡年代,人人生活朝不保夕,一些人一味想让自己活得体面,竟不惜出卖自己的同胞、自己的祖国。可鲁迅先生却关心贫苦人民,为了他们与敌人斗争。
让我们再看看第三小节。
这一小节中也藏着一个秘密。
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第四小节中“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不正是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种精神的体现吗?
请同学们读读诗文5-7小节,说说不同的人,人民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我们发现,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人民憎恶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斗争的人,人民爱戴他。
现在同学们是否明白了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诗人臧克家这样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有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体裁,展现了作家对鲁迅先生为人的褒奖。虽然各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把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
(四)课后作业
1.选读鲁迅作品,与伙伴交流。
2.预习习作《有你,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