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31 10:0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教学目标】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实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景创设:展示几种化学反应的图片。木炭燃烧 小树苗长成大树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试问:1.人类研究化学变化的目的是什么?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如何变化的呢?想一想:(1)小明说:铁丝燃烧后,质量会变大,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大的。(2)小玲说: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小的。他们的说法正确吗?你的猜想呢?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设问:那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实验探究: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实验步骤:1.确定一个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2.选择下列化学反应。(1)盐酸和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CaCl2)。(2)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氢氧化铜。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板书: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成为质量守恒定律。投影:强调说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化学反应:凡化学反应,必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2.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反应前后体积等物理量的守恒。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真正参加反应而被消耗掉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包括反应物中过量而剩余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4.质量总和: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固、液、气)三种状态物质的质量。讨论题:(1)小明说:铁丝燃烧后,质量会变大,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大的。(2)小玲说:木材燃烧完后,只剩下灰,所以化学反应后质量是变小的。你来替他们解释一下原因?师问: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发生了变化,而总质量却不变呢? 展示: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通过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微观 宏观 三不变 二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元素的质量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议一议: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问:能否用化学式表示出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思考题:1.“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湿衣服晾干了,这个现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回答:1.获得新的物质和能量。2.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展示猜想:猜想一:变大;猜想二:不变;猜想三:变小。根据反应选择需要的仪器。学生进行探究。分组展示实验所选反应、仪器、实验结果。A组: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试管、橡胶塞;药品: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结果:相等。B组: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试管、橡胶塞、导管、气球;药品:盐酸、大理石;结果:相等。记忆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几个关键词语的涵义。思考、讨论、交流学生回答:(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讨论、交流、归纳学生展示回答: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学生: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的质量不变。思考、讨论。分组讨论、展示不同的意见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提问。对学生的回答都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想象。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几个关键词语的理解,做到“引而不灌”。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引导学生补充有关元素方面的内容。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引导学生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重新组合
破裂
PAGE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