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时1 常见的金属矿石和铁的冶炼
1.下列关于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金、银、铜、铁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含碳量不同
C.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中,体现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D.高炉炼铁得到的是生铁
2.如图为CO还原Fe2O3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应先通入CO后加热Fe2O3
B.该实验中利用CO的可燃性
C.实验中,广口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将尾气点燃或收集,可防止CO污染空气
3.下列金属中一定以单质形式在于矿物之中的是( )
A. 铁 B.银 C. 铝 D.锌
4.为了初步确定某种矿石的种类,取该铁矿石用盐酸溶解,有温室气体放出,这种矿石是( )
A. 磁铁矿(Fe3O4) B. 赤铁矿(Fe2O3)
C. 铝土矿(Al2O3) D. 菱铁矿(FeCO3)
5.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实验说明一氧化碳既可以燃烧又有还原性
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时,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
6.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的设备是高炉
B.炼铁得到的产品是生铁
C.炼铁过程中加入石灰石的目的是将矿石中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
D.炼铁原料中焦炭的主要作用:一是燃烧提供高温;二是作为还原剂还原氧化铁
7.钢铁冶金行业正向“绿色企业”发展,从环保角度分析最不宜炼铁的是( )
A.黄铁矿(FeS2)
B.磁铁矿(Fe3O4)
C.赤铁矿(Fe2O3)
D.菱铁矿(FeCO3)
8.高炉炼铁中发生了下列反应:①高温下一氧化碳将铁矿石还原为铁;②高温煅烧石灰石;③灼热的焦炭和二氧化碳反应;④焦炭充分燃烧。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④
9.关于工业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矿石用于炼铁是因为含有大量单质铁
B.在高炉中冶炼出来的是生铁,不是纯铁
C.焦炭的主要作用是不完全燃烧制取 CO
D.高炉的尾气成分为 CO2,可以直接排放
10.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C.主要原理:
D.石灰石的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11.(1)地球上的金属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________、________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
(3)铁在自然界都是以________(填“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炼铁的原料都是铁的矿物,它们都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2.某炼铁厂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Fe2O3)做原料冶炼生铁,今欲冶炼含铁96%的生铁500 t,若生产过程中铁的损耗忽略不计,则至少需要含Fe2O3 85%的赤铁矿多少吨 (结果精确到0.01 t)
13.(1)计算Fe2O3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某钢铁厂购买含Fe2O3 80%的赤铁矿石1 000 t,理论上可炼铁多少吨
14.冶炼 500 t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多少吨?(结果精确到0.1 t)
15.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如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紫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B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0 ABBDADACBC
11.
金 银 化合物
铝 铁
化合物 混合物
12.
解:设需要含Fe2O3 85%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
160 112
x×85% 500 t×96%
x=806.72 t
答:需要含Fe2O3 85%的赤铁矿806.72 t。
13.
(1)7:3
(2)
解:设理论上可炼铁的质量为x。
160 112
1 000 t×80% x
x=560 t
答:理论上可炼铁560 t。
14.
解:设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为x。
160 112
80%×x 500 t×(1-3%)
x=866.1 t
答:需要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866.1 t。
15.
Fe3O4
做燃料(冶炼金属等)
CO(或C或H2)
Fe+CuSO4 == FeSO4+Cu,置换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