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课后作业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课后作业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30 21:2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时2 金属的腐蚀与保护
1.“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图中的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2.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可以除去铁锈
B.铁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生锈不是缓慢氧化
D.铁部分锈蚀后没有回收价值
3.一般情况下,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活泼性强的金属首先被腐蚀。为了避免轮船的钢质外壳被腐蚀,通常在外壳上镶嵌的金属是( )
A.锌板 B.铜板 C.银板 D.铅板
4.《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苏州正式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下列分类方式不正确的是( )
A.可回收垃圾:废旧书本
B.厨余垃圾:剩菜剩饭
C.有害垃圾:充电电池
D.其他垃圾:破铜烂铁
5.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铁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金属
6.埋藏在地下两千多年的“越王勾践剑”,出土时依然光彩夺目,没有锈蚀,下列原因与之无关的是( )
A.埋藏的环境温度高
B.剑身表面经过处理,形成一层致密保护膜
C.埋藏的环境中氧气少
D.宝剑的主要成分是青铜,抗腐蚀性能好
7.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下列气体中,与铜锈蚀无关的是( )
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8.光亮的铁在下列情况下最易生锈的是( )
9.下列各种铁制品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表面喷有油漆的铁门 B. 装液态氮气的铁容器
C. 放置在潮湿空气中的铁管 D. 沉没在机油中的铁制零件
10.铁是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表面涂漆以防止铁生锈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经常清扫铁器表面灰尘可以防止铁生锈
1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金属资源的是( )
A.过度开采金属矿物 B.寻找金属代用品
C.防止金属的腐蚀 D.回收易拉罐
1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都属于( )
A. 化合物 B. 混合物 C. 金属或合金 D. 氧化物
13.下列物品需采取防锈措施的是( )
A. 铁制防盗网 B. 不锈钢菜刀 C. 铝合金窗 D. 金戒指
14.保护金属资源的重要性: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废旧金属的随意丢弃,不仅会造成____________,还会造成____________。故金属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节约____________,还可以减少____________。
15.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有: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两同学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一个将一根干燥的铁丝弯成图8-3-5所示的形状,并将其两端分别插入盛有水的烧杯甲中和盛有植物油的烧杯乙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铁丝A、B、C三处表面发生的变化,你认为何处铁锈最明显?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采用图8-3-6所示装置,放置三个星期后,他能观察到的除了铁丝表面变化外,还有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现象你得到了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3 BBADBADBCAACA
资源浪费 环境污染 金属资源 环境污染
防止金属腐蚀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合理地开采矿物 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16.
A处。因为此处既接触空气又接触水
导管中液面上升,高于水平面 铁生锈要具备两个条件:与水接触,与氧气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