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0-31 11:3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其原因。
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长歌行:为了天下大局,刘秀放下大哥的死,不惜饶朱鲔一命!
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以汉朝为背景,讲述了西汉覆亡之期,刘秀等人历尽艰辛完成东汉举世伟业的传奇故事。今天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聚焦“东汉的兴衰”,一起回顾那段飘摇的历史。
2.回顾西汉的知识点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1.温故知新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稳定政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2.西汉的灭亡
(1)王莽夺取政权
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王莽趁机夺取了西汉政权。
王莽是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氏家族利用外戚的身份,长期握有朝廷内外的军政大权。
公元9年,王莽宣布自己承受天命,迫不得已“即真天子位”,建国号为“新”,年号为“始建国”,就这样,王莽的新朝取代了汉朝。
(2)“新”朝 王莽改制
目的:缓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特点:托古改制
结果:引发社会混乱,导致绿林、赤眉起义
失败原因:不合时宜的改革激化社会矛盾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起义推翻
3.东汉的建立
公元25年,刘秀称帝(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刘秀:28岁起兵,30岁称帝,在位33年。称帝后经过十多年的征伐,基本统一中国,恢复汉朝。其为人谨慎、朴实而有气度,躬亲政务,堪称一代明君。
【资料链接】中国古代纪年法:
帝王纪年法(汉高祖元年是公元前206年)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建元元年是公元前140年)
干支纪年法、公元纪年法等
公元纪年法:西汉————新————东汉
前202年——公元9年——公元25年
西汉建立至今(2016年)有(2217 )年的历史。
4.材料研读
光武帝时,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
材料反映的是刘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新政的作用如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刘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5.刘秀建立东汉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局面呢?
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
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影响:
光武帝刘秀重建汉朝政权,结束了西汉末年以来长期混乱的局面,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光武中兴”。
6.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等。都善于用人、勇于纳谏等。
③结果: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
①统治思想: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7.知识小结
(二)外戚官员交替专权
1.确外戚、宦官两者的含义。
外戚:皇帝的母族、妻族。
宦官: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
2.材料研读;下图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表,这些皇帝继位时的年龄平均是多少?他们的平均寿命又是多少?
继位平均年龄9.5岁,平均寿命24岁。东汉未满16岁即位的幼年皇帝占总数的3/4。
思考:这么小的皇帝能治理好国家吗?东汉中期后出现了什么现象?由此引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学习。
3.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原因
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
(2)表现
太后重用自己的亲戚,导致外戚的权利膨胀。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被外戚摆布,便依赖身边的宦官设法除掉外戚,宦官由此得到宠信,把持朝政。
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东汉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4.材料研读
东汉中后期形成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爆发:
时间:184年
领导人:张角
创立组织:太平道
2.材料研读: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
材料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
这一事件有哪些特点?
黄巾起义;领导人是张角。
“甲子”指184年,“苍天”指汉朝,“黄天”指黄巾军。
起义的特点:借助宗教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头裹黄巾。区别于之前的陈胜吴广起义。
3.思考探究: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黑暗统治了
4.材料研读:
“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5合作探究
讨论: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用革命手段反对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不同点:
大泽乡起义的爆发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经过长期酝酿,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大泽乡起义只作了简单的准备,而黄巾起义借助宗教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
三、课堂总结
四、随堂练习
1.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其中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B )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东汉后期,爆发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这场起义是( C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白莲教起义
3.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4.刘秀治国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奴婢__________________苛捐杂税。 恢复_________________税一,提倡_______,_______机构,_____冗员,_____吏治,_____贪官污吏。
5.连连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3张PPT)
导入新课
电视剧《秀丽江山之长歌行》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以汉朝为背景,讲述了西汉覆亡之期,刘秀等人历尽艰辛完成东汉举世伟业的传奇故事。今天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聚焦“东汉的兴衰”,一起回顾那段飘摇的历史。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西汉简介
时间:前202~公元9年
建立者:刘邦(汉高祖)
都城:长安
早期政策:休养生息
初步繁荣:文景之治
鼎盛时期:汉武帝统治时期
汉高祖刘邦
汉景帝刘启
汉文帝刘恒
导入新课
汉武帝刘彻
13.东汉的兴衰
学习目标
知道东汉的建立和“光武中兴”出现的原因。
理解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及其原因。
了解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生产,稳定政局。
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盐铁专卖,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西汉面临着怎样的命运?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西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西汉灭亡
王 莽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外戚是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目标导学一:光武中兴
公元前202年
公元9年
西汉
外戚王莽
篡汉
新朝
想一想:
什么叫“外戚”?
王莽
皇帝的母族、妻族被称为外戚。王莽是西汉汉元帝皇后的侄子。
公元元年
(一)社会背景: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的施政新政更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王莽政权被起义推翻
资料链接
王莽钱币拓片
刘秀于公元 年称帝,定都 ,
史称 。刘秀就是 。
25
洛阳
东汉
光武帝
(二)东汉建立
公元9年
公元25年
长安
洛阳
西汉
东汉
西

公元25年,刘秀称帝
(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三)光武帝巩固政权的措施
刘秀
(前6年—公元57年)
东汉开国皇帝
刘秀:28岁起兵,30岁称帝,在位33年。称帝后经过十多年的征伐,基本统一中国,恢复汉朝。其为人谨慎、朴实而有气度,躬亲政务,堪称一代明君。
光武帝时,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
材料反映的是刘秀实行的一系列新政中的哪一项措施?新政的作用如何?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刘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材料研读
1.释放奴婢
2.减轻赋税、减轻刑罚
3.合并郡县,裁剪官员
4.监督官吏,惩处贪腐
5.缓和民族矛盾
6.结果: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光武
中兴
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相同点:
①背景: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
②内容:统治阶级都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等。都善于用人、勇于纳谏等。
③结果: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
不同点:
①统治思想: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②内容: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
启示:统治者要重视民生,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发展生产, 才能使社会出现盛世局面。
比较“光武中兴”与“文景之治”的异同
光武中兴
原因
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表现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局面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
合并郡县,裁剪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知识小结
目标导学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汉冲帝刘炳
2岁即位 3岁过世
汉质帝刘缵
8岁即位 9岁过世
汉和帝刘肇
10岁即位
汉殇帝刘隆
百天即位 8个月夭折
东汉未满16岁即位的幼年皇帝占总数的3/4。
外戚专权、宦官干政成为东汉政治的一大毒瘤。
皇帝 即位年龄 寿命(岁)
和帝 10 27
殇帝 1 2
安帝 13 31
顺帝 11 30
冲帝 2 3
质帝 8 9
桓帝 15 36
灵帝 12 34
少帝 14 14
献帝 9 54
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及寿命一览
这10位皇帝即位时的平均年龄是
9.5岁!
平均寿命只有24岁
皇位更迭频繁
皇帝早逝
幼主即位
母后临朝
外戚专权
君权旁落
皇帝长大
依靠宦官
诛杀外戚
夺回君权
宦官得宠
把持朝政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一)东汉后期政局特点
材料研读
东汉中后期形成的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材料一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外戚梁冀先后立了3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部当官封侯,横行霸道,把数千平民当作自己的奴婢,各地上贡朝廷的物品先要送到他家后才敢献给皇帝。年幼的汉质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他。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导致社会混乱,人民遭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危 害
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对东汉王朝的统治造成了什么影响?
目标导学三 黄巾大起义
跋扈将军
梁冀
东汉建立
光武中兴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太平道人张角
黄巾起义
资料链接
背景:
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自然灾害频繁,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众多达数十万。
(一)请自主阅读课文,找出关于黄巾起义的相关史实:
时间:
地点:
人物:
口号:
性质:
184年
邢台巨鹿
张角等领导太平道信徒
“苍天已死,黄巾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结果:
遭到统治者和统治阶级残酷镇压,起义首领张角因病去世,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其余部坚持斗争了20多年。
影响:
这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公元220年,
曹丕建立魏国。
东汉灭亡。
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地方州郡乱作一团。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
材料中的“甲子”指哪一年?“苍天”“黄天”各代表什么?
这一事件有哪些特点?
黄巾起义;领导人是张角。
“甲子”指184年,“苍天”指汉朝,“黄天”指黄巾军。
起义的特点:借助宗教太平道,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头裹黄巾。区别于之前的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研读
为什么会爆发黄巾起义?
东汉后期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时局动荡不安,大批贫民流离失所,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广大人民再也不能忍受黑暗统治了。
“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讨论: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有哪些异同点?
相同点:
都是用革命手段反对封建统治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不同点:
大泽乡起义的爆发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经过长期酝酿,是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大泽乡起义只作了简单的准备,而黄巾起义借助宗教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
合作探究
课堂总结
东汉的兴衰
光武中兴
东汉的建立
时间:公元25年
建立者刘秀
光武帝巩固统治的措施
外勤宦官
交替专权
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黄巾起义
概况
东汉后期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领导的起义爆发
影响——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1.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盛世景象,其中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 ( )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东汉后期,爆发了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这场起义是 (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白莲教起义
B
C
随堂练习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9年
25-220年
3.下列表示西汉与东汉关系图哪一幅是正确的?请说明理由?

4.刘秀治国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奴婢__________________苛捐杂税。 恢复_________________税一,提倡_______,_______机构,_____冗员,_____吏治,_____贪官污吏。
减轻衣民的负担
释放
废除王莽时期的
西汉
时期的三十
节俭
裁并
裁撤
整顿
严惩
汉武帝
汉高祖
建立汉朝
休养生息
以德化民
文景之治
汉武盛世
国大一统
柔术治国
光武中兴
汉景帝
汉文帝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