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教师寄语:请紧紧把握现在,让我们把一种希冀一种愿望种进大地。春天,它就会萌生绿色的叶片。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和“重农抑商”政策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点拨、习题训练
学习用具 导学案、教材、多媒体
复习提问:1、我国古代金属冶炼技术、棉纺织业和丝织业、陶瓷业的成就2、我国古代手工业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课前——新知导学(基础细细梳理)一.商业的发展1、商朝:产生职业 和最早的________2、周朝: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商人为 服务。3、春秋战国:1)出现实力强大的商人,_______成为商人主体 2)形成许多著名的 4、隋唐:原因:政治上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开通表现:西域及 、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和海上 空前繁荣宋元新高峰: 1)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 ,集镇、 兴盛 2)元代:广泛流通 6、明清——新特点 1)商业市镇兴起,___________占据主要地位2)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 普遍种植3)广泛使用__________,便利了 和 的集聚4)区域性的___________出现,形成_______、________、 、 等大商帮5)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二.城市的繁荣:1、发展历程:(坊市制的发展演变)(1)周秦至唐代: ①凡_____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 ;县城以下,一般禁止 ②市处于城中 ,坊、市界限分明 ③城市主要职能:___________、 , 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不大(2)宋代: ① 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于街巷,形成 。 ②城郭和乡村也被允许 ,还出现了 、 、 等, ③商业活动不再受 的监控,城市的___________大大增强。 ④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子。城市类型: ①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 广州、 、 、 、 、 ②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 特点:工商业发达和 地区、商业繁荣、 密集重农抑商1、发展历程:(1)产生: 时期(原因) ①根因—— ②具体原因——商业的 及商人 等特点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加强:汉代 ①表现: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以困辱之”,并严禁商人________ ②影响:有效的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 的阻碍(3)松动:中唐以后 表现:鼓励______________,实行 ,商人地位 (4)强化:明清时期表现:①对商业发展不采取 政策,对 进行盘剥 ②限制对外贸易(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后期只允许广州一口通商。影响:①并不能完全遏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严重阻碍了 (即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潮流的一个重要原因2、评价(1)积极: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发展社会经济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有积极作用。(2)消极: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压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从根本上造成了中国的落后,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后面课堂——疑难解析(重难层层落实)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不平衡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城市的商业性和经济功能逐渐加强,商人群体活跃3、货币不断演变。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时期,白银广泛使用4、以“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并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兴盛5、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据主导地位课后——实践导练(能力步步提升)1、据《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 ①重农抑商政策 ②“海禁”政策 ③“闭关锁国”政策 ④地主阶级的剥削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2、小五被时空穿梭机送到宋朝汴京旅游,他可能看到和遇到的情况有①在夜市盘桓到三更半夜 ② 在客舍附近购买食品充饥 ③白天到城郊购买瓷器 ④ 市场和居民区被高高的城墙分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与唐朝前期的都城长安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A.商品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品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4、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抑商”含义是 A.取消一切商业活动 B.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C.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 D.一切商品均实行 1、简述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历程2、城市是商业繁荣的重要表现之一3、结合《清明上河图》,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影响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2)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3)国内交通和中外交通的状况 (4)货币的统一 (5)国家采取的政策严重影响商品交换的进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