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必修二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9-05 10:0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教师寄语: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就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难以闻到花朵的芬芳。点亮一盏心灯,不仅照亮自己也能照亮别人。
课标要求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原因、影响难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点拨、习题训练
学习用具 导学案、教材、多媒体
复习提问:1、简述春秋战国、隋唐、宋元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2、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了哪些新特点?3、明清时期兴起的工商业市镇有哪些特点?4、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评价课前——新知导学(基础细细梳理)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1、时间:14——18世纪,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2、原因:(1)农业:① 水平提高,《 》中涉及的生产技术领先世界;②双季稻得到扩种, 、 等高产农作物引进和推广,加上广泛 ,民众的 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手工业:明中叶以后, 占据了主导地位 (3)商业:①商品流通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 , 日趋活跃;②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 3、表现:(1) 扩大,人口增长(2)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 之一(3)明清盛世的 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二、资本主义萌芽1、时间: 以后2.含义:一种新的 经营形式。在手工工场中,拥有 、 、 的工场主雇佣具有 的雇工,为 的需要进行生产。3、发展情况:①出现于个别地区、个别部门 ②微弱、稀疏 ③发展缓慢 4、阻碍因素:1)耕织结合、 的经济结构在全国仍居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 极其低下,阻碍 和新经济因素的成长。3)明清的 统治,实施“ ”、矿禁、“ ”政策4)根因:腐朽的封建制度5)思想文化:厉行文化专制,鄙视自然科学,使工商业的发展缺少技术支持三、近代前夜的危机中国世界政治君主专制日益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通过 ,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经济 发展缓慢 占主导地位通过工业革命,成为 国家对外 闭关锁国 政策殖民扩张,建立殖民统治思想文化厉行思想文化专制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近代科学兴起课堂——疑难解析(重难层层落实)对海禁政策的认识1.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不是绝对禁止对外 贸易,清政府仍留有广州一处同外国通商。2.原因:(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2)直接原因——防范外敌入侵和东南沿海人民抗清斗争 (3)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影响: 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消极:①使中国日渐脱离 ,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 、 刺激 、推进 的契机 ②这种政策终究无法阻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不能削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相反却阻碍了中国发展,堵塞了给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刺激的渠道,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课后——实践导练(能力步步提升)1、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值二铢而嬴。”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2、下列明清时期经济现象中,符合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应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得到推广 B、大力促进垦荒 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贵金属白银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3、明清统治者实行“抑商”和“禁海”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 B 限制工商业发展 C保护农耕经济 D防范“外夷”入侵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转为落后的原因是 ①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 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1、为什么说“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3、通过比较中西方的形势,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