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中案)
【时空概览】
【图解历史】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距今约6000年。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图为西安半坡博物馆复原的半坡民居。
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
半坡遗址中还出土了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图为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
长江下游的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距今7000年左右。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河姆渡人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图为现存于浙江博物馆的河姆渡文化双鸟朝阳纹牙雕。
【比较】半坡居民与河姆渡居民
左图为半坡遗址出土的碳化粟,右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米种子,说明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知识框架】
【课中练习】
1. 制作了人面鱼纹彩陶(下图)的原始人类是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山顶洞人
2. 如下图所示是我国刑事相貌学专家赵成文教授通过颅像复原,还原的一个西安半坡男子形象图。“他”在生活中可能食用的食物包括
①水稻 ②白菜、芥菜等蔬菜 ③鱼 ④猪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 考古挖掘的遗址中出土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图片中,反映了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实物资料是( )
A. B.
C. D.
4.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以至于人们将夏商周时期称为“青铜时代”。下面4幅图所示的文物中,不属于“青铜时代”的是
A. B.
C. D.
5. 如下图描绘的是一幅远古居民日常生活的想象图,图中的远古居民是( )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6.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以下是关于“原始农耕时代”的思维导图,图中“?”应该填
①北京人 ②半坡人 ③山顶洞人 ④河姆渡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7. 造成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不同房屋(如下图1、图2房屋复原图)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生产工具 B. 劳动技术 C. 生活习惯 D. 自然条件
8. 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下图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 )
A. 聚族而居 B. 原始农业
C. 贫富分化 D. 采集狩猎
参考答案
1.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纹饰为主,纹饰多是几何图案,还有动植物纹饰,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故选C项。
2.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还种植白菜、芥菜等农作物,饲养猪和狗等家畜,他们还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有时也采集野果,作为食物的补充,D项正确;河姆渡遗址在长江流域,那里的人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①错误,排除A、B、C选项。故选D项。
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A项是半坡人制造的彩陶,A项正确;B项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排除B项;C项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排除C项;D项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属于原始农耕时代的陶器,不属于青铜时代,B项正确;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出现了青铜器,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A、C、D选项是青铜器,属于青铜时代,排除。故选B项。
5.D
【详解】根据材料图片是干栏式房屋,这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D项正确;A、B、C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项。
6.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主要种植粟等粮食作物,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综上,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是原始农业的代表,②④正确,C项正确;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期原始农业尚未产生,故排除①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
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建造半地穴式房屋,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条件,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他们居住干栏式房屋,因此说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建造不同房屋的决定原因是自然条件的不同,D项正确;A、B、C三项均说法不正确,排除。故选D项。
8.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石斧和骨耜体现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B项正确;聚族而居是指的定居生活,排除A项;图片信息体现不出贫富分化,排除C项;这也不是采集狩猎的体现,排除D项。
试卷第1页,总3 页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课前案)
【导读】
【课前预习】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 在陕西西安东部_______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_______年,定名为_______。
2. 半坡人的居住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居住区外有_______和烧制陶器的_______。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___。
3. 半坡人制作精美的_______石器。半坡人还制造_______、_______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_______,饲养_______和_______等家畜;他们还用_______、_______、石球等工具捕猎。
4. 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_______,最具特色的为_______。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_______。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_______。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5. 河姆渡人遗址位于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年左右。
6. 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_______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_______水井。
7. 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_______,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家畜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为主。河姆渡人的会制作陶器和_______,还有简单的乐器_______。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_______,还懂得使用_______。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8.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中国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黄河流域是_______的最早发源地。
9. 距今约_______年,中国农业兴起于中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流域,由最初的“_______”,发展到用_______进行耕种, _______和_______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知识拓展:良渚文化
试卷第1页,总5页
参考答案
1.半坡村 6000 半坡遗址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约6000年,定名为半坡遗址。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聚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浐河东岸,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
2.房屋 窖穴 壕沟 公共墓地 窑场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详解】据所学可知,半坡人的居住区大体上作南北较 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遗址内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圈栏2处,(窖穴)200多处,既然居住区是一种环形布局,那么,居住区外环绕一条(壕沟)围护,就很正常。沟外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烧制陶器的(窑场或窑址)。遗址内共发现房屋遗迹46座,除少数为方形、长方形外,绝大多数为圆形,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
3.磨制 骨器 角器 粟 猪 狗 弓箭 长矛
【详解】据所学可知,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它们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栗)、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他们在居住区内建起圈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用(弓箭)、(长矛)打猎,捕鱼,以补充食物。
4.陶器 彩陶 陶埙 制衣
【详解】据所学可知,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半坡人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等。
5.长江流域 七八千年
【详解】河姆渡人,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距今(七八千年)的古人类。
6.干栏式 木构 木结构
【详解】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是居住在今天长江流域的古原始人群。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7.水稻 骨耜 猪 狗 水牛 玉器 骨哨 象牙雕刻 天然漆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河姆渡人的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河姆渡遗址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还懂得使用天然漆。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羊、鹿、猴子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在河姆渡并出土了中国境内所发现最早的漆器,其陶器制作有一定的水准,最高烧成温度已达1000摄氏度左右。
8.人工栽培稻 栽培粟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发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 9000—7000年。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而半坡居民种植粟。
9.9000-7000 黄河 长江 淮河 刀耕火种 耒耜等翻土工具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 聚落 磨制工具
【详解】据所学可知,距今约(9000-7000)年,中国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粟、稻等(农作物种植)和猪、狗等(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