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内能与热机练习(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效率 D.柴油机的热机效率通常为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给质量为2kg、温度为的水加热,则完全燃烧酒精可使水的温度(不计热量损失,酒精热值为,)( )
A.升高到 B.升高 C.升高到 D.升高到
3.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C.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升高相同温度,乙液体吸收热量多
D.质量相同的甲乙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可能增大 B.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要吸收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5.如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丽同学根据表中的数据归纳总结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J (kg ℃)﹣1]
水 4.2×103 铁 0.46×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84×103
冰 2.1×103 水银 0.14×103
A.不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相同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银的比热容比酒精小,故相同条件下水银温度计测温时所用时间短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6.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小的是( )
A.捂热水袋的手变暖
B.用锯子锯木头,锯条的温度升高
C.放进热汤中的金属汤勺变得烫手
D.炽热的金属片插入水中后,水温升高
7.暑假期间,小明跟着妈妈去青岛游玩。烈日当空,小明在海边玩耍时发现:海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解释这一现象要用到的最主要的物理概念是( )
A.比热容 B.密度 C.热值 D.功率
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放出热量,温度就一定降低
B.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9.甲、乙两块质量相同的不同金属,在沸水里加热足够的时间,先取出甲投入一杯冷水里,当达到热平衡后,水温升高20℃;再取出甲块,立即将乙块从沸水中取出投入这杯水中,再次达到热平衡,水温又升高20℃,若不计热的损失,则由此可判断( )
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 B.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甲的比热容跟乙相等 D.无法确定比热容的大小
10.中考临近,考生多喝鱼汤对维持和提高记忆力有很大的帮助。在鲜鱼汤的制作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到鱼汤的鲜味,是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锅内鲜鱼汤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C.鲜鱼汤冒出大量的“白气”,“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同一炉灶上相同质量的油总比水温度升高的快,是因为油的比热容大
11.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比热容[J/(kg·°C)] 物质 比热容[J/(kg·°C)]
水银 0.14×103 砂石 0.92×103
水 4.2×103 冰 2.1×103
A.生物体内水的比例高, 有助于调节自身的温度
B.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测温液体, 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C.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 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D.由于水的比热容大, 长江水系大大减弱了城区的 “热岛效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机效率越高,做功越快
B.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比热容大
C.热量一定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在做功相同情况下,热机效率越高消耗燃料越少
13.根据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铁 铜 水 煤油
ρ/(kg/m3) 7.9×103 8.9×103 1.0×103 0.8×103
c/[J·(kg·℃)-1] 0.46×103 0.39×103 4.2×103 2.1×103
A.铜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0.39×103J
B.1kg的水温度由5℃升高到10℃吸收的热量小于从50℃升高到55℃吸收的热量
C.煤油和水体积之比为5:4,吸收热量之比为1:1,则升高温度之比为1:2
D.初温、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内能从铜块转移到铁块
14.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A、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已知mA=3mB,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加热时间都为t,则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9:2
C.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4:1
二、填空题
15.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过乙醚的棉花,把活塞迅速地压下去,棉花会燃烧,这是因为压缩筒内空气,空气的_____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乙醚的着火点,棉花才燃烧起来,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
16.A、B是质量相同的两个铁球,温度均为50℃,甲、乙两个杯子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和未知液体,温度均为30℃,现将A球放入甲杯,B球放入乙杯,热平衡后,A球温度降低15℃,B球温度降低10℃,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则A、B两球放出的热量之比为___________,未知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J/(kg·℃)。[c水=4.2×103J/(kg·℃)]
17.如图所示是小李同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点为______。第5 min时的内能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7 min时的内能;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______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不变)。
18.在一些车辆中,为防止发动机温度过高,常在散热器中装水进行冷却。某发动机工作一段时间,使散热器中8kg的水的温度升高50℃。若用某种相同质量的油来冷却,则这种油的温度会升高___________℃。[c水=4.2×103J/(kg ℃),c油=2.0×103J/(kg ℃)]
19.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到橡皮塞被_____________,同时管口出现“白雾”,这是管内水蒸气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在这个实验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传给水和水蒸气;橡皮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去。水蒸气的________能转化为橡皮塞的________能。
20.在物理学中,“热”是个多义词。下面四句话里的“热”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1)天气真热___________;
(2)摩擦生热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能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是今后替代石油、煤等传统能源首选,它是甲烷和水在海底高压低温下形成的白色固体燃料。我国南海,有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1m3的可燃冰可以分解出至少160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为3.2×107J/m3),则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完个燃烧________kg的焦炭产生的热量(焦炭的热值为3.0×107J/kg)(结果保留到整数位)。
22.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常压卞会迅速升华为气态。若某次开采出来的可燃冰热值为l.008×1010J/m3,0.0lm3的这种可燃冰完全燃烧后会放出_______J的热量,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后,可以将________的水从20℃加热到100℃。可燃冰燃烧时,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如果让可燃冰在富含氧的环境中燃烧,其热值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3.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压下活塞,观察现象。
(1)通过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小芬认为,筒内不放置硝化棉,压下活塞的过程中,筒内空气的内能依然是增加的,小芬的观点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硝化棉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24.如图所示,是金属焊接技术中的摩擦焊接,在两个焊件的接触面上施加一定压力,并使焊件高速旋转发生剧烈摩擦其接触面温度迅速升高,当接近熔点温度时焊件就牢固地焊接在一起了。施加一定压力,是因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______;剧烈摩擦使焊件温度迅速升高,是利用______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D
3.CD
4.A
5.C
6.D
7.A
8.D
9.B
10.A
11.C
12.D
13.D
14.C
15.内能 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16.3∶2 1.4×103
17.晶体 0℃ 小于 2
18.105
19.冲出 液化 内 机械
20.温度高 内能
21.171
22. 300kg 化学能 内能 不变
23.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正确 把空气内能的改变转化为硝化棉的燃烧,现象更明显
24.大 做功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