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0-31 20: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A.白求恩同志 B.白求恩 C.白求恩医生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________,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________的治疗和亲眼看过________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________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读课文《纪念白求恩》,“无不为之感动”中的“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________,“之”指代的是________;“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中的“这”指代的是________。
3.《纪念白求恩》作者________ , (1893-1976)字________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伟大的________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国家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讲话稿收在《________》(共5卷)里。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单选题
5.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精益求精( )
A. 更加 B. 利益
(2).微不足道( )
A. 满足 B. 值得
(3).漠不关心( )
A. 沙漠 B. 冷淡
(4).拈轻怕重( )
A. 沾染 B. 挑捡
6.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阅读上面一段话,选出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 毛泽东同志对白求恩的殉职表示悲痛。 B. 白求恩同志的精神令人十分感动。
C. 学习白求恩是对他的最好纪念。 D. 纪念白求恩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7.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派遣(qiǎn)拈轻怕重(niān)热忱(chén) B. 担子(dān)狭隘(yì)纯粹(cùi)
C. 殉职(xùn)教训(xùn)延安(yán) D. 殖民(zhí)鄙薄(bǐ)见异思迁(qiān)
8.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B. 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精益求精 , 才能更上一层楼。
C. 研究生毕业后,陈子睿既想去上海工作,又想留在姜堰,总是见异思迁 , 很难作出决定。
D. 看着小宝宝淘气的样子,大人们都忍俊不禁。
9.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A. 崇高 纯粹 B. 高尚 纯粹 C. 崇高 真正 D. 高尚 真正
10.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无聊 朦胧 以身徇职 麻木不仁 B. 光景 打量 拈轻怕重 漠不关心
C. 旌旗 阎罗 精益求精 见意思迁 D. 寒战 篝火 一瘸一拐 一张一歙
11.根据表达的要求,选词填空。( )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这种人________不是共产党员,________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A.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当然 根本 B.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其实 至少
C. 漠不关心 麻木不仁 不但 而且 D. 麻木不仁 漠不关心 当然 至少
三、综合题
12.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求恩遗嘱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提要] 这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临终前的遗嘱:请求国际援华委员会给我的离婚妻子坎贝尔夫人拨一笔生活款子,分期给也可以……一箱子食品和文学书籍送给董同志,算是我给他和他夫人、孩子们的新年礼物……
(1)白求恩的遗嘱为什么能让“钢铁将军”聂荣臻泪流满面?
(2)阅读下面这段资料,回答问题。
1970年10月,中国和加拿大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白求恩获得“加拿大历史名人”称号。1973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出资购买了白求恩降生时的居所,按白求恩出生时房子的原貌进行了修缮,建成了白求恩故居博物馆。
结合上述内容,请你为白求恩故居补写对联来凭吊这一伟人。
上联:伟人音容今宛在
下联:________
橫批:万古流芳
四、现代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
——孙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
铁凝
①就我个人而言,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回到他的作品。对于像孙犁先生这样人品与文品高度一致的作家,就更是如此了。可以说,孙犁的作品伴随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
②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秀梅、妞儿们,那是因为,她们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寻的“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孙犁先生说:“《山地回忆》里的女孩子,是很多山地女孩子的化身。当然,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地把她们推向阳光照射之下,春风吹拂之中。在那可贵的艰苦岁月里,我和人民建立起来的感情,确是如此。我的职责,就是如实而又高昂浓重地把这种感情渲染出来。”
③在我看来,真诚,是作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也正是因为这种真诚,孙犁先生能够在复杂的时代风云中写出超越生活表象的“真实”。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铁木前传》,就是最好的证明。单说那个精灵一样的女孩子小满儿,就足以抵达刻骨的人性深度。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她似乎是一个落后分子。可是,这个仿佛是从《聊斋》里走出来的女孩子,单用美艳、明媚不能概括她,单用狡黠、虚荣不能概括她,单用热烈、纯真要不能概括她,她似乎是上述这种种形容词的混合体,而作家在表现她时,也是怀着十分复杂的感情。我意识到,在她轻佻、随便的外表下,有着无可抑制的热情与幻想,也有着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悲伤。孙犁深刻地同情人,深刻地了解人,他忠直地按着源自内心的同情和了解去写,正是因此才使他的人物穿越时间而鲜活如新。可以说,有了《荷花淀》,孙犁先生奠定了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位置;而有了《铁木前传》,孙犁先生才成为了孙犁先生。
④晚年的孙犁,小说写得少了,他把时间大多用在了研读古籍,写作散文、杂文上,尤以大量的文论和书论而引人瞩目。中华文明历经几千年,未曾毁于灾荒、战火、人祸,反而星垂野阔,一脉千流,大概也和孙犁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始终悉心保护、修复文化,坚守自己的理想有关吧。这灯下修书的老人形象,竟是无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剪影。
⑤我常常想,为什么孙犁的作品至今仍经得起一读再读,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呢?除了以上谈到的,我还想谈谈他对语言的珍视。孙犁先生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读一读孙犁先生的作品,不难感受到语言在千锤百炼之后所呈现出来的润泽的神采和深厚的力量。
⑥我敬仰孙犁先生,还因为他以他的写作和生活,向我们示范了如何小心呵护真、善、美的种子,使之成为人生温暖的底色。终其一生,孙犁先生都深切怀念他所经历过的战争年代,怀念他生活过的那些村庄,怀念那些作为伙伴、战友和同志的战士和群众,这种感情滋养了他的心灵,无论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故,他都怀抱着胸中那一簇火焰。
⑦作为文学晚辈,我和我的一些作家朋友们在年轻时都受到过孙犁先生的恩泽。那时候,孙犁先生在《天津日报》编“文艺周刊”,他关注着青年作家的成长,给予过许多热情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刚刚踏上文学道路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夜里走山路,有凉风扑面、神清气爽的时候,也有四顾茫然、不知所以的时候。这时候,一封信函,或者是几句话,都能点亮文学的灯火,照亮前面的路。在我心目中,孙犁先生就是那位提着灯的宽厚长者。199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病中的孙犁通过《文艺报》向大会表达了祝愿,他说:“希望大家同心协力拿出好作品。”如今,孙犁先生不在了,我想,我们大家都愿意像孙犁先生对待当年的我们一样,同心协力,做一些“引导、打杂和清扫道路的工作”。这大概才是对孙犁先生最好的回报吧。
(有删改)
(1)第⑤段,作者为什么说孙犁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请简要概述。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3)“孙犁先生就是那位提着灯的宽厚长者”一句说明了孙犁先生的什么特点?
(4)本文多处引用孙犁先生的作品,其作用是什么?
14.阅读课文节选,回答下面的问题。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1).选文第1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句中,“这点”指什么?为什么说“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3).“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一句中,“只”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4).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学完这篇文章后,你该如何来反驳这种观点?
答案部分
一、填空题
1. B;C;C;A
2. 被
;白求恩(或白求恩的精神)
;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且医术高明
3.毛泽东;润之;无产;毛泽东文选
4. 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
二、单选题
5. (1)A
(2)B
(3)B
(4)B
6. C
7. B
8. C
9. B
10.B
11. B
三、综合题
12. (1)因为在遗嘱中,白求恩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远在家乡的前妻和异国的朋友。这是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体现,是一位伟人的真情流露。
(2)(示例)中加友谊世长存
四、现代文阅读
13. (1)①孙犁真诚、忠直,文如其人,他的作品流露着对人民的深厚情感。②作为知识分子,孙犁始终悉心保护、修复文化,坚守自己的理想。③孙犁珍视语言,使其呈现出润泽的神采和深厚的力量。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纸比作砧,把心比作锤,形象地表明语言需要积累,需要借助独具个性的情感和极富个性的生活来不断锤炼。
(3)孙犁先生是一位热心的文学前辈,他关注着青年作家的成长,给予过许多热情的鼓励和及时的引导。
(4)①纪念一位作家的最好方式是回到他的作品,多处引用孙犁先生的作品丰富了孙犁先生的形象,更加强烈地抒发了对孙犁先生的怀念之情;②文如其人,如此更易凸显孙犁先生的文品和人品;③增强演讲的感染力和真实性。
14. (1)对比论证。将白求恩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一班人”的表现进行对比,突出白求恩的精神,点出学习这种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这点”指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因为有这点精神就会在工作中想着他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谋幸福,就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3)表达了作者对与白求恩同志见面次数之少的遗憾之情。
(4)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人类共同形成了一个大的社会,为了社会的利益,我们应该少一些为己,多一些为人、为社会。推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社会理念,将会恶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削弱社会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