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件(希沃白板专用+PPT图片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件(希沃白板专用+PPT图片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1-01 10:1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月花夕拾

《朝多拾》读书方法指导
(1)丰富人生感受和体验:体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温
暖回忆和理性批判。
(2)思考人生问题:如《五猖会》反映的家庭教育问
题。
(3)注意经典文化的积累:让自己的思想和大师们联
网接轨,涵养性情,启迪人生。
目录
《小引》
1、《狗·猫·鼠》
2、《阿长与<山海经》
3、《二十四孝图》
4、《五猖会》
5、《无常》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7、《父亲的病》
8、《琐记》
9、《藤野先生》
10、《范爱农》
《后记》
朝花夕拾
题目解说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主题思想主要内容重要考点艺术特色
题目解说
“朝花夕拾”的含义是“早晨的花晚上拾起”,即“从记忆
中抄出来”的意思。据鲁迅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
记忆中抄出来的”。《朝花夕抬》是关于鲁迅生平史实的
第一手资料,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早年鲁迅的完整形象
这部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是他中年以后回
忆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的历程。
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
兴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
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阿Q正传》,小说集《彷徨》、《
呐喊》、《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
《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文集》
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
记》。
创作背景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
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
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
的生活。他曾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
苦,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
常》等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写作《狗·猫
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五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长妈
妈)、恩师〔藤野先生)、朋友(范爱农)、邻居(衍太太)
儿时的私塾老师(寿镜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
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
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
子的丑恶嘴脸,亳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
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
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
散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
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
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