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31 19:0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同步练习(4)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实验题
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___g,体积为______cm3,密度=______kg/m3。由于捆绑矿石的轻绳也排开一些水,因此会使测的矿石密度偏______。
2.联合国定义3月22日为国际水资源日,课外兴趣小组对自己所在城市的供水系统和水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测量。
(1)某同学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左侧的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2)正确操作,测出自来水和杯子的总质量为118.8 g,将部分水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 mL。测出剩余自来水和杯子的质量,如图乙所示,为______g。
(3)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自来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4)在向量筒倒入自来水时,如果不慎有溅出,则测出自来水的密度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给你一架天平、砝码、一个烧杯、足量的水、细线、一块石块,请设计测量石块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
(1)请你说明测量步骤.
(2)请你推导出测量石块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4.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表一:
物体 A B C
质量/g ① 14.6 21.6
体积/cm3 ② 5.4 8.0
表二:
物体 D E F
质量 9.0 20.3 15.5
体积 5.0 7.5 8.6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左盘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右图甲所示,天平平衡,请你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①________;
(2)将给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体体积记录在表内②_________;
(3)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用“ ”描点,作出图像___,观察图形并得出结论: ____;
(4)小明由测量了3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用“×”描点(__________),观察分析做出判断:_______和______是同种物质(选填D/E/F);
(5)一个与D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是10cm3,它的质量是_____g。
5.某小组测量一种不易溶于水且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水平放置的天平如图甲所示,首先将游码拨至_____,此时发现指针如图乙中所示,为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左”或“右”)端调;
(2)将被测固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并拨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固体的质量是_____;
(3)将被测固体放入装有4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丁所示,则固体的体积是_____cm3;
(4)这种固体的密度是_____kg/m3。
6.小乐同学甲中有一个玻璃钢实心小球,他想通过图的实验测定制作小球的玻璃钢的密度。
(1)称量质量时,当小乐依次往右盘中添加了1个20g和1个10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了分度标尺的右边(如图所示),接下来小明的正确操作应是___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移动砝码 B.取下2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C.取下10g的砝码,换上5g的砝码 D.再往右盘添加5g的砝码
(2)小明用天平正确称量小球的质量时,右盘上砝码总质量是25g,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球的质量为_____g;把小球浸没在装有20cm3水的量筒中,水面升至如图所示位置,则小球的体积为________cm3,测得的玻璃钢密度为__________g/cm3。
7.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测得四组数据,填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物体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 cm3)
1 铝块1 54 20 2.7
2 铝块2 108 40 2.7
3 松木1 108 216 (▲)
4 松木2 10 20 0.5
(1)上表中括号内处填写的数值为___________。
(2)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同一种物质,___________。
(3)比较1、4两次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4)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作为物质的特性,就定义为___________。
8.小明同学喝牛奶时想知道牛奶的密度,于是他进行如下实验:
(1)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右侧,此时他应向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240g;
③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后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g;
④读出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10cm3;
⑤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ρ牛奶=_______g/cm3;
(2)小明同学很聪明,他在没有量筒,只有天平、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杯子和笔的情况下,能测出牛奶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用天平称出空杯子的质量m0;
②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杯子作标记,用天平称出杯和水的总质量ml;
③将水倒掉并擦干杯子,再向杯中倒牛奶至_______,用天平称出牛奶和杯总质量m2;
④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牛奶密度表达式:ρ牛奶=_______;
(3)小华看到小明实验后,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B.将适量牛奶倒入杯中;
C.用天平称出牛奶和玻璃杯总质量m2;
D.将杯中牛奶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
E.计算牛奶的密度ρ=;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有什么缺点?_______;
②请你提出改进这个实验的办法。_______。
9.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水和烧杯.
实验过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一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图二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做标记; 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 c.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 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讨论 用此方案测出的密度偏________(选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
10.某同学利用天平、量筒及烧杯等测量盐水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前应进行的必要操作有:
A.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B.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应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2)该同学按图甲、乙、丙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请你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将该次实验的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______
(3)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图中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______。
11.某小组同学测食用油密度,他们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90.2克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食用油倒入量筒内如图所示,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克) 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克) 倒出油的体积(厘米3) 油的密度(千克/米3)
90.2 _____ _____ _____
12.在“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中: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成“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
(2)将装有适量盐水的小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烧杯的质量为20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简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g,由此可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kg/m3;
(3)若实验后小明发现烧杯中残留少量盐水,则测得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值偏______(选填“大”或“小”)。
13.小枫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所用实验器材有天平、量筒、水、细线,以及大小不同的铁块、塑料块各三个。
实验次数 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 质量体积()
1 铁块1 46.8 6 7.8
2 铁块2
3 铁块3 156 20 7.8
4 塑料块1 7.5 6 1.25
5 塑料块2 12.5 10 1.25
6 塑料块3 25 20 1.25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这时发现刻度盘上指针如图所示,则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横梁螺母,使横梁平衡,再分别测出各铁块.塑料块的质量。
(2)用刻度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铁块、塑料块的体积。
(3)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有位同学漏填了如图所示的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读数分别应为________、_______。
(4)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不同种物质,____________;这结论反映了不同物质的某种性质,在物理学中,用_______来描述这种性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左 73.4 20 3.67×103 小
2.平衡螺母 60 58.2 偏大
3.见解析所示
4.27 10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D F 18
5.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左 62.4g 20 3.12×103
6.C 29.4 15 1.96
7.0.5 它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不同物质,体积相同时,质量不同 密度
8.零刻度线 左 229.6 1.04 标记 测牛奶体积时有较大误差,有些牛奶沾在玻璃杯壁上 先测体积后测质量,既将步骤A移到步骤D后
9.平衡螺母 62 30 2.07 小 详见解析
10.CAB 见解析 乙丙甲
11.73.4 20 0.84×103
12.左 66 1.1×103 大
13.游码 左 78 10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同 密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