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5 水循环与水资源
1.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和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是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2.以下现象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在其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
A.冰的消融 B.霜的形成
C.雪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3.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 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升华、凝华
4.曾经“其水澄澈,冬夏不减”的罗布泊,现已干涸无水,附近曾繁华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被茫茫沙漠所吞没。造成罗布泊干涸的原因不可能是( )
A.自然蒸发 B.无节制的引流灌溉
C.土地沙化 D.过度放牧
5.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6. 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下列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
B.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放热
C.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吸热
D.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
7.下面是“水”的几条“旅行”路线:a.水→冰→水蒸气;b.冰→水→水蒸气;c.水蒸气→水→冰;d.水蒸气→冰→水。你认为“水”的这几条“旅行”路线中可行的是( )
A.只有c
B.只有b
C.只有b和c
D.四条路线都可以
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海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B. 为保护水资源,生活中应该节约用水
C.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资源污染
D. 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9.去冬今春,某市干旱少雨,给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下面关于干旱少雨主要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气中缺乏水蒸气 B. 大气中水蒸气太多
C. 大气温度偏低 D. 大气温度偏高
10.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11.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下列与“雪”的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冰冻的衣服变干
B.深秋大雾弥漫
C.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
D.铁水浇铸成零件
12.在自然界出现的露、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中,其形成过程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__。
13. 云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____热。
14.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均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5.北方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冰花”是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物理现象,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此时小芳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玻璃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参考答案
1——11 CABACBDBADC
12.露 霜
13.液化 放
14.外表面 内表面
15.凝华 内 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