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下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醉翁亭记》。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醉翁亭记》的主题,理解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襟怀,今天我们继续感受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P2 一、导入
北宋朱弁biàn撰《曲洧wěi旧闻》载:“《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宋子京得其本,读之数过,曰:‘只目为《醉翁亭赋》,有何不可。’”这里提到的宋祁(字子京),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他认为《醉翁亭记》是赋,不是记。
P3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说:“退之作记,记其事尔;今之记乃论也。少游谓《醉翁亭记》亦用赋体。”从陈师道的议论和引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对记文体式的坚持,对《醉翁亭记》破体式的惊讶和不解。《醉翁亭记》对传统记文的突破,已成为新的经典。它创造了宋代游记散文铺排议论的模式,增强了抒情的主体性和文学色彩。下面我们从文体入手,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P4 二、学习过程
P5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表现手法。
2.欣赏本文骈散结合、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体会虚词穿针引线,摇曳多姿的妙用,理解文章的美。
P6 对于“记”这一文体,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八年级时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都是游记散文。我们想一想同为游记散文,《醉翁亭记》在写法上有什么突破呢。
P7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感情和主张。《桃花源记》主要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记叙了渔人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过程。《小石潭记》则按照游览小石潭的顺序,以描写小石潭的景物为主,寄托了作者感情。而《醉翁亭记》没有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骈偶句,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
P8 上节课同学们已经梳理了本文的结构。全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每一段的结构层次,理解作者在叙事和写景方面的独特之处。
P9 1.想一想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2.思考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思考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P10 我们先来看第一段。本文的叙事写景颇有特色。全文的层次结构分明,作者采取了层层递进、巧妙呼应的手法,融叙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令人拍案叫绝。文章从开头的全景、远景描写,逐步收缩视野,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范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作者一路写来景物各不相同,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之感,仿佛在引导读者寻幽揽胜,充满发现的乐趣。
P11 本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进层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
P12 文章写朝暮之景,从早到晚;写四时之景,从春到冬,早晚接续,四时递次;写游乐,先滁人而后太守;写太守宴饮,从外到内,写景井然有序。最后一段更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以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这样层层演进,累累叠加,把议论和抒情推向极致。
P13 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亭的环境清幽、赏心悦目,借解释亭名的由来,直抒胸臆,道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写亭朝暮四时之景的变化之美,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写滁州官民同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作者在叙事写景中传递出了自己的感情和志向,融情于景,景情合一。
P14 再从叙事角度上看,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醉翁与太守,一为名号,一为官职,互为表里,互相映衬,很好地揭示了人物情感的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多面性。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自报家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与汉赋中假托人物说事说理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漫气息。
P15 《醉翁亭记》在语言上也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每每读之,不禁会沉醉于其优美的语言艺术中。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读到让自己醉心的句子时不妨圈点勾画,从用语、句式等方面想一想本文的语言美在何处。
P16 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是本文行文的一大特点。如第3段,“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对“后者应”,描画滁人之游,生动传神;“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整体上是两个复句对偶,局部上则“临溪而渔”句对“酿泉为酒”,“溪深而鱼肥”对“泉香而酒洌”,既整齐华美,又错落有致。至于“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都是遥相呼应,错落成对,造成了珠联璧合、回环咏叹之美。
P17像朝暮相对,晦明相对,写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这是对偶。接下去倘作“朝则明、暮则晦”,也成了对偶,但作“晦明变化者”,就不是对偶了。再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里“野芳”两句写春夏的景色相对,“风霜”两句写秋冬景色不对,倘作“风高霜洁,水落石出”就对了。这里的不对,是有意要改成不对的。对偶显得整齐,不对显得活泼,构成错综之美。
P18 除了上面说到的对偶,本文在语言上还具有很多特点。一是文字简练,可谓惜墨如金。历来被人们称道的首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据说此文初稿的开头有数十字,经反复修改,定为这五字。在文坛上留下了推敲文句的佳话。还有,从大山深处引出一亭,仅用几十个字,可见文笔之简练。
P19 其次,语言平易流畅,这主要表现在不用难字,不用典故,不堆砌辞藻,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等方面。再有,委婉有致,摇曳生姿,主要表现在句式错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等方面。与韩愈散文追求奇险怪僻的风格相比,欧阳修走的是明白如话的一路,读之更亲切喜人。
P20在反复诵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一种抑扬顿挫,铿锵悦耳的感觉,这得益于欧阳修对虚词的创造性使用。在《醉翁亭记》里作者通篇使用21个“也”字,读来只觉得神釆飞扬,而绝无单调重复之感。奥秘何在呢?
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也”字的语法作用。“也”是个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解释或判断,有时表示陈述,有时也表示感叹、祈使、疑问和反诘等语气;用在句中则表示提示。这是把虚词放在句子范围内来进行研究,因此通常只要了解整句话的意思,就不难看出其中某个(或某些)虚词的语法作用。
P21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这四句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P22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这两句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P23但古人写文章用虚词,却更加看重它表情达意的作用,因为虚词用得好,确实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这就要从全篇来看了。着眼于全篇,才能更好地领会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醉翁亭记》中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
P24第二,作者的纵情山水,绝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对此,细心的读者通过反复吟诵是不难达到心领神会的。
P25下面,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句子,在对比中体会一下“也”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其实是暗示命名的深意,也表达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
P26又如最后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P27本文除了“也”字的妙用,作者还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而”字在句中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的作用,对于打造本文的风格,功不可没。
P28 下面,请同学们再通过以下两组句子的比较,感受“而”字的用法。
“朝而往,暮而归”是一组对偶句,可不可以说成“朝往暮归”呢?这样是不是更加简练呢?明确:相较之下,“朝往暮归”节奏过于紧迫,好像游人要完成什么工作一样,早晨匆匆去,晚上急急归,原文表现游人的从容之趣、悠闲之乐荡然无存了。这些“而”字,有时会把诗行一样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增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使文句整散结合,让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文的美感。
P29 三、反馈与评价
同学们,本单元所学的古代散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胜记游之作,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内容,从文体、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上进行比较阅读,在对比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P30 1.从文体上进行比较,两文都没有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骈偶句,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
P31 2.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阳楼记》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醉翁亭记》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阳楼记》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翁亭记》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两文中都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岳阳楼记》中阴景和晴景的对比,悲情和喜情的对比。《醉翁亭记》中写朝暮之景的晦明变化。
P32 不同点:
《岳阳楼记》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翁亭记》一开头的景物描写,移步换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如第一节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读者去往下看。
P33 3.从语言风格上进行比较:
相同点:
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高度概括,含义丰富。由于用词精当,词句的概括内容很广,文中的一些短语已演变成稳定性强、规范性高的成语,在后世流传。
P34同学们不妨在文中找一找这些成语,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P35《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废俱举”,意思没有变化)。
P36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浩浩荡荡”,意思没有变化)。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没有变化)
P37《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P38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P39 不同点:
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岳阳楼记》的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文中多用四字句,具有音韵协调、语气呼应、语意互补、整齐流畅的特点。文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如“潇湘”“隐曜”“静影”“锦鳞”等,收到了金声共振、回环往复的效果。此外,大量同义词的使用,如衔——吞、际——涯、隐——潜等,使表意更加精细准确,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大量反义词的使用,如废——兴、朝——夕、宠——辱等,在对比和衬托中,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而《醉翁亭记》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作者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另外,“也”“而”的使用最为奇绝。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这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P40 四、课后作业
《丰乐亭记》也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丰乐亭记》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
2.请分析《丰乐亭记》中作者的高尚情怀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P41 五、结束语
欧阳修淡泊名利,无欲则刚。他身居高位,仍坚守大节,保持人格尊严,体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沉浮、人事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格调清丽,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共41张PPT)
11. 醉翁亭记(下)
九年级 语文
一、导入
北宋朱弁撰《曲洧旧闻》载:“《醉翁亭记》初成,天下莫不传诵,家至户到,当时为之纸贵。宋子京得其本,读之数过,曰:‘只目为《醉翁亭赋》,有何不可。’”这里提到的宋祁(字子京),是当时的文章大家。他认为《醉翁亭记》是赋,不是记。
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也说:“退之作记,记其事尔;今之记乃论也。少游谓《醉翁亭记》亦用赋体。”从陈师道的议论和引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人对记文体式的坚持,对《醉翁亭记》破体式的惊讶和不解。《醉翁亭记》对传统记文的突破,已成为新的经典。
二、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理解本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表现手法。
2.欣赏本文骈散结合、简洁流畅的语言风格。
3.体会虚词穿针引线,摇曳多姿的妙用,理解文章的美。
(二)体会本文文体的突破与创新
对于“记”这一文体,同学们并不陌生,我们在八年级学过的《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都是游记散文。我们想一想同为游记散文,《醉翁亭记》在写法上有什么突破呢。
《桃花源记》 记叙了渔人的行踪,以记叙为主。
《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览小石潭的过程,借景抒情。
《醉翁亭记》 多用骈偶句,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
(三)理解本文叙事、写景的手法
上节课同学们梳理了本文的结构。全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每一段的结构层次,理解 作者在叙事和写景方面的独特之处。
1.课文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2.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3.作者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开头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范围由大到小,由远及近。
“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
“若夫”:假设和例说。
“至于”:进层,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
“已而”:时间推移、暗示场景转换。
第2段写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第3段写游乐,滁人 太守;写太守宴饮,外 内。
第4段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
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
亭的环境清幽、赏心悦目,借解释亭名的由来,直抒胸臆。
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
滁州官民同乐,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
作者在叙事写景中传递出了自己的感情和志向,融情于景,景情合一。
再从叙事角度上看,通篇以第三人称写太守,写醉翁,貌似旁观者,摆脱了第一人称叙述的种种不便,拓宽了话题空间。
直到文章最后,作者才自报家门,揭开谜底。这种写法,与汉赋中假托人物说事说理如出一辙,具有鲜明的寓言风格和浪漫气息。
(四)领略本文个性鲜明的语言风格
《醉翁亭记》在语言上也形成了鲜明的风格,每每读之,不禁会沉醉于其优美的语言艺术中。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读到让自己醉心的句子时不妨圈点勾画,从用语、句式等方面想一想本文的语言美在何处。
1.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
两两相对 “负者歌于途”对“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对“后者应”
整体对偶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局部对偶 “临溪而渔” 对“酿泉为酒”
“溪深而鱼肥”对“泉香而酒洌”
错落成对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与“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与“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对偶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散句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对偶和散行结合,构成错综之美 1.用对偶句描摹,用散句陈述
2.文字简练,惜墨如金
首句“环滁皆山也”,五个字写尽滁州环山的特点。
欧公文亦多是修改到妙处,顷有人买得他的《醉翁亭记》稿,初说“滁州四周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节选自《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
3.语言平易流畅
不用难字,不用典故,不堆砌辞藻,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4.委婉有致,摇曳生姿
句式错综,表意深婉,抒情绵长。与韩愈散文追求奇险怪僻的风格相比,欧阳修走的是明白如话的一路,读之更亲切喜人。
5.虚词的创造性使用
通篇使用21个“也”字,读来只觉得神釆飞扬,
而无单调重复之感。
“也”字的语法作用。“也”是个语气词,用在
句末表示解释或判断,有时表示陈述,有时也表示感
叹、祈使、疑问和反诘等语气;用在句中则表示提示。
接下来,请同学们朗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
“也”字表达的语气。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4)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表示判断语气肯定
结合上下文体会“也”字表达的语气。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和缓
“也”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醉翁亭记》中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
两个原因:第一,文章采用了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
的写法,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
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
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
“也”字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二,作者的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
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
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
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句子,在对比中体会“也”字表
情达意的作用。
第一组: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
“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
第二组: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太守归而宾客从之”
第三组: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游人去而禽鸟乐焉”
作者还巧妙地用了25个“而”字。“而”字在句中起到了减慢节奏、舒缓语气、轻微转折的作用,对于打造本文的风格,功不可没。
“而”字的妙用
通过以下两组句子的比较,感受“而”字的用法。
第一组:
“朝而往,暮而归”
“朝往暮归”
第二组: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日出林霏开,云归岩穴暝”
三、反馈与评价
本单元所学的古代散文《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都是流传千古的名胜记游之作。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已学的内容,从文体、写作手法、语言风格上进行比较阅读,在对比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1.从文体上比较:
两文都没有恪守传统“记”文以记事为主的规范,多用骈偶句,融入了更多议论、抒情的成分。
2.从写作手法上比较: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相同点 两文写景,都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写。 动静结合,生动不乏味。 对比手法的运用。
2.从写作手法上比较: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不同点 景物描写波澜壮阔,气势宏伟。 景物描写移步换景,环环相扣。
3.从语言风格上比较: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相同点 骈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 语言都很生动凝练,高度概括,含义丰富。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有一些短语已经变成了成语,在后世流传,找出来,说说它们在文中的含义及在现代汉语中语义的变化。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在现代汉语中的
意思没有变化)
百废具兴: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
来。(在现代汉语中,“具”写作“俱”,也说“百
废俱举”,意思没有变化)
《岳阳楼记》中的成语:
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多写作
“浩浩荡荡”,意思没有变化)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多种多样,非常壮观。(在现代汉
语中,也用以形容事物多样、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现代汉语中的意
思没有变化)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在现代汉语中,
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面。(在现代汉
语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水落而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在现代汉语
中,多用来比喻真相大白,简写为“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在现代汉语中,也
用以形容许多人饮酒的热闹场面,意思没有变化)
3.从语言风格上比较: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不同点 多用四字句,音韵协调,整齐流畅。 对偶句式别具一格,独领风骚。
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也”“而”的运用最为奇绝。
四、课后作业
《丰乐亭记》也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请同学们自主阅读《丰乐亭记》回答下面的问题:
1.找出文中所写景物与《醉翁亭记》中描写的景物相类似的句子。
2.请分析《丰乐亭记》中作者的高尚情怀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五、结束语
欧阳修以“醉翁”自称,旷达自放,摆脱宦海沉浮、人事纷扰,在这远离都市的山水之间,把自己的心灵沉浸到闲适、恬淡的情境里,获得了一种平衡、和谐的感受。这种感受渗透在《醉翁亭记》里,使文章如田园诗一般,格调清丽,淡雅而自然,婉转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