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 -2021-2022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0-31 23:1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光现象》单元检测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选题
1、【2020·岳阳改编】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的 B.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
C.紫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 D.医院和食品店常用红外线消毒
3、对光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B.“水中倒影”运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C.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D.新冠疫情期间使用的红外测温仪是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温度测量
4、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丙和丁是探究过程中实验装置的侧视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做实验便于比较物和像的大小关系
B.如图乙所示,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通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C.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丙所示,则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无法在桌面上记录像的位置
D.若实验时装置如图丁所示,则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与蜡烛A仍然大小相等
5、夜晚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下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 )
A. 逐渐变短 B. 逐渐变长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6、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7、如图是英国某科研人员研发的一种神奇材料--“超级黑”。这种材料能吸收99.8%的光线,当光照射到超黑表面时,它里面的碳纳米管阵列会把光子“困”在其中,直至被完全吸收,所有立体物质涂上它后,看上去都像是二维平面图,犹如黑洞一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材料只能吸收可见光
B.该材料是黑色的,能反射所有的色光
C.人看不见立体物体是因为没有了反射光线
D.该材料只能吸收红外线
8、如图是用墨水成像观看日食的情景。在容器中装上黑墨水放在太阳下,通过水面可看到太阳的像。关于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
A.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做是平面镜
B.这个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这个像是实像
D.这个像比太阳小
9、如图所示,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 )
A.竖直向上移动
B.竖直向下移动
C.水平向右移动
D.水平向左移动
10、在鞋店试穿新鞋时,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试鞋镜”,看不到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小明做以下动作,能够让他看到镜中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或者两只鞋的是( )
A.站在原地下蹲
B.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C.站在原地竖直向上提起一只脚
D.将一只脚抬高一些
11、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 cm处,以5 cm/s的水平速度垂直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经过2 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30 cm
C.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的像将与镜面垂直
D.若铅笔顺时针转过90°,铅笔的像则逆时针转动90°
12、[2020·百色10题]如图12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S′是光源经水面反射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水面升高时,反射角将变大
C.当水面升高时,光斑A将向右移动
D.当水面升高时,S′到水面的距离变小 图12
二、填空题
13、为解决高楼灭火难题,军工转民用“导弹灭火”技术实验成功,如图所示,发射架上有三只眼:“可见光”、“红外线”和“激光”,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__发现火源,可用_____精确测量火源距离。(填“可见光”、“红外线”或“激光”)
如图,小明想透过三个小孔观察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中间的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15、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在水面上飞行的画面。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形成的;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其“倒影”的大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小兰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0.5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_____m,小兰在平面镜中的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7、一条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_____,反射角为_____。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
18、某市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如图所示。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9、 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贞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里记载的“人工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珠发生的_____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也会发生此现象,光屏上会出现_____种色光,最下方是_____色光。
20、拿一只空的易拉罐,在底部用钉子敲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然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针孔照相机,把小孔对着物体,可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_____像,针孔照相机的原理是___ __。
21、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_____(吸收/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_____色。
22、如图所示是鼋头渚景区外刚刚建成的樱花彩绘步道,图中柳树的影子是光的    形成的,我们从不同方向看到步道上彩绘樱花是由于光发生了    ;看到路边绿色的树叶是因为绿色的树叶只    (选填“反射”或“吸收”)绿光。
2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下降时,光点S′将______ (向左/向右/不会)移动;当入射光线绕入射点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光点S′将______ (向左/向右/不会)移动,因为入射角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反射角也______ (增大减小/不变)。制作该装置的原理是______。
三.作图题
24、(1)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 P 点,请你 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做出AB物体在镜中的像;
(3)在图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4)如图,Sˊ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请在图中标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三.实验探究题
25、(1)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公园茂密的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所示),这是太阳的________(选填“像”或“影子”),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________。
(3)晴天太阳透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的圆形光斑与上述原理相同,其圆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是   
26.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与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棋子的A和B,是为了比较____关系.
(3)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棋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 ___,从而确定___ 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4)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让玻璃板沿垂直于CD轴方向靠近棋子B,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小明应将棋子B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 A棋子.他若将让玻璃板沿CD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则他将观察到镜中A的像____(选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5)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能置时,眼睛应在棋子___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以此来确定棋子A成像的位置.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
27.[2020·河北]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ON翻转,如图27甲所示.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5° 45°
3 60° 60°
图28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激光笔和铅笔.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为探究反射光和入射光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光束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数据如上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乙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8、在探究光现象的实验活动中:
(一)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
(1)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甲所示,圆筒的________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做成的光屏;
(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景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 (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二)如图乙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序号 ∠i ∠r
1 30° 30°
2 45° 45°
3 50° 50°
(3)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并用量角器测出∠i和∠r的大小。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重复实验。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 ______;
(5)以直线ON为轴线,把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B上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F,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_______ (选填“同一”或“不同”)平面内;
(6)实验中,从实验室的各个方向都能观察到粗糙纸板表面反射的光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9、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的规律 , 如图 a 所示 .
(1).请在图a中画图解释烛焰 在屏上所成 像的原因.
(2).某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 ”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b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_____.
(3).①小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c中作出像的高度 h随像到小孔的距离 s变化的图像.根据表中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 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 s的关系的数学表达式:______ _________.
像的高度 1.0 2.0 3.0 4.0 5.0
像到小孔的距离 2.0 4.0 6.0 8.0 10.0
②如图d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 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像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公园茂密的树林下,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e所示),这是 (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的 (填“像”或“影子”)。.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30、汽车抬头显示(如图甲)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简称HUD.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投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驾驶员不必低头,就可以看到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从而避免分散对前方道路的注意力。同时驾驶员不必在观察远方的道路和近处的仪表之间调节眼睛,可避免眼睛疲劳,确保驾驶舒适安全。
(1)挡风玻璃所成的是   像(选填“实”、“虚”)。
(2)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   (选填“厚度”、“透明度”)。
(3)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靠近”)挡风玻璃。
(5)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C;4.B;5.D;6.D;7.C;8.A;9.B;10.A;11.D;12.D; 
二.填空题
14、反射;黑
15、同 直线;倒立
16、反射;不变
17、0°0°60°
18、吸收 反射
19、色散;七;紫;
20、倒立实;光的直线传播
21、反射;黑;
22.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反射
23.60°;向右;向右;增大;增大;光的反射
三.作图题
四.实验探究题
25、像;光的直线传播;A;树叶间缝隙到地面距离不等
26、垂直(竖直) 物与像大小 B棋子 像的位置 差一些 远离
不 A 等效替代
27、量角器;将纸板B绕;接缝ON向后翻转;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略
28、A;变大;变暗;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同一;漫反射
29、B;s=2h;变小
30.虚;厚度;45;靠近;C;
第15题
第14题
第13题
第13题
第12题
第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