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1. 我国的奴隶社会始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 在如图所示的示意图中,与①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夏朝建立
B 夏朝灭亡
C 商朝建立
D 西周建立
3. 《史记 夏本纪》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材料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
A 禅让制推行
B 华夏族形成
C 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D 郡县制的确立
4. 选项中能表明我国历史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的事件是( )
A 禹把在战争中战败部落的成员变成奴隶
B 禹和他的父亲为保护自己的财产而修筑高墙
C 禹建立夏朝
D 依据“禅让制”,禹准备让位给伯益
5. 请仔细观察右面漫画,这幅漫画的主要寓意是( )
A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了
B 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建立起来了
C 王位世袭制从此代替了禅让制
D 夏朝建立以后开始实行分封制
6. 启登上王位的方式是( )
A 通过禅让方式,被大家所推荐
B 通过战争方式,打败其他部落
C 凭借家庭地位, 自己继承父位
D 治水建立功业,受到人民爱戴
7.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B 官员品德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8. 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 )
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分封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9. 夏朝是中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以下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专制代替民主是历史的倒退
B 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C 部落联盟争夺首领位置的结果
D 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倒退
10.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三朝的灭亡,给后任君主的主要启示( )
A 提倡改革
B 重视教育
C 以民为本
D 发展经济
11.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2. “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的新王朝培育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这段话中的“它”指的战争是( )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13. 《封神演义》里面的人物主要有纣王、姬昌、姬发、姜太公、周公等,据此说明它是写哪段历史时期的历史?( )
A 原始人群
B 氏族公社
C 夏商时期
D 商周时期
14. 图中的三字经反映了( )
A 夏商的更替
B 秦汉的兴亡
C 两晋的交替
D 三国的建立
15.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政权分裂和民族融合
16. “哪吒”和“二郎神”是小朋友很喜欢的两位神话人物。在小说《封神榜》中,他们帮助一位英明的君主打败了商朝的暴君,建立了西周。这位英明的君主是( )
A 大禹
B 商汤
C 周文王
D 周武王
17. 消灭商朝建立西周的是( )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幽王
D 周平王
18. 下列周王在位的先后顺序( )
①周武王 ②周幽王 ③周平王。
A ③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19. 在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同时要求诸侯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履行相关义务。这种制度是( )
A 禅让制
B 中央集权制
C 礼乐制
D 分封制
20. “这一制度通过血缘关系,把政权与族权紧密结合,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同时,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材料中的“这一制度”是( )
A 王位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度
21. 观察下面两个政治制度示意图,对其相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反映出严格的等级性
②上下 等级之间都有一定血缘关系
③上下级之间权利、义务相互交织
④都巩固了统治者的统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2. 《史记》记载:“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确立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世袭王位
B 巩固疆土
C 争霸诸侯
D 宣传仁爱
23. 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 夏朝
B 商朝
C 东周
D 春秋
24. 夏商西周时期,国家统治普通百姓的手段有( )
①禅让制 ②用军队镇压 ③用残酷刑法处罚 ④用礼仪教化。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5. 周朝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 彰显周天子的王位
B 为了捍卫主流音乐的主导地位
C 巩固对疆土的统治
D 维系分封制的稳定
26.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确立了礼乐制度的是(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27. <周礼>记载了夏商周时期人们在日常行为中的基本准则,这些礼仪在当时起到的作用是( )
A 抵御蛮夷
B 指导生产
C 分封诸侯
D 礼仪教化
28. 西周时期,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手段包括( )
①实行禅让制②郡县制③建立强大的军队④制定严酷的刑法⑤制定礼仪规范。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29. 你认为在夏、商、西周时社会地位最低的阶层是( )
A 卿大夫
B 士
C 平民
D 奴隶
30. 《墨子》一书中写道:“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这说明( )
①社会等级界限森严
②天子、将军和大夫等组成社会的统治阶层
③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处境十分悲惨
④奴隶成为祭祀的贡品和贵族殉葬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 商代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表现为( )
①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②没有人身自由
③被奴隶主随意转让和买卖
④只有少量的土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32.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什么制度?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第一个王朝的人是谁?
(4)从此我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33. 材料一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里陪葬的人有300人,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二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什么事实?
(2)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奴隶怎样的生活处境?
34. 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制度?
(2)请从高到低(从A到D)写出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3)在西周哪些人可能成为B?
(4)图中A对B直接授予哪些权利?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AACCC
6-10. CACBA
11-15. CCDAB
16-20. DBBDB
21-25. DBAAD
26-31. CDCDDA
二、 材料分析题
32. (1)启。
(2)禅让制;王位世袭制。
(3)禹。
(4)夏朝。
33.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商朝的“人殉“和“人祭“.
②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赤身裸体地在烈日下从事农业劳动.夜里,奴隶主用木枷把奴隶的双手锁起来.每次祭祀祖先,奴隶主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奴隶主死了,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做殉葬品.
34. (1)分封制
(2)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3)宗亲 功臣
(4)管理土地和人民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