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课时1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
1.某温度下,把20 g饱和KNO3溶液蒸干,得到4 g KNO3晶体。则该温度下KN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25% B.20% C.16% D.4%
2.向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中加入200 g水,搅拌后把所得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10% B.5% C.2.5% D.0.5%
3.已知t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 g,在该温度下,将25 g氯化钾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0% B.33.3% C.28.6% D.40%
4.现需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稀释为40 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此时,需要水的体积为( )
A.38 mL B.36 mL C.35 mL D.37 mL
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饱和硝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水
C.将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缓慢降温
D.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至有晶体析出
6. 已知20 ℃时NaCl的溶解度是36 g,20 ℃时向100 g 水中加入50 g NaCl,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36% B. 50% C. 33.3% D. 26.5%
7. 现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
A. 10 g B. 5 g C. 0.5 g D. 15 g
8. 对“10%的氯化钠溶液”含义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100 g氯化钠溶液中溶解了10 g氯化钠
B. 100 g水中溶解了10 g氯化钠
C. 将10 g氯化钠溶解于90 g水中得到的溶液
D. 溶液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 ∶9
9. 把10 g氯化钠放入40 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 10% B. 25% C. 20% D. 33.3%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2 ℃时,向80 g水中加入20 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
11. 蒸干35 g氯化钾溶液,得到7 g氯化钾,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12.计算原理:稀释前________的质量=稀释后________的质量。
13.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溶液稀释时需要加水的质量=________的质量-________的质量。
16.配制1 000 mL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各是多少?
17. 现有80 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钠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若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0 g硝酸钠,则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若使上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则应加多少水?
参考答案
1——10 BBCCADBBCB
11.20%
溶质 溶质
加入溶剂 加入低浓度溶液
浓溶液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溶液 浓溶液
解:配制1 000 mL(1 000 cm3)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1 000 cm3×1.1 g/cm3×10%=110 g
需要水的质量=1 000 cm3×1.1 g/cm3-110 g=990 g
答:需要氢氧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110 g和990 g。
17.
解:(1)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8%
(2)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则80 g×10%=x×5% x==160 g
需要水的质量=160 g-80 g=80 g
答:(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8%。(2)应加入水8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