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全一册 5.2 化学反应的表示(课件)(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0-31 11:04: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内容提要
1
2
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和读法,掌握求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的方法;
2.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4.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活动天地: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表示为以下3种方法:
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① 氢气 + 氧气 水
点燃
+

③ 2H2 + O2 === 2H2O
点燃
【思考】你认为上述3种表示方法哪种最好?为什么?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
用“↑”或“↓”证明生成物是气体或沉淀
如:2H2O === 2H2↑ + O2↑
通电
注: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生成,无需标注“↑”或“↓”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即表示一个化学反应
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数比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氢气跟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 + O2 === 2H2O
分子数之比 2 :1 : 2
相对质量之比 4 :32 : 36
点燃
质的方面读作: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量的方面读作:每4份质量的氢气跟32份质量的氧气在
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试着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2.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3.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
4P + 5O2 === 2P2O5
点燃
Fe + CuSO4 === FeSO4 + Cu
2Mg + O2 === 2MgO
点燃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循两个原则:
①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使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 + O2 === CO2
点燃
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化学方程式配平了。
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3 3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
H2 + O2 H2O
点燃
而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相等,这时就需要配平。
H原子个数: 2 2
O原子个数: 2 1
原子总个数: 4 3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配平关键是观察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的变化,配平使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②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较简单、常用的方法,配平关键是找出前后出现“个数”最多的原子,并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试着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① Mg + O2 MgO
点燃
② H2 + O2 H2O
点燃
③ P + O2 P2O5
点燃
4P + 5O2 === 2P2O5
点燃
2Mg + O2 === 2MgO
点燃
2H2 + O2 === 2H2O
点燃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在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配平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



书写好化学方程式后还要进行检查:
①查化学式是否正确;
②查是否配平;
③查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④查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练一练:
①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 Fe3O4
点燃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课堂小结
化学反应的表示
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定义
意义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则
书写步骤
配平方法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知能训练
1.关于2CO + O2 === 2CO2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2g一氧化碳和1g氧气反应生成2g二氧化碳
点燃
B
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① C + O2 === CO2
② CH4 + 2O2 ↑ === CO2 ↑+ 2H2O
③ 3Fe + 2O2 === Fe3O4
④ Ca(OH)2 + Na2CO3 === CaCO3 ↓ + NaOH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点燃
点燃
点燃
C
谢 谢